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泰罗伊级护卫舰,该级舰船是为英国设计建造的,模仿英国皇家海军谢菲尔德级驱逐舰。
分两种类型:反潜型和通用型。动力装置为柴一燃联合型(CODOG),包括2台大功率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奥林普斯TM 3B”型燃气轮机和4台“MTU 16V 956 TB 91”型巡航柴油机。
“自由”号和“宪法”号为通用型护卫舰,反潜型护卫舰拥有“布兰尼克”反潜导弹,又名“巴西的伊卡拉”,由同名澳大利亚导弹发展而来。各舰均装有375毫米双联装“博福斯”(Bofors)反潜火箭式深弹发射炮。战术指挥系统“CAAIS”拥有3套“费朗蒂EM一1600B”(Ferranti FM—1600B)型数据处理系统。
起源
在1966年,英国工党政府取消了当时皇家海军进行中的CVA-01航空母舰计划以及配套的82型导弹驱逐舰。之后,工党政府另外启动几个成本较低的方案,以替换 皇家海军逐渐高龄的主战舰艇。在此时,无论是接替82型的42型导弹驱逐舰,或者代替12型利安德级(Leander class)护卫舰的22型护卫舰计划,都在初期设计阶段,无法实时接替即将淘汰的大批旧舰 ;而皇家海军部(Admiralty)设计单位优先进行42型导弹驱逐舰,导致22型护卫舰的进度较慢。因此,皇家海军需要有一批能迅速服役的新舰来更新护航舰艇的阵容 ,填补22型服役前的空档,而这个计划称为21型护卫舰。由于当时英国各海军造船厂都忙于42型驱逐舰与22型护卫舰的筹备工作,因此 皇家海军决定向民间船厂招标进行设计建造。渥斯柏(Vosper Thornycroft)船厂以该厂用来外销的MK-5(获得伊朗订单)、MK-7(获得利比亚订单)护卫舰 为基础来提案,最后获得了皇家海军采用,作为21型护卫舰的基础。
在1966年,澳洲展开轻型驱逐舰(Australian light destroyer project,DDL)计划;由于同时间英、澳两国的需求有许多共通点,因此澳洲海军与皇家海军在1967年开始探讨合作的相关事宜,澳洲海军并参与初期阶段的开发工作;然而,由于澳洲坚持要在舰上装备美制武器,势必不可能被皇家海军接受,因此这项合作计划最后宣告失败。
由于21型被要求能在短时间内尽快服役,因此其开发模式并非循过去由皇家海军部主导、一步步严谨地拟定规格与发展论证,而是放手由民间船厂主导项目发展,皇家海军仅担任监督者的角色;此外,21型对成本也有着严格的控制。在1968年2月27日, 皇家海军正式与渥斯柏和亚尔罗(Yarrow Shipbuilding)这两家民间船厂签约,负责21型的细部设计与之后的建造工作。在1969年,首艘21型签署合约并安放龙骨,命名为亚马逊号(HMS Amazon F-169)。英国总共建造八艘亚马逊级,前三艘(F-169~171)由Vosper Thornycroft建造,后五艘(F-172~174、184、185)则交给Yarrow Shipbuilding建造。 虽然亚马逊级的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实际花费仍远高于预期;原本皇家海军希望将单舰平均成本控制在350万英镑,但首舰亚马逊号实际花费却高达1440万英镑。
基本设计
21型护卫舰以渥斯柏在国际市场提出的MK-5/7巡逻舰为基础放大而成,适用于水面巡逻、经济海域维护等广泛的中低强度作战任务;为了控制成本,舰体采用民间船舶的规格来建造 ,各种装备也力求精简。由于一反过去由海军主导的计划方式,亚马逊级的整体外型与过去的皇家海军军舰有许多不同,外型较为简洁流畅,颇有快速游艇的风格。
亚马逊级满载排水量3250吨,为了减轻上部重量以利于航行性能,上层结构大量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然而在1977年,亚马逊级首舰亚马逊号(HMS Amazon F-169)发生了一场火灾意外,铝合金上层结构易融易燃的特性顿时显露无遗,该次火灾还导致亚马逊号的铝合金上层结构扭曲变形;于是之后皇家海军设计建造的舰艇都舍弃了铝合金,改用钢材来建造上层结构。
