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2日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政策实施后,不少车主线上提交了上牌申请,据了解,仅在11月5日当天,广州交警就成功受理市民提交电动自行车上牌申请超过1万宗;与此同时,目前全市首批取得“带牌销售”资质的50家电动自行车门店也已通过审核,正式开售带牌电动自行车,每家门店现有十几到二十张牌照。过去这个周末,不少市民纷纷前去咨询或购车。
广州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开展得如火如荼,市民配合意愿高,但与此同时,记者留意到论坛及车友群中也出现一些咨询诸如改装车之类的“擦边球”情况。电动自行车上牌后,哪些潜在问题需要预防?近期,记者接连采访了多家车行和多位电动自行车车主,而广东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也就相关问题给出了看法。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依伦
电动自行车改装乱象:
部分用户把电动车当“玩具”,花费成千上万元对车辆外观及动力系统进行“爆改”,改装后性能甚至可媲美摩托车;
部分外卖骑手对车辆进行“解速”改装,改装后时速不受出厂设定限制,最高可达40~50km/h;
电商平台上电动车改装类商品琳琅满目,并附带教程;
部分地区存在电动自行车“先上牌后改装”的情况。
上牌前须回到“出厂模式”
“动力部分还原改装难度高”
11月7日中午13时,大塘路口处停放了不少电动自行车。记者留意到,路边所停的这些电动自行车目前都还没能登记上牌,“小程序太火爆了,预约了好几次都约不上。”车主李先生告诉记者。不过,趁着最近“错峰上牌”的时间段,李先生倒是可以和不少已经上牌的车友交流“上牌心得”。
李先生是一名柠檬茶店店长,为了进货方便,他于去年购买了一台电动自行车,并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对其进行了改装。记者询问得知,李先生这台改装后的电动自行车相比原出厂的车型,主要是外观上进行了改装:为了增加容量,李先生花了800元购入前置储物中箱和后尾箱,同时还在车身处增加了后视镜、搁脚、后座、坐垫等,加上车身颜色、灯带配件等。“全车加上改装,前后花了不到1万元,而这台车的原价大概是5500元。”
“像我的这些改装还算是比较容易还原的,因为我坚决不改动车的动力部分。”李先生告诉记者,针对他这一类的外观改装,只需要一把螺丝刀,自己花几个小时简单拆解就可以还原成“出厂模式”,他也正计划趁这几天把车辆进行重新还原,以便后续上牌了能够正常驾驶。
李先生还告诉记者,在有些负责为市民安装牌照的邮政支局内甚至还备有螺丝刀,以方便市民现场拆解改装部分。“不过针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改装,比如刹车或者避震等情况,则建议拿去一些门店进行还原。”李先生说。
随后记者以还原改装车为由,询问了周边多家品牌车行以及电动自行车维修门店,不少车行老板表示最近还没有人推车来店内进行‘还原改装’,不过店内也可以提供还原改装的服务,根据还原的难度和时间进行阶梯式收费。“但是动力部分的还原,难度比改装要难,所以还是不太建议对车辆进行爆改。”一位车行老板告诉记者。
内外改装均有风险
“工具”莫当“玩具”用
“其实最初改装只是为了好玩,为了新鲜感,或者说满足一下自己的‘机车梦’。但是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新鲜劲自然就过去了,电动车对于我来说也就从一个‘玩具’变回了一个交通工具。”在谈及改装初衷时,李先生这样回复。但是在“改装车”圈里,却不乏一些以改装为乐的玩家。
据记者了解,在“改装车”的圈子里,好几个品牌的电动自行车存在“爆改”现象。“很多人不仅是会改外观,比较夸张的还会改动力,比如车速、避震、轮毂甚至电池等,尤其是动力部分,基本上动辄就会花两三万元,通常这样改车的车友都是以‘玩车’为主,而非刚需。”此前,记者就曾在一电动车门店内见到了一台装有异地牌照的爆改款电动自行车,据门店店长介绍,那一台车已被“爆改”成媲美摩托车的性能,“从车把手到刹车、电池全被改了个遍,总共花费8万元,其最高车速可达到100km/h。”
“很多人都知道改装电动车的风险,但为了‘乐趣’还是会选择冒险。”该店长告诉记者,改装电动自行车,尤其是改装动力和电池部分风险极大:“正常的新国标电动车,限速在最高25km/h,电池组电压是48伏上限,这是经过严格的整机测试的;但有人为了追求速度,就会选择改装电机;解速之后,自然续航里程就会跟不上,于是又得改装电池;一旦速度过快,刹车和减震自然也得跟着改……对于个别人来说,改装电动车就是一个‘无底洞’,既耗钱又不安全。”
据介绍,像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通常会设定“超速提示警报”装置,部分车主在改装解速后会选择拆除这个速度提示音响装置,这种行为也容易让电动车的电子件在大量的电流冲刺下烧毁,从而出现大灯无缘无故不亮、报警器失灵、仪表不显示等异常状态。
