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97年重庆80摩托车 重庆80摩托车多少钱一辆…

8月7日,力帆股份盘中快速反弹,5分钟内涨幅超过2%,当日最高达到4.96元,最高涨幅达10.47%。这是力帆近两个月内股价最高的一天。

资本的异动原因很简单,曾有关于吉利有意收购力帆的传言再度浮出水面。当日,有媒体报道称,吉利汽车收购力帆股份已成定局,届时力帆股份将仅保留摩托车板块,其余部分包括上市公司壳资源、生产资质、金融牌照等均由吉利汽车接盘。

不过,截至发稿前,吉利方就此传言还未给出回应。

暂且不说这一消息真假,但传言有一处却十分引人注目,即“力帆股份将仅保留摩托车板块”。

回看力帆近几年发展,业绩连年亏损,债台高筑,继承者悬而未决,融资项目逾期等种种事件,将力帆集团推到了死亡的边缘。可即便处于如此不堪的局面,力帆也不肯放弃摩托车业务。

其实不光是力帆,此次传闻中要收购力帆的吉利,尽管现在坐拥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一哥的地位,但也在摩托车领域充满野心。

事实上,摩托车是尹明善和李书福两位创业民营企业家的交集,他们都曾从摩托车事业起家,一起抓住了时代机遇,享受市场红利后,又一起进军汽车市场,可命运就是如此妙不可言,两个人走向截然不同的境遇。

起家

尹明善和李书福,虽不是出生在同一年代,但眼光却是出奇的一致,都在90年代瞄准了摩托车。

1992年,尹明善已经是重庆市最大的民营书店企业级家。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碰到了从事摩托车行业的发小,在了解到当时摩托车需要大量的发动机,但进口发动机价格太高,便宜的又质量差的情况下,看到了摩托车行业的商机。

90年代初期正是摩托车迅速生长的海洋,而拥有在当时赫赫有名的“嘉陵”“建设”这样摩托车整车企业的重庆,更是一片蓝海,那时的重庆被誉为“摩托帮”。

于是,54岁的尹明善放弃了原本的职业,一头扎进摩托车这片蓝海中。尹明善仅带领9名工人,在一间40平米的房间,凭着20万的资金,创办了力帆集团。

经过8年的发展,62岁的尹明善凭借在摩托车行业的实力,以5.5亿元净资产荣登2000年福布斯50位中国富豪排行榜。

同样是1992年,在冰箱领域有所建树的李书福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一款台湾的踏板摩托车,便心生出将踏板摩托车引入内地市场的想法。于是李书福收购了一家快要倒闭的国有摩托车生厂商,成立了浙江吉利摩托车厂。

只是与尹明善不一样的是,李书福涉足摩托车市场,本身就是奔着汽车而去的。

两年后,李书福生产的第一辆国产踏板摩托车正式下线。接着,李书福又与当时的行业老大“嘉陵”合作生产“嘉吉”牌摩托车,仅用时四年,吉利的摩托车产量就达到了35万辆,产值达20亿~30亿元。

▲早期吉利摩托车生产线

可以说,尹明善和李书福两位大佬在摩托车领域有着相似的战略目光,也都在摩托车领域有过辉煌的过往。不过,小有成就的他们又怎么会局限于“两个轮子”呢?

于是,两位大佬的目光又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汽车。

转型

事实上,摩托车本来就是李书福生产汽车的跳板,在加上1994年 “禁摩”政策逐渐出现在一些城市中,所以李书福当机立断,转型做汽车。

可是,不同于现在随时随地涌现的造车新势力,由于当时中国汽车技术的落后,在90年代造车有参与资格的不是大型国有企业就是国外在华的合资企业,很少有民营企业入局。

即便这样,也没有阻挡李书福造车的决心。李书福翻阅了所有摩托车公司的员工档案只找出3个有过汽车行业相关经验的人员,召集一起,四个人便开始造车了。

1994年,李书福买回来几辆奔驰,拆了;1996年,又买了几辆红旗,也拆了。然后把这些车的设计、底盘、前后桥、冲压件、发动机、变速箱等等都研究了个遍。单纯靠着研究别家的汽车技术,1998年,吉利在临海建成了第一个轿车生产基地,并下线了第一台轿车——吉利豪情。