动力方面,亚马逊级是皇家海军第一种采用全燃气涡轮推进(CODOG)的水面舰艇;皇家海军在1960年代建造的82型部族级(Tribal class)反潜护卫舰、郡级(County class)导弹驱逐舰与82型布里斯托级(Bristol class)导弹驱逐舰虽然引进了燃气涡轮主机,但由于早期燃气涡轮仍不成熟,不适合长时间运转,因此这三型皇家海军的燃气涡轮先驱舰艇采用较为保守的复合蒸汽涡轮与燃气涡轮(COSAG)动力系统,装备燃气涡轮主机之余仍继续保留传统的蒸汽推进系统,经济巡航时仍以蒸汽涡轮推进。而21型亚玛逊级终于甩掉了笨重、生火缓慢、操作危险复杂的蒸汽涡轮主机 ,得以完全享受燃气涡轮主机启动快、加速快、体积轻巧、自动化程度高、节约大量人力等优点。由于燃气涡轮推进系统带来的高机动性,亚马逊级在皇家海军中获得了“保时捷”(Porsches)的美称。 亚马逊级的主机组合包括两具总功率50000马力的Rolls Royce Olympus TM-3B加速用燃气涡轮(这是Olympus第一种技术成熟的大型舰载燃气涡轮,核心机TM3涡轮喷射发动机的寿命达10000运转小时),以及两具总功率8500马力的Rolls Royce Tyne RM-1A巡航用燃气涡轮,使用TM-3B加速时最大航速可达32节,使用RM-1A巡航时可达18节。以18节速率航行时,亚马逊级的续航力为3500海里,航速17节时则增为4000海里。 由于采用当时最新的自动控制设备以及能节约人力的燃气涡轮推进系统,亚马逊级只需要编制177名人员(日后逐渐增加到190人以上),而先前的利安德级却需要编制超过250人。
亚马逊级拥有许多当时算是相当先进的装备,整体武器配置则十分精简。舰上的中枢为计算机辅助行动信息系统(Computer Assisted Action Information System,CAAIS),这是皇家海军最早期的舰载作战系统,以两具FM1600计算机为核心,将舰上感测与武器系统之间的资料传递自动化,并整合相关情资供操作人员判断。舰上的侦测系统包括一具Type-992Q 平面搜索雷达、一具978型导航雷达,电子战装备为Thron-EMI公司的UAA-1电子支援系统与两具Knebworth Corvus八联装诱饵发射器,反潜侦测装备包括一具Type-184M中距离搜索声纳与一具162M型舰体声纳。武装方面,亚马逊级的舰首配备一门维克斯(Vikers)MK-8 4.5英寸(114mm)舰炮,这在当年是刚推出未久的新式自动舰炮。舰上防空则依赖一套安装在机库上的GWS-24改良型海猫(Seacat)防空导弹系统(采用四联装发射器) ,这是海猫导弹系统最新的改良型,由两具912型射控雷达(意大利Alenia的Orion-10X) 导引,接战程序也完成自动化,因此亚马逊级每次可发射两枚海猫导弹接战两个目标。除此之外,亚马逊级还配备两门人工操作的Oerlikon 20mm机炮,舰尾设有一座直升机库与飞行甲板,早期搭载一架 伟斯特兰(Westland)的黄蜂(Wasp)轻型直升机,尔后则换成伟斯特兰新推出的大山猫(Lynx)反潜直升机。服役之后,亚马逊级也陆续进行若干升级,以加强火力;首先,在舰桥前方加装了四具法国新推出的MM-38飞鱼(Exocet )反舰导弹发射器,使之拥有较长距离的反舰火力。此外,亚马逊级还追加了两组STWS-1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器,使用美制MK-44、46轻型鱼雷。
