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工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推进航空工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肩负“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神圣使命,深刻把握世界航空工业发展的科学规律和成功道路,全面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以航空为本,全力打造覆盖航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相关多元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全力推动航空工业由战略先导产业向战略支柱产业转变,实现了我国航空与世界航空强者相比,从“望其项背”到“同台竞技”、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从“高级打工者”到“平等合作伙伴”的历史性转变,中航工业迈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里程碑,为“十三五”计划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中航工业世界500强历年排名
“十二五”期间,中航工业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奋力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规模效益持续稳步增长:实现了“三个翻番”,即总收入接近翻番,年均增长12.6%;上缴税费翻番,从2010年7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65亿元,年均增长16.3%;资产总额翻番,年均增长14.4%。上市公司从24家增加到30家; 在《财富》500强的排名从2010年第330位上升至2015年的第159位;2014年跻身世界防务百强和航空航天百强第8位和第10位,均比2010年提升4位。品牌价值从2012年的598亿元(名列全国第27位)上升到2015年突破1008亿元(名列全国第25位)。
二、因势革新,破茧成蝶,改革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
“十二五”期间,中航工业着眼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义无反顾地推进以市场化、国际化为导向的改革,用市场化的基因重铸魂魄,实现了体制机制变革的历史性突破。按照“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子”的原则,对所属一百多家企业实施专业化整合,在组建19家专业化的子公司(直属单位)基础上,进一步做实、做强、做大直属单位。着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搭建了总部作为战略管控和财务管控中心,直属单位作为利润和产业化中心,成员单位作为成本和专业化中心的三级管理体制。中航工业获批中央企业国有独资董事会改革试点,开展了中央企业国有独资董事会改革试点工作,设立董事会并完善相关制度。
歼-15舰载机
上市公司从2010年的24家增加到2015年的30家,资产证券化率从15%上升到60%以上。通过上市实现了股权的多元化,借助资本市场的刚性约束,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利用上市平台推进专业化整合和子公司的整体上市。截至2015年12月29日,中航工业所属上市公司总市值6205亿元,其中,中航工业控股市值3328亿元。持续推进资本化运作,“十二五”期间累计通过资本市场融资388亿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入资金对所属上市公司股票进行增持,为稳定资本市场做出贡献。
航空大世界效果图
“十二五”期间,中航工业抓住国家调结构、转方式的机遇,深度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先后与具有区位和特色资源优势的北京、天津、福建、河南、青海等30多个省市建立了高层次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合作范围从工业项目拓展到了以爱飞客、航空大世界为代表的服务业项目。累计开工面积约426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00亿元,实现产出超过210亿元,实现了我国航空产业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等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的战略布局。几年来,中航工业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国企向现代公司的跨越,正加速由国内企业向跨国公司迈进。
三、技术推动,需求牵引,航空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
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和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中,全部由中航工业研制的飞机组成不同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其中,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部由中航工业研制的20余型近200架飞机组成10个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创造了新中国历次阅兵的规模和机型数量创历史之最,举国赞叹、世界震惊。作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主承制商,“十二五”计划期间,中航工业始终把“保军”作为神圣天职,紧跟我军战略转型的需求,加强技术攻关,强化组织领导,创新管理方式,广大干部职工长期加班加点、日夜鏖战攻关,实现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井喷式”发展,以“鲲鹏”大型运输机、“鹘鹰”战斗机、歼-15舰载机、歼-10系列发展型、歼-11系列发展型、直-10、直-19、轰-6发展型、新型预警机、“翼龙”系列无人机、“玉龙”发动机、“闪电”-10新型导弹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装备项目横空出世,震撼世界、振奋人心;“鲲鹏”大型运输机、“鹘鹰”先进战斗机等150余项先进航空产品亮相2014年珠海航展,吸引了世人目光。
大型运输机大运
