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区》和《心跳戈壁》,大漠、戈壁,中国的西部片
这两天,看了两部大漠风光的片子:《无人区》和《心跳戈壁》,根据我看片的先后顺序来聊一聊它们吧。
《心跳戈壁》,由燃情岁月文化有限公司、麒麟网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甄人执导,邵兵、彭波、董璇、连晋主演的动作片。
该片于2015年8月2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了七个热爱摩托车运动的年轻人驾驶着自己的摩托车,穿越戈壁,引发了一段曲折离奇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部片子豆瓣评分4.1,百度评分4.8。
《无人区》,是宁浩执导的国内首部大西北公路片电影,由徐峥、黄渤等人参演。主要拍摄场地集中在中国的甘肃的敦煌和新疆的哈密、吐鲁番、克拉玛依等地的戈壁沙漠。
影片于2009年3月开机拍摄。
小有名气但既重名气又贪爱金钱的律师潘肖(徐峥 饰),凭借扎实的法律知识和巧舌如簧的庭辩技巧,成功帮盗捕国家珍禽阿尔泰隼并残忍杀害一名警察的西北盗猎团伙老大(多布杰 饰)洗脱罪名。
盗猎老大许诺十天后付清余款,潘肖则看中了其房前停着的一辆红色小轿车。他要求对方就用一辆红色轿车抵押。
之后,他驾驶着红色小轿车车踏上从西北荒漠返回大城市的漫长路程。漫漫黄沙的无人区归途中险情不断。
他先是和一对开卡车拉茅草的哥俩(王双宝 & 巴多 饰)斗气引起瓜葛,导致人伤车损,接着又糊里糊涂地撞飞了一个好像要拦车求助的男子(黄渤 饰)。
自知摊上人命官司的潘肖辗转来到一家专事不法勾当的黑店,并在此结识了受困于此的妓女(余男 饰)。
与此同时,盗猎老大尾随其后,似乎另有凶险计划。 此时潘肖还没真正意识到,他前方是怎样一条充满凶险的旅途。
《无人区》豆瓣评分8.3,百度评分8.1。
两部片子大漠风光的展现,无疑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西部戈壁、荒漠渺无人烟,苍劲雄浑的美是两部片子的共同特点。
在这种地方生存下去太难了,物资匮乏,特别是水更是珍贵,没有巨大的耐得住寂寞的勇气,是不敢面对那无边无际的戈壁荒滩和沙漠的。
满眼的,漫天的,极目之处,无尽的黄沙,荒凉、荒芜、沧桑、悲凉,不知地老天荒为何的人到了这里,感觉这就是地老天荒。
两片中还有一个共同点:都存在不法团伙。《心跳戈壁》中是盗矿团伙,《无人区》中是盗捕国家保护动物鹰隼的不法团伙。
我国的所有隼形目鸟类都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阿尔泰猎隼数量极为稀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买卖,那为什么还是有人敢盗猎?利益驱使。
阿拉伯人特别喜爱鹰隼,尤其是阿拉伯皇室,电影里黄渤有一句台词“阿拉伯王子穆罕默德知道不,一百万买的”,表明了其价格不菲。
阿拉伯人本是马背上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养殖鹰隼的习惯,就是现在,鹰隼也已经变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当地贵族出行时,豹子,老虎,鹰隼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的标配。
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盗猎鹰隼这一行业的兴起。在这部电影里鹰隼也成了这个关于动物的故事的叙事推动力。
两部片子在豆瓣和百度评分相差很大,《心跳戈壁》评分远低于《无人区》,相信看过这两部片子的观众基本都能感受到两者的优劣。
反映风光的故事片,风光是为了衬托故事,给故事提供发生发展的背景,故事才是最主要的。如果故事不曲折动人,光有风光的展现,会让人看不下去,觉得这部电影没有灵魂,干巴巴的。
《心跳戈壁》作为反映摩托骑行穿越无人区的纪录片更好些,因为它就是故事简单、单薄、粗暴,硬对硬的硬拼,缺乏灵气。
片中的故事中如果能有女性角色参与,可能会更好些,女人的温柔、善良、韧劲可以给影片的故事增加更为生动、迷人的柔韧度,故事让人回味起来会更有味道,更耐咀嚼。
相比之下,《无人区》故事就更成熟些,曲折、惊险、动作等多元素贯穿于大漠风光中,让这部片子更能为观众所接受,更喜欢看。
这是第一点,故事的动人与否,是两部片子评分不一样的重要原因。
第二点,电影的原创度,哪一部更高?
我认为是《心跳戈壁》。至今为止,好像还没有那一部电影是反映过中国体育运动员,或者说是旅游骑行爱好者,骑行穿越无人区的。这在中国是个首创,在国际上也是先例吧。
所以相比之下《心跳戈壁》原创度更高。
而《无人区》,我刚看这部电影时,脑海中就不时地联想到美国西部片里的情景,看的过程中就认为它是模仿美国西部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潜意识?因为它和美国西部片有太多相似之处,故事的曲折性、枪战的激烈程度、那些违法分子的狠劲:肆意杀人、抢掠和美国西部片中的那些强硬牛仔、恶老大都没什么两样。
所以很容易让人在观影过程中,将它和美国西部片联想起来。
第三,在拍摄的技巧上,《无人区》也更多样化些,不那么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