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越两个甲子的时刻,选择“跨行”做文创园——这是坐落京城西南120年的“二七厂”今年启动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转型。
“二七厂”,是北京人对长辛店地区的二七机车厂的惯称。今年是二七厂成立120周年,老厂也将正式启动改造、转型。老厂房将在明年一季度彻底停产,而老厂房内的示范区也已经率先启动改造、变身文创园区,预计明年3月改造完成。
百年老厂房明年告别生产
初冬,二七厂机车车间,下个月就将出口越南的内燃机车正加快组装。高大的厂房里,老师傅高喊一声“喂”、一招手,小徒弟驾着天车挂一块吊板轰隆隆驶来。
这样的“指挥”虽只有一个字、一个动作,却从没有过差错,就像这台用了70多年的天车,都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精华。因为厂龄太大,这种用了几十年的设备在厂房已不算什么稀罕物。
二七厂的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3年后迁往长辛店,厂区就从未变过。更成为后来“二七工人运动”的主要策源地。
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液力传动车就在这里诞生;而今出口越南的内燃机车,技术水平也早已世界领先。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有着120年历史的二七厂目前产品出口近20个国家和地区,也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整车集成和交流传动核心技术的矿车制造商。
1970年的二七厂机车组装车间
但这个百年老厂从今年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于公而言,企业要配合首都的发展;于私而言,企业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要不断转型升级。但原来的设备、条件已支撑不了二七厂的这次转变。”这位负责人说。
早在2011年,北京市政府、丰台区政府与当时二七厂所隶属的中国北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共同打造国际化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园。而在距老厂房30公里的位置,还将建设中车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
筹备多年,最终得迈出第一步。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老厂房部分区域已停止办公和生产,预计到明年一季度将彻底停产。
老厂房每栋建筑都不拆
120年老厂,在北京土地上仅剩二七厂一家,厂区内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的建筑交错,堪称北京、乃至中国铁路制造的“活历史”。
停产之后,老厂房该如何处理?难道要就此沉寂?“实际上,二七厂老厂房已敲定全盘保护,一栋建筑也不会拆除,将变身文创园。”二七厂这位负责人说。
今年7月,二七厂与青旅文化公司签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敲定了百年老厂区将彻底变身“中车二七厂1897科技文化创新城”。近百亩的示范区已经着手设计和施工。
虽然曾在北京打造过多个文创园区,但像二七厂这种老厂房,青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博还是头一回遇到。
二七厂率先开启改造的示范区里,有多栋建于20世纪初的小洋楼,当年这里住着外国工程师和清政府公派留学归国的学生。此后,这里是二七厂的办公场所。
"0696"是一栋比利时人修建的洋房,带着浓厚的欧式建筑特点。只有一层,但悬空架木质地板下藏着大片的地下室,厨房、卫生间一应配齐;天花板和尖房顶之间,人可以站立行走。
二七厂内百年历史的老楼正在逐步改造成文创企业办公和洽谈空间
历经1个月,斥资30余万元,"0696"终于修缮完成,配备市政设施,将作为未来文创园里的企业家俱乐部。“像这样的古建筑改造,方案都需要报批,既不能‘长高’,也不能‘变胖’。”
程博介绍,预计在明年3月前,示范区内几十栋大大小小的建筑均将完成修缮改造,到明年8月时,就可开放企业入驻。
示范区只是文创园内的一小部分。未来文创园面积将达到800亩左右,后续还有面积较大的老厂房投入改造。改造之后,文创园主要包括轨道交通研发试验、影视艺术、科技创新等板块。
“二七”老品牌会延续
有120年历史的二七厂,曾有过18次更名,但从1966年开始每次更名都会保留“二七”二字。
经历了这次转型,二七厂的老品牌依然不会丢。未来的文创园的将沿用“二七”符号,并特别以二七厂建厂时间"1897"为名。程博说,未来园区内的四大板块中,轨道交通也是最大的一部分。同时,未来文创园区也会为二七厂老职工提供包括物业管理在内的大量工作岗位。
此外,在房山窦店的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中,二七厂将与同属中车的长客公司合资成立一家轨道交通制造企业,也将会延续“二七”的品牌。
记者了解到,房山窦店的产业园位于房山高端制造业基地03街区,一期占地面积约1020亩,规划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形成以轨道交通装备和矿山交通装备两个领域产品为重点的系列产品,将成为中车重点打造的面向全球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来源 北京日报
文字 曹政
摄影 邓伟
实习编辑 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