以大型运输机“鲲鹏”为代表的系列运输机,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之后第4个能够自主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国家。以“鹘鹰”隐形战机为代表,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三个能自主研制隐身战机的国家,推动了我国战机从第三代向第四代、从非隐身向隐身的巨大跨越;以歼-15飞机在航母上完美起降及完成系列任务为标志,中航工业陆续提供和研制的航空装备正在推动中国进入“以空强海”的新时代。以直-10、直-19武装直升机成功研制和批量装备为代表,标志着我国直升机研制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以歼-10、歼-11飞机大批量装备部队和系列发展为代表,推动中国军机正在向以二代装备为主向以三代装备为主的跨越。以空警200、空警2000、新型预警机等特种飞机为代表,加速了我国航空装备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以“翼龙”等多型先进无人机批量生产为代表,表明我国飞机已经进入从有人时代向无人时代。以“太行”发动机批量装备部队为代表,表明我国航空工业已具备自主研发第三代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能力。以“玉龙”发动机为代表,标准着我国已具备了完全立足国内制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三代先进涡轴发动机的能力。以“闪电”-10导弹为代表,我国空空、空地导弹实现了从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并实现了批量交付。
“鹘鹰”先进战斗机
“十二五”期间,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呈井喷之势,使航空武器装备实现了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从“望其项背”到“同台竞技”的历史性跨越,加快了国防力量由单纯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助力我国国防力量开始逐步实现以空固土、以空强海的华丽转身,使我国已跻身世界少数几个能系列化、网络化、多谱系自主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航空武器装备的国家之列,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舟700
中航工业把振兴我国民用航空产业作为使命所在,大力推进民机研发制造和相关产业发展,民用航空基本形成了由中型运输机、涡桨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及其系统配套构成的产品体系。涡桨支线飞机呈现多型并举、多用途发展的新格局。“新舟”60系列飞机初步形成了客运型、货运型、公务型、海监型,多型并举、多用途发展的新格局,“新舟”60人工增雨机取得补充型号合格证,“新舟”60人工增雨机取得补充型号合格证,“新舟”60海监机完成合格审定试飞。“新舟”600完成适航取证并交付用户,“新舟”600F民用货机已取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TC证;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新舟”700项目研制稳步推进,与奥凯航空、幸福航空、巴戎航空等11家客户共签订185架订单。目前,“新舟”飞机分布在全球18个国家,运营在非洲、拉美、东南亚、独联体与南太平洋等区域的300余条航线上,飞行起落和飞行小时数双双超过30万,已具备了一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AC313成功飞越青藏高原
在直升机领域,中航工业AC系列直升机初步形成了产品研制、市场开发、客户服务和运营全价值链发展,形成了从1吨级到13吨级相对完整的民用直升机产品谱系,初步形成了全价值链发展,“安全、低成本、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日益突出。自主研制的AC311、AC312、AC313等民用直升机已取证并实现批量销售,2011年以来共销售AC系列民用直升机50架。亚洲最大吨位大型高原直升机AC313成功飞越青藏高原海拔8000米高度,圆满完成高寒试飞并取得A类适航证,创造了国内直升机升限新纪录,结束了国产直升机不能上高原的历史,使中国和欧美俄一样具备自主研制大型直升机的能力。推出了“先驱01”、“鸭嘴兽”、“短尾隼”、“飞鸿”、“绝影”等概念直升机。通过大力实施“竞争力工程”,中航工业直升机产品质量、商誉、服务不断提升,“安全、低成本、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日益突出。
AG600机身对接下线
中航工业积极呼吁和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大众航空。通过自主研发和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在通用航空制造业方面积累了较好的基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研生产和维护保障体系,提升了高端通用飞机研发制造能力,产品谱系加快完善,活塞、涡桨、喷气公务机、水陆两栖和浮空器等产品全面发展。运-12F取得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运-12E获得俄罗斯型号认可证,2014年中国珠海航展上,运-12系列获得美国20架订单,并出口俄罗斯15架,这是我国民机首次出口发达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海鸥”300等研制顺利;2009年立项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AG600,2015年AG600全面进入总装阶段。2014年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复合材料涡桨公务机“领世AG300”完成首飞,轻型喷气公务机愿景SF50首飞成功。通过积极对外开展国际合作,大幅提升了高端通用飞机研发制造能力。同时,坚持研发、生产制造、用户培训、服务保障以及通航运营等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业务发展,加快全国通航产业基地建设和业务布局,打造研发、运营一体的业务发展新模式,积极呼吁和推动低空空域开放,迎接我国通航产业发展春天的到来。
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重要力量,中航工业全力支持C919国产大型客机、ARJ21新支线项目研制,攻克多种技术难关,完成了多个阶段性任务,全力保障了C919首架机总装下线,助力我国国产大飞机早日飞上蓝天和ARJ21顺利交付用户。中航工业作为C919主供应商,与主制造商大力协同,积极参与C919的研制生产工作,在项目研制中,承担了1个“中国心”研制,即研制发动机,组建商用发动机公司,承担了大型客机国产发动机研制的主体责任,CJ-1000A商用发动机研制取得重要进展;2项重大试验试飞任务,即大客的静力试验和试飞试验任务;承担了8大部分机体结构的制造任务;在机载系统方面,涉及26个机载系统的研制,即合作研制了10个主要系统,参与研制7个系统,自主研制了9个系统设备;此外,还负责了大部分机体结构试验和其它相关试验工作;与GE、赛峰、霍尼韦尔等世界著名企业开展对等合作,研发世界先进的产品为C919配套,填补了民机领域的国内空白,也借此提升了对外合作的层次。
四、相关多元,协同发展,军民融合深入推进
