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6日上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召回公告,东风本田将从5月22日起,召回2017年2月14日至2018年2月27日生产的搭载1.5T发动机的部分2018款思威(CR-V)汽车,共计130455辆。
召回原因:由于设计原因,召回范围车辆在持续在低温环境下短距离行驶时,会出现发动机机油液面增高现象。当机油液面增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发动机故障指示灯点亮。如果车辆在这种状态下持续运行,有可能造成发动机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至此,历时三个月的“CR-V机油门”事件终于算是告一段落。吃瓜群众们不得不感叹:“奥迪烧机油,CR-V产机油,两台合一多好”。
“机油门”事件回放:先说说具体是什么情况吧,就在最近这段时间了,许多CR-V车主(北方地区居多,东北贼多,南方较少但也有)跑到4S店进行维权,表示自己的车机油变多了,甚至达到了机油标尺的上限值。如果打开发动机机油盖的话,可以闻到些汽油味。机油液位异常升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产机油”。
本田CR-V的 “产机油”,并非指的是汽车“生产”机油,或是机油真的无中生有,实际上是没有被挥发掉的燃料进入机油箱内,导致机油液面高度高于正常液面。这个现象称为燃油稀释。简单来说就是机油中混入了汽油,导致了机油变多,因此,次故障准确来说应该是燃油稀释(敲黑板,重点来了)。就是汽油进入了机油箱中,而时间一长造成机油内的汽油越来越多,就呈现出机油增加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汽车在冷机状态下,也就是刚发动的时候,喷油嘴喷出的油雾(CR-V使用的缸内直喷),附着在缸壁上,而本身应该因为缸内温度的原因就会直接雾化被点燃,但是因为冷启动,气缸温度并不是特别高,油雾液化为液体状,被活塞刮下进入了机油底壳中。
发动机正常使用条件下,因为活塞环与气缸之间存在窜漏,燃油蒸汽或者未燃尽的液态燃油会少量的从这些地方跑进曲轴箱里产生燃油稀释。任何发动机,在工作时都存在曲轴箱窜气的现象。
正常工况下,混入机油的燃油会及时挥发并通过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进入燃烧室重新燃烧掉,就不会导致机油持续被稀释,不会出现机油液面升高,机油有汽油味等现象。
OK,那说完根本原因之后,我就说一下几个可能的主要原因(毕竟官方并没有给出非常具体的原因,我们也只能推测)。首先是缸壁附着的油雾液化并流入油底壳造成机油异常增加。那么产生这种情况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Ps:为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将发动机比作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打火机,汽油为可燃气体,火花塞为点火器,而大气就是我们的机油,正常发动机工作时,汽油和空气混合后被火花塞点燃,完全燃烧,可燃气不进入大气,对大气是没有污染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汽油会混入机油呢?
一、喷歪了/喷多了
喷油嘴的角度和喷油量没有调整好,前者造成喷出的油雾都附着在了缸壁上,而后者造成燃烧不充分产生积碳等问题,这两种问题都会使得缸内存在没被消耗掉的油雾,在被温度较低的缸壁液化后流入机底壳的机油内。(就像打火机中的可燃气喷出的角度不对,或者喷的太多,没有完全燃烧,导致多出的可燃气进入并污染大气。)
二、没点着/太冷了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发生了气缸失火,当然这里的失火不是着火了的意思,它的意思其实是没有着火的意思,也就是喷油嘴喷出的油雾没有被点燃。就是因为某些原因造成失火的故障,油喷出来了,却没被点着(打火机中有可燃气体喷出,但没有被火花点着,可燃气进入大气)。当然这个失火只是偶发性的。
缸内直喷,会以极高的压力将燃油喷射到气缸中,会有或多或少的燃油被喷射到气缸壁上造成“湿壁”(缸内直喷系统喷油嘴喷油后,空气会携带汽油颗粒“沾染”气缸壁以及火花塞。长此以往不仅会造成积碳,还会污染发动机润滑系统,被称为湿壁效应)。这些汽油会和气缸壁上的油膜混合在一起,被活塞环刮进曲轴箱内。(类比于打火机被打湿,无法点火充分燃烧,可燃气逸出进入大气)。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冷启动性能,缸内直喷发动机在冷启动时会喷射过量的燃油制造浓混合气。尤其在冬季或者气温更低的高寒地带,冷机运行时间更长,过量的燃油会渗入曲轴箱内稀释机油。这也是为什么机油增高情况主要出现在北方。(这个好理解,温度越低,打火机打不着和燃烧不充分的频率越高)。因此,燃油稀释在缸内直喷发动机上更容易产生,在寒冷的冬天更容易产生;在短途驾驶的车上更容易产生;在频繁的停车-启动-停车-启动的车上更容易产生。
危害:汽油混入了机油后,会使得机油被污染,机油量增加,机油过多,可能会导致:
1.发动机输出功率的降低。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的曲轴柄、连杆大端会快速运动,机油过多,曲轴柄、连杆就会产生剧烈的搅动。
2.活塞环卡滞、喷油嘴堵塞等问题。大量的机油会挤窜入燃烧室燃烧,而机油燃烧后容易在活塞环、活塞顶部气门座
3.曲轴箱爆炸。因为过高油面在连杆大头搅动下容易产生油气,油气遇高温会着火燃烧,引起曲轴箱的爆炸,这种结果是很严重的。
总结:
在了解了机油增多就是“燃油稀释”,知道了CR-V出现问题的原因过后,就能够发现,CR-V的这次“产机油”事件,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也大可不必将其看作洪水猛兽。了解原因,让车主维权时更加心里有底。
当然,召回公告的出台并不意味着事件的结束,因为接下来厂家、商家和车主三方,都将要迎来和面对更多执行层面以及善后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将可能引发出新的问题。此次的技术处理方式是否能起效,杜绝"产"机油,目前不宜妄下定论,这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验证,让我们拭目以待。 (骆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