本文转载自大风号,部分有删减。作者从城市发展形态归纳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制。
中国城市发展呈现的三类城市生态
要解读粤港澳大湾区的先天条件和规划优势,须从城市群角度对标世界湾区来分析。那么,从全国整体层面的六百多个城市来看,其他的城市群或者城市该如何发展?如何判断某一城的潜在发展能力?
实际上,对于全国的城市而言,可以将其归为三类城市生态,一是城市群;二是环核心城市的都市圈,比如环郑州,即以郑州为核心、周边的洛阳、开封、许昌等等,形成一个小的都市圈,这一类城市还包括西安及周边、长沙及周边等;三是不在城市群或都市圈范围内的散点城市,比如沈阳、青岛、昆明等等,散点的城市有些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因而发展可期,但有很多却已经不再“发光”,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类城市生态形成的背后,其关键逻辑在于资源流动带来的城市分化。当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极其优秀,一定会导致其周边城市的资源被其吸附,包括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资源,不断的往核心城市流动,对周边城市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虽然有虹吸效应,但核心城市的聚集效应下需求和机会越来越多,水满则溢,致使需求和机会外溢出来。
比如珠三角的核心城市深圳,产业高速发展,不断吸附周边城市乃至全国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因城市空间的局限性及高房价的挤压,产业及人口不断外溢至东莞、惠州、中山等周边城市,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协同,成片发展。长三角也是如此。
因此,在资源流动、城市分化、新的城市格局背景下,更应注重城市的布局,基于城市布局,再考虑在不同城市的开发策略、产品策略。
城市间发展势能高度分化,应提前布局未来热点城市
中国城市走向高度分化,经济势差大,不同城市人口流向差异显著。与此同时,湾区的发展与规划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掠夺式开发或不加整治地利用,将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因此,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势能和发展阶段进行中长期的布局显得尤为必要,其中,产业、规划与区域协同,是可以参考的重点评价依据。
1.产业是城市崛起的根基
产业是城市崛起的根基,纵观全球,发达城市都拥有强大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实力,而正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先进生产要素和优秀人才聚集在城市。而产业一旦形成规模,将产生集聚效应,并吸引更多外部资源加快集聚,加速城市群内部主体快速衍生和成长。
例如纽约湾区从制造业中心转型升级,形成曼哈顿的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信息技术革命和跨国公司增长推动国际资本进一步集聚;又如旧金山湾区云集了成千上万家高新科技企业,涉及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新能源等多个产业;再如东京湾区在上百年时间里,向西发展出京滨工业地带,向东发展出京叶工业地带,集中了钢铁、有色冶金、炼油、石化、机械、电子、汽车、造船、现代物流等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产业地带。
2.合理规划是城市群能效的优化师
世界三大湾区都非常强调规划的实施,例如纽约湾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纽约区域规划协会的跨行政区域的统筹协调规划起了重要作用;又如旧金山湾区发展及硅谷的形成和发展,政府很少干预,但湾区还是建立了一些区域治理机制,像是ABAG(区域性地方政府协会),它是一个契约型组织,具有行政区的特征,主要任务在于强化地方政府间合作,在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空气质量等方面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再如东京湾区内的一都三县,每个地区有各种规划,规划的衔接都由智库居中协调,保持区域建设的长期性和协同性。
3.区域协同是湾区经济的内在齿轮
区域一体化、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同对于城市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城市功能分工明确,错位发展,有利于最大化城市集聚效应。例如世界三大湾区内部城市的功能与产业定位都有鲜明的分工体系,城市间根据自身基础和特色,承担不同的功能。在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形成组合体。
如东京湾区,东京主营内贸,千叶负责原料输入,川崎输出原材料与制成品,横滨负责对外贸易,各港口对内各自独立经营、分工明确,对外形成统一整体,发挥城市群港口群巨大的规模效应。
另一方面,湾区港口城市与湾区腹地的产业互补也很重要,例如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是鲜明的科技创新中心,广州是制造业中心和科教中心,香港是金融贸易中心,这些城市差异本身就有很强的互补性。反面的例子是,台湾高雄因缺乏广阔腹地货运量的有力支撑,逐渐被新的港口所取代。
“大湾区观察”系列文章致力于嫁接世界各湾区的发展经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提供借鉴。顺应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发展目标,亿欧将于10月18-19日在深圳举办“2018大湾区国际科创峰会(BATi)”,内容涵盖泛科技、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能产品等多个热点话题,3000人规模,50余名演讲嘉宾,百余篇稿件及专题发布,活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顶级的前沿科技峰会,现诚邀各方关注和联系合作。
会务媒体联系:陈灿冰 陈如心
商务合作联系: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