以改装或更换电机为例,若电机超过原车设定功率,通常电动自行车的耗电量也会提升,如果车主为了满足改装的电机功率而增加电池的规格,电动自行车在长时间运转过程中,由于电路总线导流电压小于电机和电池的电压,也可能引起线路短路直接烧毁;同样,改变或拆除限速装置设备、加装铅酸蓄电池或更大规格的锂电池、加装超出原车设定额定电压的电池、私自拆除原装件等做法也会导致车辆出现安全隐患。
而此前,各地因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而导致的火灾、车祸等事件更是时有发生。今年初,惠州就有一台正在行驶中的电动自行车突然自燃,经调查发现,这次意外的原因正是车主非法改装了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引发短路造成自燃;无独有偶,前不久,上海也出现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爆燃的情况,导致车棚内36辆电动自行车烧毁。经调查发现,爆燃的电动自行车经过改装,改装后不但电池组电压超过了国家规定的48伏上限,且没有过充保护和高温断电控件,导致充电时电池过热而发生爆燃。
那么如果不改车的动力装置,只改外观是否就没有风险了呢?对此,广东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常正规厂家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出厂时已经按照正常速度设定了制动系统,并经过严格检测,即便是改装外观也暗藏隐患。“改装后的电动自行车一般车子重量会增加、速度会变快,这就可能导致车子因为负荷过大而出现刹车失灵、短路等现象。”
“先上牌后改装”如何预防?
审核车辆人员应“火眼金睛”
对于此类隐患,个别车主还有些不以为然。记者在一些电动自行车改装群以及有关的贴吧内了解到,竟然还有网友在群里支招,称“先上牌后改装”或“先还原,后重改”,更有人在网络上发布“攻略”,告诉车友查车流程,提示“哪些部分需要还原以便上牌”;更有部分已经花了高价完成改装的车友私下询问“黄牛购车牌”的情况。
某家品牌电动自行车车行老板就告诉记者,在其所在的用户群中,就有一位刚上了车牌的用户公然在群里说上完牌之后“可以改装了”。对此,车行老板告诉记者,目前电动自行车上牌后,尽管可以减少一部分人改装车子的意愿,但要预防“前脚刚上牌,后脚就改装”的情况。
而此类情况目前在北京等地正在“上演”。自2018年5月15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颁布以来,北京市便于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对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的电动自行车设置三年过渡期。如今北京的三年过渡期已满,不符合规定的电动自行车不得上路行驶。
从11月1日起,北京市交管部门启动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各区严查严罚的新闻是屡见不鲜。据《北京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现在的北京马路上尽是白牌的新国标车,但也依然存在上牌后仍私下改装的现象。“前脚刚上牌,后脚就把限速解除,电池也能由小换大。”其中尤其以外卖电动自行车的改装最为普遍,部分骑手表示,其车载显示屏最高只能显示到“25km/h”,但实际上在此之后还能加速,“最高时速能跑40公里”。
本报全媒体记者在走访时也同样发现,尽管目前市内部分骑手已更换了新国标电动车,从外观上也几乎看不出改装痕迹,但有些车辆的速度限制实际上已被解开。“换个控制器,把限速解开,可能显示屏上是25km/h,但是开起来速度一下子能升到50km/h,一点都看不出来。”一位骑手透露。
对于此类改装,目前广州市也正在极力治理。记者留意到,目前大部分电动自行车行内都贴着“禁止销售拼装、非法加装和改装的非机动车”公告。但相比线下的严格治理,线上的解码设备销售却依然“猖獗”。记者尝试搜索“解码控制器”“提速神器”等字眼,各种商品更是琳琅满目,甚至提示仅需通过自学教程就可简单安装,将电动车“轻松提速”;记者任意搜寻某品牌电动车解码控制器配件,发现其月销量更是上千。而在产品评论区,有买家留言“自己安装比想象中要容易得多”,但也有买家晒出自身伤口图片,附言“本人亲测飞车,摔出去几丈远”。
对于此类乱象,广东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广州实行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政策的同时,后续的预防和管理也会紧跟,比如车辆上牌登记部门的审核人员理应加强培训,做到个个“火眼金睛”,以保障市民的骑行安全;此外,针对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制度可继续铺开,如此不仅可以直接管理门店系统,预防电动自行车行不正规操作,同时也可以方便市民购买合格电动自行车,进而对电动自行车市场进行更好管理。而针对市民私下改装电动自行车的情况,一方面需要增强对市民的交通出行安全教育,与此同时也需实行惩罚制度。记者查询发现,根据北京的相关条例,从11月1日起,不符合规定的电动自行车不得上路行驶,否则将被依法扣车,并需处1000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