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队员。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潘斌 通讯员宁双权
特警队员一直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他们身怀绝技,所向披靡。与特警队员一样接受严格训练和考核的辅警,由于长期在一线执勤,具备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受年龄和体能的限制,特警辅警的出路考验当地政府社会治理和创新的能力。昨日,记者从中山市公安部门获悉,目前中山市范围内共聘用近8000名警务辅助人员,其中,特警辅警共有四十多名。
警察出现如见救星
3月19日,方女士与好友骑着摩托车驶至105国道沙溪段时与一辆货车发生交通事故,当时,中山特警二大队民警易伟良和雇员梁伟钊巡逻刚好经过,看到现场一名女子(方女士)躺在路上头部流血,所躺地方有一摊血迹。
两名特警队员见状,马上停车协助处理。一人上前查看伤者伤势,并马上拨打120,另外一人负责把警车停好,保护车祸现场,防止发生二次车祸,随后马上控制肇事的货车司机,防止其逃脱。当时天空下着雨,由于担心移动伤员会造成二次伤害,谨慎的特警队员通过120电话咨询医生,得到医生的同意后马上冒雨将伤员送往中医院救治。
由于抢救及时、措施得当,住院治疗了大半个月的方女士康复出院。4月29日,她特意来到了中山特警支队为两位队员送上锦旗。方女士说:“现在就是陌生人倒在地上都不敢扶,何况是一个血淋淋的伤者。车祸发生后,意识模糊,当时内心很害怕很无助,但看到警察出现就知道自己有救了,感觉就像遇到了亲人,遇到救星一样!”
35岁成职业分界线
据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政委刘健介绍,目前特警支队有特警队员199名,辅警40多名。中山特警支队除了定点在市委市政府、轻轨中山北站、中山汽车总站、富华酒店以及利和广场等地点,按照四人一组,每天9至22时,开展定点巡逻之外,还要配合治安、刑警、禁毒,以及各分局开展各项清查和抓捕行动。再加上一些突发的警情,特警支队每年的出警次数真的没有办法统计,无论是特警还是辅警,工作强度非常大,也容易受伤。
考虑到特警工作高强度和高要求的特殊性,对于超过35岁的一线警务队员,都可以申请下到分局的公安系统去工作,但是在辅警方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和规定。刘健介绍,辅警属于政府雇员,是由政府部门统一招聘进来,由市财政拨款发工资,公安局作为用人单位,主要还是负责考核,针对辅警的工资以及跨部门调动方面,没有相关依据。
辅警工作辛苦待遇不高
刘健表示,辅警主要来源有两种,一种是退伍军人,一种是高中毕业生,他们在学历和文化上有很大欠缺。政府招聘雇员的待遇,很重要一点就是学历的要求,辅警的学历普遍较低,就算做了十年的辅警,加上工作资历,工资一年也就是六万多元,再扣除公积金、医保、社保等方面,很多辅警一个月到手只有2800元左右。
记者从中山市公安局了解到,日前中山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出台了《进一步完善全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为全市公安机关规范管理和使用警务辅助人员,进一步做好全省公安机关警辅人员规范管理试点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今后,全市近8000名警务辅助人员将受到规范管理,同时也获得相关待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