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摩托车的利润太大了,大到所有人都想进来吃点肉。
企业多了,市场就乱了,所有人都会奔着一个最终的“利润”目标而发展,但市场规则并没有因为企业的增多而变得混乱,这个市场的话语权依然由一线企业掌控。
本田、铃木、宝马等企业牢牢掌控着这个市场,想定多少就定多少,利润完全自己掌控。
国产摩托车虽然多,销量虽然大,但自己生存的空间却不大,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万元以下市场是国产摩托车的核心聚集地,事实上,之所以国产车还有这些生存空间,是因为合资车放弃了价格太低、利润单薄的入门市场。
说白了,制造业太低端,本田、铃木不想干这活儿。
但,国产摩托车也想玩高端,对于他们来说,一台摩托车如果能卖到10万的价格上去,利润就能做到几万一台车,这样的暴利过去只存在于合资品牌身上。
但显然,操控中国摩托车市场定价的外资企业绝不允许这类的企业出现瓜分市场。
品牌、技术、质量、做工等等,相比于本田、铃木这些造车出来的摩托车企业,中国摩托车企业的实力相差太远,核心定价权注定在外资品牌身上。
此前,春风推出了一台650MT,定价5万左右,目的是让自己活跃在大排量旅行车市场中,谁料今年本田就出了一台400x车型,排量虽然更小,但定价却跟春风不相上下。
用户很聪明,买车考虑的不仅仅是排量,还有各方面的统筹价值,显然春风在可靠性、质量、做工以及品牌上完全不如本田,只是一台更大的发动机,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但凡国产车想要在高端市场有一些活动的迹象,外资品牌就会以一个非常快速的速度进行反击,目前来看,受益最多的是消费者本身。
一方面,消费者本身可选择性增多,另一方面,外资品牌的价格因此而下降。
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摩托车市场太过暴力,一台摩托车动辄十余万的价格,价格可调空间巨大,在这个利润爆表的市场中,外资品牌率先放弃了低端摩托车市场,留给中国品牌抢夺,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国产车其实迷恋于低端市场的份额无法自拔。
我们看到的是,除了低端低价格之外,在高端市场中国品牌没有一点话语权。
根本还是历史、技术不够成熟,使得在高端市场中没有用户认可度,摩托车价格但凡上了3万,中国品牌的生存空间就会减少,价格只要上了5万,基本上就看不到中国品牌的影子。
活跃在市场中的,都成了外资品牌。
对于摩托车企业来说,本田、铃木是高压政策,他们不允许优秀的中国车型出现在高端市场中,一旦出现就会以价格战的方式迅速消灭,然后成功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以及利润。
不过这些年外资摩托车的价格也在下调,说明他们也感受到了中国品牌不断向上的压力,而看到摩托车市场这番场景,倒是让我想起了汽车市场的发展路线。
桑塔纳的价格不就是被国产车打下来的吗?一路从当年的20万,降到今天的6万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