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本田单摇臂摩托车本田单摇臂摩托车是几期?

我是骠骑府,欢迎关注!

几年前,当骠骑府初次干摩托车自媒体这个工作的时候,一位前辈就曾告诉我,做摩托车自媒体,最重要的是做自己,不变初心。

这话初听起来既空洞又无物,所以当时我也没往深处想,后来经过了几年的自媒体历练,发表了大量的摩托车评测评论之后,再回头想想这句话,顿时感觉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不论你是如何自诩客观公正,你永远也无法迎合所有人的观点,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每个人的经历体验,审美差异,价值观消费观,教育水平,性格习惯喜好,生活的圈子都不相同,这就造成了不论你是如何殚精竭虑的仔细斟酌文字,总会有人说你被“充值”,再不就是“车黑”或“车托”,这大概就是古人常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的缘故吧?

就拿目前大热的本田CB400X来说,我评论过多次,文章里一旦有评价本田CB400X配置低的言论,立刻马上会有一帮子人围攻我是本田黑。而如果在另一篇文章里面夸了两句本田CB400X品牌强大,调校不错驾控特性亲民等等,又立刻会有另一帮子人喷我是跪舔本田,跪久了站不起来之类的言论。

可笑的是,配置低与品牌强大调校优秀难道不能发生在同一辆车上面吗?更离谱的是,“车黑”与“跪舔”这两种对我含义截然相反的评价居然出现在同一款车上面,不由得让我感叹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喷子们也从来不直面指出我的哪句话是无中生有,大概也是因为自身的修为不够,只是为了喷而喷而已。

因此,也可能是虱多不愁了,对于那些一句话喷完就闪的喷子,我现在也是抱着爱谁谁的态度,我就是我,有话你尽管喷,千万别憋着,对身体不好。

最近看了不少鲁迅的文集,对于这个旧时文人犀利而一针见血的文风很欣赏,因为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因此最近的文章假借他的名义发了不少自己发明的“语录”。

接着说车吧!

前几天发表了一篇名为《进化之美——凯越500X单摇臂版试驾报告》的原创文章,对于凯越的这款单摇臂版500X进行了评论。

而把目前大热的本田CB400X与凯越这款车对比,现在网络上也有不少自媒体和网红评论过,各种观点和角度都有,所以,我这篇文章有点蹭热点的嫌疑,不过没关系,我能保证以下内容均为本人真心话。

如何看待本田CB400X?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全面而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它,本田强大吗?当然,全球第一摩托车品牌和生产商,无论是品牌价值,产业规模,技术底蕴,研发实力,均为摩界当之无愧的一哥!这个没必要两眼一闭双手掩耳嘴里不断碎碎念——本田就是渣!专门收割小白云云……

承认对手的强大才有利于准确客观的评判形势,具体到本田CB400X这款车,如果它不够强大,至于有那么多国内厂商都不约而同的拿自家车型与他来对比吗?这就能说明问题了。

但是,一味的神化本田CB400X也是另一种极端的看法,曾亲眼见到一位刚拿本的本田CM300准车主,蹲在本田CM300面前研究了那副普通的碳素钢管车架半晌,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就这车架,国内就没有厂商能做得出来……跪舔到这种程度,这就不是简单的见识少的问题,而是是非观都有问题。CB400X也是摩托车,也是人做出来的,并不是外星科技,而且也是地道的中国产。

本田的确够强大,这点骠骑府从未否认过,但是要说CB400X/F上市就能捏死所有国产自主品牌,这种说法我本人并不敢苟同,关于这点,骠骑府往期文章里面就已经详细评论过,下方是截图。

本田的中排车型市场策略直接移植了本田以往在国内的合资通路车的市场战略,那就是——尽可能地以同平台为体系,以现有车型通用零部件为基础打造低成本高溢价产品,尽可能多的攫取利润。

熟悉本田车型谱的朋友应该了解,本田的车型,但是小众化或者价格高昂的产品,基本上都会使用顶级规格的配置和科技,但是凡是大路货或者价格较低的通用车型,一般都会严格管理成本,使用较低规格的配置和通用零部件。

例如CB400X和本田非双CRF1100L Africa Twin,前者价格国内售价40700起,后者价格近二十万元,动力性能,配置规格等等是天壤之别。

本田的思路很明显,既然这种价格高昂的产品一年都卖不了多少,不如加大投入打造高端产品,维系品牌的含金量和头部地位,反正有实力消费的人群不在乎这个价格,没消费实力的人群你降价他也买不起,真正构成本田利润基石的,还是那些低端车型。

