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莒县“浮来山”又称“福来山”,国家AAAA级旅游区,山东省四大地质公园之一。莒县是古国,勿忘在莒等故事就在此地发生。 定林寺始建于晋,开山祖僧是竺法汰和僧远。寺中有一颗4000余年银杏树举世闻名。据传过去在浮来山的东山口曾有一座过路牌坊,牌坊正面的楹联是:“浮丘公驾鹤来山曰浮来乡人尽信,竺法汰传禅定寺名定林远客鲜知。”其背面的对联是:“鲁公莒子会盟处,法汰僧远坐禅山。
怪石峪石丛中,建有“文心亭”,由郭沫若亲自命名,并题字,以纪念《文心雕龙》藏书1460周年。
文心亭。
象山树,据说刘勰所题。
山上水源充沛。
神龟探海。
蓦看银杏树参天,阅尽沧桑不计年。 秦柏汉松皆后辈,根蟠古佛未生前。
清顺治年间莒州太守陈全国立石碑题诗曰: 大树龙蟠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 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 史载皇王巳廿代,人经仙释几多流。 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
祈福。
据说以前有个秀才赶考路过这里听说这树有八搂那么粗,就想量一量到底是不是,就张开胳膊围着树搂一搂,搂到七搂发现树下还有个小媳妇,这没法搂了怎办啊,他就用手柞了柞,是八柞再加一小媳妇那么粗。
鲁莒曾在树下会盟。鲁国经纪子与莒国会盟修好,但是在会盟地点上,两国迟迟达不成一致。先是两国都坚持在自己的国都相会。后经纪子多次斡旋,鲁国做出让步,同意在两国交界处的闵仲山(今沂源县东里乡院峪村附近)会盟。但莒子仍怕中了鲁国的圈套,坚持要在莒地会盟。最后,鲁公拗不过莒子,即于隐公八年(公元前七一五年)屈尊前往浮来。这里既不是莒国的都城,又无鲁国的军事威胁。莒子在此地隆重接待了鲁公,会盟成功。
古佛教石刻。
校经楼。门额上镌刻“校经楼”三字,为郭沫若1962年所题。 刘勰,字彦和,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祖籍山东莒县。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刘勰虽然少有大志,满腹才华,也只做得小吏,终不得志。据说晚年他弃官剃发,法号“慧地”,隐居于浮来山定林寺,一边校阅经书,一边构筑他的鸿篇巨著《文心雕龙》。未知真伪。
侧影
莒地僧侣皆为禅宗临济派别支。隆济他为同治年间修复定林寺做出过重要贡献。据传,同治初年,定林寺遭到严重破坏,急待修复而又确少钱款。同治二年,一位在兰山、沂州剿杀幅、捻的干员长庚(旗人)兼任莒州正堂。(《重修莒志》卷四十八长庚亲笔写的碑记中有‘余于同治甲子五月间,暑兰山令蒹摄莒篆'的记载)。
1864年5月长庚到定林寺参禅拜佛。隆济住持就不失时机地向他提出了拨款修庙的要求。长庚借故推辞。可是当他听说定林寺香火特别灵验后,就当着众僧向神佛发愿:“如果佛祖显灵,能叫我升为省官,我长某保证大修定林寺。”结果不足一年,长庚果然被提升为山东省按察使。然而他却没能及时还愿。隆济就坐在省布政司门前敲木鱼化缘,力促长庚“还愿”。长庚惧怕神威,只好拨银五千两命莒州知州陈兆庆负责监管于同治十三年重修寺庙。
猜猜是谁的手笔?
迟浩田将军。
古碑
位于校经楼后是三教堂,是定林寺的第三进院落,是院内的主体建筑,三教是指儒、道、佛三教,殿堂内原供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像,现辟为《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专题陈列室。
三教堂。
三教堂内的银杏树,为隋代时期所植,据说是校经楼院内大银杏树王孩子。
山上塑得罗汉像。
罗汉也下棋。
“一山一树一条根,一书一字一巢人”。本家爷爷赵启升先生所书。
历史的天空。
来莒国,不可不来碗热腾腾的羊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