中航工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坚持航空为本、多元发展,依托航空工业高科技基础,紧贴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变化,瞄准新兴产业,高端切入,突出商业模式转型,全力发展非航空民品和现代服务业,形成协同发展的整体优势。“十二五”计划期间,非航空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中航工业规模发展的重要支撑。2011-2015年非航空产业年均增速21.3%。其中,非航空民品年均增长23.5%,现代服务业年均增长19.7%,远高于总收入年均12.6%的增速,促进了中航工业的持续发展,形成的利润和资金池,更好地“反哺”了航空主业发展。
石墨烯(中航工业航材院供图)
在非航空民品发展方面,发挥军民融合产业同根技术同源的优势,内生外联协同并进,发展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特种车辆、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并涌现出一批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企业及产品,在细分市场的行业地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方面,立足自身产业基础,通过内生式发展,发挥既有优势,在不断的市场开拓中打造出深天马、深南电路、中航光电、贵航股份、新航、精机科技、中航锂电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细分市场份额与排名靠前的企业,培育出重型燃机、“爱维客”客车、机器人、石墨烯等新兴项目。另一方面,在凝心聚力滚动式发展的基础上,全力出击外部市场,多方寻求并购机会,逐步整合上下游资源,推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完成了多项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外并购,成功将NEC、耐世特、宝胜、海利达、大小KOKI、瀚德等一批在自身所在行业内具有一定行业地位与比较优势、在细分市场有很高知名度的企业纳入中航工业的产业版图。五年来,非航空民品产业在细分市场的行业地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涌现出一批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企业及产品,共有近10家企业进入所在行业排名的前十位。其中,耐世特在汽车转向系统细分市场排名全球前5,传动系统排名全球前3,同时位列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并排名79位。天马微电子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屏及液晶显示模块出货量稳居全球前5,国内第1,已经成为国内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屏业务的龙头企业。中航光电依托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通过航空技术转移到民用产业,成为践行产业同根技术同源战略的标杆,其光电连接器产品目前排名全国第2,全球19。深南电路高端集成电路系列产品的整体全球排名从2010年的53名上升至2014年的30名。宝胜的电线电缆、精机科技调角器稳居国内行业排名前2,并且周边国际市场的市场覆盖面与影响力正在不断加大。中航锂电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优势不断扩大;洛阳锂电三期和金坛锂电一期陆续开工,建成投产后产能将进入国内前3。非航空民品出口成规模化态势。截至目前,有15类民品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其中液晶显示器、电路板出口额均超过1亿美元。
2015年非航空产品出口迅速,实现出口额21.1亿美元。中航工业“爱游客”
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着力发展支撑航空主业的高端消费品、连锁零售、非银行金融业务、信托投资、商业地产、现代物流和航空运输和航空创意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形成了天虹百货零售连锁店、格兰云天连锁酒店、亨吉利名表店、幸福航空、航空大世界等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品牌,打造了两个超百亿规模的业务板块。产融结合深入推进,着力发展财务、租赁、信托、证券、产业基金等服务于主业发展的非银行金融业务,中航投资公司实现整体上市,使中航工业拥有了国内首家金融控股上市企业,将为航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积极落实国家“双创”战略,积极发展航空创意经济,“爱创客”项目发展迅速,注册用户数超过10万;车载平显项目顺利完成京东众筹。“爱飞客”、“爱游客”、“爱馨客”开始测试运行,航空大世界已经开工建设。
五、积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国际化开拓取得显著成果
“十二五”规划期间,中航工业国际化开拓深度和广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出口规模、市场构成、商业模式、产品谱系取得了长足进展。进出口总额由2010年的60.3亿美元上升到2015年82.1亿美元,年均增长6.39%。从传统的亚洲、非洲市场到新兴的中东、拉美市场;从之前单纯的产品销售升级到提供灵活的系统解决方案;从有人飞机出口到无人机出口,从航空产品到非航空产品;同时,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走出去”力度,“空中坦赞铁路”、“南太空中走廊”、“亚洲空中丝绸之路”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直-10武装直升机
航空军贸跨越发展,实现了产品升级和市场升级。中航工业坚持“需求牵引,平台带动,创新模式,性价领先”的思路,战斗机高低配置满足不同细分市场,教练机形成了初级、基础、高级完整的搭配体系,无人机形成了侦查、察打结合的产品集合,机载武器实现近程、中程、远程系列化发展;不断丰富的产品谱系,实现了短、中、长期的结合,打造了以“枭龙”战机、“猎鹰”高级教练机、K8基础教练机、直9系列直升机、“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和闪电10A导弹等为代表的中国航空防务精品品牌,其中一些产品已具备了与世界先进水平一争高下的实力。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逐步进入了中东和拉美等支付能力较强的市场,特别是“枭龙”飞机出口实现了第三方用户市场突破,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极强的示范效应。高端产品成功打入欧美国家的传统市场,取得了国际市场升级的重要成果。
国产民机出口实现批量交付。“新舟”60飞机出口交付33个国家。运-12系列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获得美国20架订单。
涡轴-16发动机