我们需要承认本田强大的地方在于,本田能够在低端车型上,把一堆看起来不起眼的零部件和低规格配置组合在一起,经过本田炉火纯青的调校功夫和品控管理之后,创造出优秀的骑行体验和耐久性。

但是这样一来,国产品牌的机会也就来了。

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有信奉一分钱一分货,没有卖错的只有买错的消费者,也有信奉物美价廉物超所值的用户群体。有唯品牌论英雄,标签化评价各种品牌的用户,也有唯自己实际体验,相信实践出真知的用户群。

毫无疑问,单摇臂版的凯越500X就是属于后一种人群的备选。

单摇臂版本的凯越500X在定位及用途上与本田CB400X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这个差异足以分流不少用户群体。

凯越500X属于硬派ADV车款类别,看坐姿就能明白,手把位置较高,上身几乎是直立的角度,油箱的高度几乎到了本人胸部位置,视觉上会感觉车辆重心偏高,这样的设计会给驾驶经验不足的新手造成一定的压迫感,但是实际上凯越这款单摇臂版本的500X驾控非常的轻灵,左右晃动车身没有给你造成任何的窘迫,你不用担心单腿支撑不住,很轻盈易控。

本田CB400X的定位是休旅车(城市探险车),外观设计上刻意地避开了会给你造成压迫感的高头大马的类型,坐姿也非常的合理轻松,手把位置和油箱高度都较低,一看见这辆车你就能找到感觉——这车很容易上手,也的确是这样,不挂边箱的话,我感觉这车市区内通勤代步也是很合适的,钻个车缝什么不在话下。

凯越500X前19寸的钢丝辐条真空胎轮毂,搭配倍耐力的越野蝎子胎,再加上行程高达195mm的前倒立式KYB减震器,足以帮助你克服险山恶水,这是真正的穿越者之车,硬核玩家的最爱。

但是由于19寸直径前轮毂的设计,也使得在铺装路面上的行驶不会那么的惬意,首先19寸直径的前轮会影响弯道内的灵活性,另外越野蝎子胎在铺装道路上的抓地能力不能与纯公路胎的CB400X相比,所谓有得必有失吧!

本田CB400X更偏向于公路(铺装路面)的行驶,17寸直径的前后铝合金轮毂搭配纯公路半热熔轮胎,基本上没有烂路通过能力,只能走走较为平整的非铺装路面。但是相应的,CB400X公路行驶能力不俗,甚至能跑山劈弯。

离地间隙上两车都有很大区别,凯越500X是硬派ADV,离地间隙达到了210mm,并且有发动机底部护板防护,偏重于公路行驶的本田CB400X离地间隙只有156mm,没有发动机底部护板。

所以,两者间的应用场景应该是这样。

谈论配置规格没有什么意义了,骠骑府已经对比评论过本田CB400X多次了,本田这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说单摇臂版的凯越500X吊打也没错,不说别的,就说CB400X连个点烟器和USB接头都没给你配上,你还能说啥?当然,这个没有黑他的意思,黑也没用,人家卖得火着呢!

整备质量上,凯越500X单摇臂版本采用了大量轻质材料,轻量化设计很出色,只有186KG,居然比排量更小的本田CB400X还轻了9KG,是一个很令人惊喜的重量,因此也带来了灵活的操控感受,但是由于重心和离地间隙上的区别,本田CB400X虽然多了9KG的重量,但是并未给你带来实际体验上的差异,也非常的轻盈易控。

上篇凯越500X的文章里面已经说过,很多国产车在整车调校上还是差点意思,堆配置并不难,难的是怎么把一堆高规格配置调校出它应该有的样子,可喜的是,凯越500X这款单摇臂版本的整车调校很好,不论是公路行驶还是下到野地里豁车,都能给你十足的信心,驾驶体验相当好。

凯越500X这款车自上市以后,也经过了不断地改进和调整,从当地经销商处了解到的消息是,这款车目前品控还是可以的,卖出去的车,极少有用户抱怨质量差,进步还是明显的。

4.18万的售价,稳定可靠的KE500发动机,轻量化设计带来的极好的驾控体验,丰富的配置以及专业级别的调校,单摇臂版本的凯越500X应该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心态,它自有一帮青睐它的人群,用户群体画像清晰而明了,锁定自己的用户群,不断强化凯越500X是多用途真硬汉风格的ADV形象,稳扎稳打,也必有一番天地可以大做文章。

对这款车感兴趣的朋友,我建议实地去试驾感受凯越500X单摇臂版本,好比小马过河,看一万次评测,不如自己实际体验一次来的实在。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本田单摇臂摩托车,本田单摇臂摩托车是几期,本田单摇臂摩托车有几款,本田单摇臂摩托车有哪些,本田单摇臂摩托车400”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