▲1998年第一辆吉利汽车豪情下线

这台车参考了其他厂家的车型,模仿天津夏利,发动机是丰田的。在当时李书福举办了一个下线仪式,发出去700多张邀请函,来的人却寥寥无几。

然而,这并不妨碍吉利豪情一面市,就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而李书福对于汽车的豪情壮志,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或许是考虑到当时造车的难度,又或者是摩托车的红利越来越高,尹明善则是深思熟虑后才转身。

2003年,吉利汽车经过摸爬滚打走到了年产15万辆的规模的时候,力帆也成为我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此时的尹明善凭着摩托车行业的资本做底气,开始进军汽车行业。

正如他曾说:“如果以前我是被生活的潮水裹挟着向前,那么现在,我该做自己真正的事业,手持长矛,向命运的风车挑战了。”

很快,尹明善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80%的股份,将其更名为重庆力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后又增持到95%,把商标彻底改为“力帆”牌,并开始在建立汽车生产基地。尹明善的汽车“风车”便开始转动了。

然而,谁都无法揣测命运下一步的走向。在摩托车行业还没站稳脚的李书福猛地扎入汽车行业,谋而后定的尹明善稳扎稳打的转型汽车,看似相同的经历,可命运却早已为他们安排好不同的结局。

可能是尹明善年老,对市场不在敏感;也可能是力帆产品更迭落后、质量频发有关;也可能是和区位、战略有关、继任者有关……

种种因素叠加,二十年后,李书福的吉利稳坐中国品牌第一的位置;而力帆却走到了聊胜于无的地位,甚至可能被吉利收购。

探索

虽然李书福和尹明善如今处境不同,但他们都没有放弃对“两个轮子”的探索。

或许是由于力帆摩托车此前强大的基础,又或者是源于尹明善对于摩托车根深蒂固的情愫,摩托车业务可以说是力帆整体不好的状态下,唯一一个相对好的版块。今年2月份,力帆摩托车销量同比暴涨了101.96%,还接到了5亿元的摩托车订单。

同样,李书福也将摩托车作为“第二战线”,早在2016年,吉利成为钱江摩托的大股东,占股29.77%。2020年,吉利旗下浙江钱江摩托又与和哈雷戴维森达成合作,将在中国推出一款小排量摩托车,并计划于2020年底之前通过哈雷戴维森在中国的经销商进行销售。

▲李书福试驾摩托车

事实上,摩托车这条路并不好走,与车市发展规律大至雷同的摩托车市场,也经历从数量到质量的市场演变。

先不说禁摩令让国内摩托车销量从2012年的2120万辆降到2018年的1396万辆,减少了34.15%。就单说自主品牌的质量、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都无法与合资品牌直接对抗。

对于这一点尹明善也深有体会,曾经在力帆的摩托车生产车间内,帖着一句标语 “到处是本田,遍地雅马哈,问问力帆人,要我们干啥?”而作为“摩托车大王”的尹明善也表示“提高技术含量是摩托车行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之路。”

为了国内摩托车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李书福和尹明善也都曾积极进言,为自主品牌摩托车市场走向提出意见。

2004年的两会上,尹明善就摩托车消费税问题提过提案,他表示:要么取消摩托车消费税,要么达到一定标准的取消消费税,要么将消费税率调整为3%,并且改在消费环节征收。

尹明善提案两年后,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通知,明确规定从2006年4月1日起对我国的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大规模调整。

同样,在今年的两会上,李书福提出了《适度放开“禁限摩” 科学规划城市摩托车行驶》的提案。若未来有望取消禁摩令,包括吉利汽车在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进入这个摩托车领域中,而这也是力帆摩托未来能否存在于市场上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然,如果无法对研发、市场进行大量投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及丰富的产品矩阵,力帆摩托车也将会溃不成军。

回到两位大佬本身,相差24岁的尹明善与李书福都是时代洪流中的建设者、推动者以及见证者,在这汹涌而过的历史长河中,都曾深耕过摩托车领域,都遇到过机遇,都走向了汽车行业,也都曾遭遇挑战;不同的是,57岁李书福的野心依然生机勃勃,而81岁的尹明善却已是廉颇老矣。

相信二十多年前叱咤风云的尹明善一定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走到被人收购的地步,而且那个人,还是和自己有着相似创业经历的李书福。

或许,命运的无奈也大抵如此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97年重庆80摩托车,重庆80摩托车多少钱一辆,97年重庆80摩托车有电起动,重庆80摩托车哪年开始生产的,重庆80摩托车图片”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