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公里长测,圣甲虫高原到底行不行?
浏览器不支持video预告#我要上封面# 圣甲虫高原到底行不行?高反严重与否,为此丢三纳妾特地单车长途环线旅游,深度测试了圣甲虫高原行驶性能。 浏览器不支持video#我要上封面# 真正的诗和远方的田野,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车辆大概情况:金城提拉米苏200T 老版本 无abs 里程15000,2017年车,全车无改装。参数略,自己百度。 车手体重125斤,身高174 长期骑行车型有CG125,本田甲鱼110,本田nc750x,铃木gw250。 首先高原也分很多路况,我把高原路况按照难度依次分为 a高原铺装柏油路面,b高原烂路搓板路(平路),c高原烂路极限上坡路。 以此次环线游为例,国道318折多山段,塔公草原到八美到丹巴归为a类。全柏油路面,平整度好,占整个旅程的80%。 318线翻折多山及之后高原铺装路面。翻越4200折多山全程除了最后几个回头弯,均保持在50到55的速度,不算吃力,类比1.5的小排量轿车吧。最后两个回头弯也能在40到50的速度。 去往折多山机场路上,壮美的景色,适宜的气温。正月间的川西适合摩旅。 路遇迅鹰老司机# 过了折多山下坡去新都桥及高原平路动力衰减不厉害,跟电喷自然吸气的汽车发动机类似,一路100到110是能保持的,压弯满胎也是可行的,看个人技术。 川藏第一关隘,折多山垭口。 免不了来张网红地打卡照 能不美吗? 在这里我特别想说一下所谓电喷发动机高原匹配问题,这个是不存在的,ecu的调教是综合路况定的,不可能单独给你高原匹配,唯一能改善高原性能的做法也就是多花钱换大排量。圣甲虫的孱弱起步就是选择了大轮,舍弃了低扭。就跟选老婆一样,我们总得选择放弃些什么,世界本就不是完美的。 接着来说B路况,高原砂石搓板路。这是对摩友极不友好的路段,除了非洲双缸,KTM为代表的拉力车能愉快的在上面飞驰,其他车在上面都将是一种磨难。随时出现的大石头、坑、碎石子儿一路伴随你五六十公里。惨无人道,惨绝人寰。 随时出现的大石头、坑、碎石子儿一路伴随你五六十公里。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平均时速也就30多40不到,压弯是不可能的,秀儿一路在前面,努力着能让自己快点儿,最终逃不了摔车的噩运。 回头来说甲虫在此路段的表现,160公斤的车重让其跑起来还算稳定,前减震回弹就好像一只脚踩进了泥潭,慢了不止半拍。正新的光溜胎倒是表演了正真的技术,秀儿全程风风火火,一路扬尘,BingBing蹦蹦,面对碎石绝不屈服,不做丝毫避让,好一个勇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