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的“97陆王”摩托2车编队并列警戒,货斗架设“歪把子”轻机枪,驾驶员持“百式”冲锋枪,步兵持“三八大盖”步枪立姿或半蹲,部分士兵持“南部14”手枪。
从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97陆王”就成为日军的“铁蹄”
几乎所有的战役都有“97陆王”参加的身影。
原型为美国哈雷,适逢美国经济萧条,哈雷摩托转入日本陆王生产并最终成定型为“97式”陆军型。
《金陵十三钗》中,为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历史,使用了国内著名仿真车制造专家“老王”制造的仿“97陆王”,在视觉上几乎可以乱真,但实际上也差的很远,使用长江750的主车就是最大的问题。
“97陆王”传统链条的特写
“97陆王”搭载的发动机排量为1207.56ml,缸径冲程(mm)为86.97A.6,压缩比为4。5:1,发动机最大功率21kW.3500r.min,最大扭矩为63Nm.2500r.min。这样的数据在当时已经算是主流配置。
“97陆王”的传动机构匹配了一台3前速手动变速器(并附带1个倒车档)。可以看到换挡杆位于燃油箱左侧,这与日本实行做多行车原则相呼应。在换挡刚右侧,银色圆盖是汽油箱盖,黄铜材质的圆盖是固定换挡指示框的,当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其拆卸。
“97陆王”的前制动拉伸开关采用拉线式传递结构。前转向握把与制动拉伸开关设立了较大的开合空间,以便严寒地区日军驾驶员佩戴厚重的棉手套驾驶并进行制动控制。“97陆王”制动开关布置在左侧握把,控制全车3条车轮。旋转右侧握把为油门开关。
“97陆王”的燃油箱可容纳16L燃油(分为左右2个油箱),润滑油携带量为5L
“97陆王”货斗使用的弓子板减震
“97陆王”摩托车搭载了一台VL1200型号的V型双杠发动机,采用V型风冷散热,4冲程12气门结构。这是由哈雷摩托搭载的动力总成逆向仿制而来。早先的发动机在缸体铸造以及活塞寿命均不能达到日军要求。
“97陆王”在应急时,前车轮拆卸可直接安装到后驱动轮,只需要通过6条螺栓固定,轮毂法兰和后传动主齿轮即可。当然也有非文字记录,日军在后勤供应不顺时,货斗的负重轮也可以成为后驱动轮。无论是前后车轮,还是全车3车轮可互换,都较大的减轻了日军在整个中国战场的后勤供应压力
97式军用摩托的车架结构,以及挎斗结构
海军型“97陆王”摩托排气管,安装了防护格栅
后排坐垫由4条弹簧支撑。拆掉坐垫即可成为简易运输平台
货斗可搭载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1名驾驶员1名后排乘员的武器以及2天的战斗补给。全尺寸备胎在货斗后固定。货斗外形呈船型,可起到高速行驶稳定气流减少风阻的作用,并配备向前翻到的货斗风挡玻璃。
前照灯可安装防空灯罩,提升自身安全。前照灯下是一只电喇叭,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作为防空警报发生器。在前照灯后的前车架安装了起到缓冲作用的双螺旋减震弹簧。
全车使用大量钢材的“97陆王”自重近410kg,满载3人和武器辎重时,最大行驶距离为180km,最高车速110km.h
上图是安装了防空灯罩的日本海军装备的“97陆王”。
左侧踏板拥有变速器和制动的功能。脚尖向前深踩制动踏板并操作换挡杆即可完成换挡动作。为了防止传动链条与驾驶员左腿剐蹭,配备了链条室罩。管状的防护栏可以较完好的对驾驶员腿部进行保护,当然这个防护栏也起到固定挎斗货箱的作用。
上图是日海军装备的涂装三色迷彩“97陆王”摩托
在原苏联远东某博物馆展出的品相较为完好的“97陆王”。长宽高2870.1780.1400mm,轴距1550mm,离地间隙100mm
自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启了全面模仿西方技术、文化和思想的时代。也正因此日本“明治维新”使得日军的装备发生了质的提升。统治中国的满清开始走向衰败。坚持对外扩张的的日军吞并了朝鲜半岛、抢占台湾岛,将目标直指中国的东北地区。而日本陆海空军的装备也根据战略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日本陆军为了弥补骑兵与步兵,因相对缺少机械化运输载具的不足,研发了一系列“95式”摩托和“97式”边三轮摩托。
这是国产长江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