在国际合作中逐渐从“高级打工者”向“平等合作伙伴”身份的战略转变,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的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在转包生产方面,与外方开展了包括风险投入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转包生产年收入超过13亿美元,转包业务实现了从一般供应商向系统级供应商和风险与收益共享伙伴转变。以50/50的平等合作伙伴身份成立合资企业或进行风险和收益共担的项目合作,成为中航工业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重要手段,彰显了在国际合作中逐渐从“高级打工者”向“平等合作伙伴”身份的战略转变,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的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与空客直升机公司对等合作、联合研制的AC352/EC175进展顺利,2012年转入批产阶段,2014年取得EASA型号合格证,并与空客签署1000架合作生产协议;2015年与法国飞鲸控股公司签署重载飞艇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中法对等合作的涡轴-16发动机进展良好,成功实现首次台架试车,这款世界一流的涡轴发动机动机具有尖端技术,将配装AC352直升机;与汉胜公司的APU风险合作等项目,均为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研发、共同开发市场和提供客户支持的合作模式。依托C919项目,建立系列合资公司,提升民机合作的层次。
奥地利副首相兼科技和经济部部长雷恩霍德·米特雷纳(Reinhold Mitterlehner)代表总统向耿汝光颁发了勋章
“十二五”期间,中航工业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积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海外并购取得显著成果,并购全球领先的奥地利FACC公司、通用飞机制造商美国西锐公司、美国耐世特汽车零部件公司等一批国外优秀企业,有效拓展了产业链,促进了中航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极大提升了我国航空工业在世界航空产业链中的位势。FACC不仅仅实现了扭亏为盈,为奥地利增加了大量税收和1000多人的就业,还实现了在奥地利上市,西锐公司订单及生产稳步上升,耐世特业绩持续向好并实现香港上市。截至2015年,共完成海外并购14项,并购金额达149.4亿元,并购对象均来自发达国家。中航工业境外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由2011年的43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53亿元,年平均增幅为10%。其中境外企业占比逐年增加,增幅较大。
“十二五”期间,境外机构布局进一步完善。截至2015年底,中航工业及所属单位共设有各类境外机构337个,分布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球的境外生产、营销、服务体系,为“十三五”期间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创新驱动,支撑发展,科技进步迈上新台阶
积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加速“两化”融合进程,以“中国发明、世界领先”作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追求,通过打造科学技术研究平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平台和遍布集团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为中航工业产品、产业、业务转型及管理变革提供技术支撑。中航工业科研基础体系不断完善,整体科研水平大幅度提升。航空科技成体系发展,中航工业科技工作从基础研究到演示验证各阶段的预研工作全面开展,并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加大技术创新。从航空武器装备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到以大型客机为代表的民用航空技术,开展了全方位的预先研究和技术储备工作,真正走出一条依靠技术创新良性发展的道路。
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注重各类研究中心的整合和建立开放式的研发体系,建立共性和基础研究平台和中心,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等,形成整体、有序、开放、高效的航空技术创新体系。拥有由中国航空研究院和科研院所组成的高水平科研体系,覆盖航空领域的绝大部分专业,建立了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8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7个国防科技技术研究应用中心、2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2个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38个博士后工作站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等科研机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基本覆盖了飞机总体、气动、结构、动力、航电、飞控、武器、机电、材料、制造、试飞、测试和环境等专业领域,基本形成了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应用中心的体系。建成了一批保障先进战斗机及其配套发动机、机载系统、空空导弹、专业化产品研制所需的设计手段、试验设施和批生产线,使得科研生产手段和条件大幅改善,设计开发、总装集成、核心制造、共性基础技术能力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的支持下加大创新投入,大力加强型号攻关、基础研究和预先研究,夯实航空主业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通过国家科研生产投入,全力保障了航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航空武器装备制造体系进一步完善,可以满足我军各类装备的科研生产和列装需要。在国家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加大自筹资金投入力度“十二五”期间通过自筹资金有效支持了一批重点项目的发展。从资本市场融资的388亿元,超过80%都投入了航空业务的发展。中航工业创新基金约30亿元,其中2014年创新基金支出超过8亿元,支持研发类、产学研和基础研究项目近400个,并通过设立民机产业发展基金、民品产业发展基金等有力支持重点民机和民品的发展。
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金牌获得者中航工业成飞玉海龙、中航工业导弹院林春泷、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钟世雄
