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汽车行驶在锡乌公路上(7月31日无人机拍摄)。为解决沙区群众、企业“行路难”,保生存、促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决定在库布其沙漠修建一条穿沙公路。边修路边治沙,杭锦旗组织了7次万人治沙大会战。历时3年,杭锦旗人在沙漠中打通了第一条贯通南北、畅通内外、长115公里的公路,称锡乌公路或S215线。今天,锡乌公路上车来车往,公路两侧,极目远望,绿色无边。今年底,已超期服役10年的库布其首条穿沙公路将被新修的穿沙公路所取代,新公路比旧公路缩短40余公里。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库布其首条穿沙公路 矗立在大漠的无形丰碑公路在延伸,绿色在铺展,大漠深处崛起了一道“绿色长廊”。修路与治沙、治穷联结成一体,“死亡之海”由此变成了“希望之海”。没有奋斗,哪来的波澜壮阔?杭锦旗人为之付出了无尽的艰辛,付出了无数的血泪与汗水,但收获的何止是一条摆脱贫穷落后的“有形”的路?何止是一座生态财富的“金山银山”?一个熠熠发光的不屈不挠、敢为人先、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穿沙精神”,已然成为泽被后世的最大财富。>>>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汽车行驶在锡乌公路上(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工人在修建新的穿沙公路(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新修的穿沙公路旁打上了沙障(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工人为新修的穿沙公路制作沙障(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一辆汽车行驶在锡乌公路上(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一名村民骑摩托车行驶在锡乌公路上(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工人为新修的穿沙公路制作沙障(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新修的穿沙公路旁打上了沙障(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