以当时的水平来看,亚马逊级是一种简洁而有效率的设计,推进系统也是当时的最先进水平。然而,正由于亚马逊级的控制成本,舰体大量使用商规标准,几乎没有任何 防护重要舱室的装甲,而且上层结构大比例地使用铝合金材料,导致该舰的抗战损与损管能力不足。当时皇家海军在配置舰艇时并没有特别强的防火意识,电缆外皮材质燃烧时会产生剧毒气体,舰内的装潢与家具也大量使用易燃材料,此外并未特别强化消防损管设施。这些隐忧终于让皇家海军在1982年爆发的英阿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中付出代价,皇家海军在这场战争中国有四艘水面作战舰艇遭到击沉,其中两艘是42型驱逐舰,另外两艘就是亚马逊级。
另外,亚马逊级由于要求节省成本与加快进度,设计阶段并未如过去英国造舰般的仔细严谨,结果虽然节约了造舰的成本,但是也让21型成为一种没有后续改良余裕的军舰。即便在刚完工交舰时,亚马逊级的上部筹载已经接近舰体设计能承受的上限,导致该舰几乎没有进行重大升级的空间;因此,日后出现的新声纳、雷达系统以及接替海猫防空导弹的海狼(Sea wolf)防空导弹系统,都无法加装在亚马逊级上。
外销巴西版:尼泰罗伊级。巴西订购的尼泰罗伊级护卫舰首舰尼泰罗伊号(Niteroi F-40),这是该舰初期的面貌。
巴西在1970年代从英国引进亚马逊级的设计并予以大幅修改,由巴西的船厂建造,成为尼泰罗伊级,共建造六艘,分别是F-40 Niteroi(1972年6月8日安放龙骨,1974年2月8日下水,1976年11月20日服役)、 F-41 Defensora (1972年12月14日安放龙骨,1975年3月27日下水,1977年3月5日服役)、F-42 Constitucao(1974年3月12日安放龙骨,1976年4月15日下水,1978年3月31日服役)、F-43 Liberal(1975年5月2日安放龙骨,1977年2月7日下水,1978年11月18日服役)、 F-44 Independencia(1972年6月11日安放龙骨,1974年9月2日下水,1979年9月3日服役)、F-45 Uniao号(1972年6月11日安放龙骨,1975年3月14日下水,1980年9月12日服役)。
尼泰罗伊级的舰体比原装亚玛逊级延长不少,全长129.2m,宽13.5m,吃水5.5m,标准排水量3200吨,满载排水量3707吨。与亚玛逊级相较,尼泰罗伊级的舰首船艛增高一层,船艛为全封闭构型(亚玛逊级则保留传艛两侧的露天甲板走道),船艛正面的顶部向内收缩,之后才是驾驶台的玻璃窗,形成奇特的外观。此外,泰罗伊级的机库比亚玛逊级向舰首方向挪移,提高了一层甲板,并且直接紧邻于烟囱后方,而直升机也变成高出舰尾一层甲板,直升机甲板后方到舰尾则腾出一块平台来安装防空导弹。动力方面,尼泰罗伊级也更换为兼顾高速加速与巡航经济性的复合燃气涡轮或柴油机(CODOG)构型,主机包括两具Olympus TM-3B燃气涡轮(功率50880马力)以及两具MTU 20V1163TB93柴油机(功率20128马力),双轴推进,最大航速30节,航速17节时续航力5300海里,航速19节时续航力4200海里,航速28节时续航力1300海里。
武装方面,尼泰罗伊级在舰桥前方加装一座双联装瑞典Bofors 375mm反潜火箭发射器,其余武装则大致与亚马逊级相同,包括一门MK-8 114mm舰炮、两座三联装英制STWS-1鱼雷发射器等等,机库顶部设有海猫防空导弹发射器,船楼中段装有两组双联装MM-38飞鱼反舰导弹发射器,舰载直升机为一架大山猫(巴西编号为SAH-11)或法制 AS-350/355。尼泰罗伊级日后接受大规模改良,舰尾装置一座意大利角蛙(Aspide)八联装防空导弹发射器来取代海猫防空导弹(海猫导弹原位置则改装干扰火箭),在舰桥两侧各装一门Bofors SAK 40mm自动机炮,换装美制MK-32 324mm鱼雷发射器来使用MK-46 Mod5鱼雷,以两组更新的飞鱼MM-40反舰导弹(最多八枚,平时装置四枚)取代MM-38,此外电子装备也经过升级。