“十二五”(统计数据周期为2011-2015)期间,中航工业自主创新硕果累累,截止2015年底,中航工业获得国家科技奖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获得国防科技奖401项,其中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专利申请数量从2011年3711增长到2015年的8364项。截止2015年12月份,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数量大约11000项,各项指标连续多年在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专利情况排序表》中位居前十。中航工业大力培养和凝聚具有全球视野与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人才。目前,拥有两院院士1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50人,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1人,中华技能大奖 5人,全国技术能手20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近3500人,还涌现出了“航空工业英模”罗阳等感动中国人物,28人入选“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工程”。人才建设有力支撑了中航工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七、从严治党,文化塑造,集团软实力整体跃升
7月2日上午,中央第一巡视组巡视中航工业工作动员会召开。(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张祎鑫 摄)
中航工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内部巡视和自查自纠;全力配合中央专项巡视,坚持暴露问题不遮丑、严惩问题不手软、整改问题不放松,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举一反三抓好巡视整改。把加强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并探索实践了“党组织民主选人,管理者高效用人”的企业选人用人的机制,着力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坚持党管人才和党管干部原则,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始终把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加强干部培养、领导力开发和任职交流,积极推进干部年轻化,一批“70后”干部走上“一把手”岗位,一批“80后”干部进入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队伍;依托集团内外培训机构对干部员工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其中中航大学一年的培训规模达到5000人次;通过开展“每周一星”宣传、选拔各级技术专家等形式,加大人才的宣传塑造力度,形成了以两院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中华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为代表的优秀人才队伍。积极推进人才选拔使用、考核评价和薪酬激励市场化改革,集团总部、直属单位全面实行竞聘上岗,成员单位竞聘上岗范围不断扩大。加大对高管人才、科技专家和营销骨干等的激励力度,试点实行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等措施,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航空话剧《追梦》
大力加强中航工业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流的企业品牌,形成了统一的大集团文化。“航空报国”英模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全中国,他忠诚于党、献身航空、低调实干、永葆本色,为航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隆重褒奖。推出《为了中国》、《院士丛书》等系列作品,编修航空史,制作《战鹰解码》1-3季、《飞鲨》、《为梦想领跑》、《走进中航工业》、创作并演出大型多场次话剧《追梦》等10余部影视和新闻作品,在主流媒体播放,宣扬了航空报国文化,展示了航空工业风采。举办了“蔚蓝礼赞”颁奖盛典、青年歌手大赛、舞蹈大赛、中航好歌曲以及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大赛、足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排球赛等大型文体活动,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构建了以职工为主体的和谐文化。开展了罗阳青年突击队、吴大观志愿服务队、爱航空 爱祖国 共筑航空报国梦、青春携手乐重阳、学雷锋志愿服务周等活动,为中航工业改革发展注入青春活力。积极履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抗震救灾、抗击冰灾、公益捐赠、定点扶贫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努力为玉树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等灾区捐款捐物、提供航空技术支援;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立以贵航定点扶贫、新舟幸福之旅、募师支教、援藏医疗队等为代表的国内公益慈善项目,促进了和谐发展;积极推动以非洲移动医院、高等教育援助等项目为代表的国际公益项目,在发展贸易的同时树立了中航工业乃至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十二五”期间,五十万航空人肩负使命、克难攻坚,中航工业硕果累累、载梦跃升。面对新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奋力推进改革发展和自主创新,继续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先进航空武器装备的自主保障、民用航空装备的国产化和航空工业服务业的现代化;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实现由跟踪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跨越,努力形成先进航空科研能力、系统综合集成能力和数字化研制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统筹好“强军”与“富民”的双重使命;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充分利用航空技术水平实现对世界航空工业强国从望其项背到并驾齐驱的跨越,把航空工业打造成为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航空工业强国,焕发航空情怀,为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航工业新闻中心
2016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