尼泰罗伊级的电子系统包括:一具Plessey AWS-2三维对空搜索雷达、一具ZW-06平面搜索雷达、Decca RDL-2/5导航雷达、FH-5电子截收装置、IFF Mk-10敌我识别器、Sperry Mk-19射控雷达、两具RTN-10X射控雷达、EDO-610E舰首主/被动声纳、EDO-700E变深声纳等。经过历年来的升级之后,尼泰罗伊级的电子装备包括RAN-20S(3L)、Terma Scanter MiP对海搜索雷达、Furuno FR-1942 Mk2导航雷达、两具导引舰炮与角蛙防空导弹的RTN-30X照明雷达、Racal Cutlass B-1B电子支援系统、Racal Cygnus/SLQ-2X电子反制系统、EDS-400/10B光电射控系统、Link YB数据链、四具MDLS诱饵发射器、EDO-997F舰首主/被动声纳以及EDO-700E可变深度声纳。舰上的作战系统为Siconta II,WSA401 FCS。
巴西海军训练舰巴西号(Brasil U-27),是尼泰罗伊级的简化衍生版。
完成六艘尼泰罗伊级之后,巴西紧接着建造一艘由尼泰罗伊级衍生而来的训练舰巴西号(Brasil U-27),在1981年9月18日安放龙骨,1983年9月23日下水,1986年8月21日成军,配属于巴西海军军官学校。除了例行训练之外,巴西号也担负官校年度毕业生的例行远航训练兼亲善外交工作。与尼泰罗伊级相较,巴西号删除了所有的导弹、鱼雷、4.5英寸舰炮以及配套的防空、射控雷达等系统,并省略直升机库,只设置40mm机炮以下的火力,更多的空兼用来规划教学舱室以及容纳学员;由于不需要高速航行,巴西号的轮机系统也经过简化,采用全柴油机推进,省略燃气涡轮。巴西号的尺寸与尼泰罗伊级相当,但由于装备较轻,标准排水量因而降低不少。巴西号全长130.25m,宽13.52m,吃水降低为4.44m,标准排水量2548吨,满载排水量3729吨;主机为两具Ishikawajima Brasil-Pielstick 6PC2 L400柴油机,双轴推进,最大航速18节,航速15节时续航力7000海里,能持续在海上作业30天。舰上编制216名人员(军官28人),可搭载学员190~204名。舰上的侦测装备包括一具Decca 1226导航雷达、一具Decca 1230导航雷达、一具Decca Bridge Master CH252导航雷达、ET/SQN-3V回声探测仪、JAL-1100无线电测向仪等,导航设备包括Agulha Giroscopica Sperry Mk-27电罗经、Magnavox 5400 GPS全球定位接收器等。舰上主要武装为2门Bofors 40mm快炮,由SAAB TVT-300/18光电追踪仪指挥;此外,还有两座CBV 50.8mm火箭发射器、四门Hidroar 3APR 47mm礼炮、2座51mm照明火箭发射器等。虽然取消机库,但舰尾仍保留起降甲板。舰上装有战术模拟系统来支援学员的训练工作。
实战情况
该级舰艇参加了马岛战争。在1982年5月21日被击中的热情号(HMS Ardent F-184),舰尾陷入火海。
八艘亚马逊级之中,除了首舰亚马逊号之外,其余七舰全都参与了马岛战争。在1982年5月1日,两艘亚马逊级护卫舰箭头号(HMS Arrow F-173)、乐意号(HMS Alacrity F-174)以及郡级驱逐舰格拉摩根号(HMS Glamorgan D-19)驶近马岛史坦利军港准备进行登陆前的岸轰时,遭到阿根廷空军三架匕首式攻击机的空袭,虽然投下的六枚227kg炸弹都没有直接击中英舰,但爆炸的震波使格拉摩根号与 乐意号轻微受损,而箭头号的上层结构则被匕首机的30mm机炮击中11发,这是亚马逊级第一次蒙受战损。 在5月4日42型驱逐舰谢菲尔号(HMS Sheffield D-80)被飞鱼导弹击中后,箭头号与亚尔茅兹号(HMS Yarmouth F-101)立刻赶往救援,箭头号负责协助灭火,亚尔茅兹号则在一旁进行反潜警戒,不过最后还是无法救回这艘被大火焚烧的驱逐舰。
更惨烈的战况发生在二十几天后;当英军在5月21日凌晨登陆东福克兰岛西侧圣卡洛斯湾(San Carlos Bay)后,阿根廷空军的机队从上午10时就一波接着一波地从本土飞来袭击。当天中午,在5月21日下午5时40分,3架阿根廷海军A-4Q天鹰式攻击机对正在圣洛斯卡湾支援英军登陆作业的亚马逊级舰热情号(HMS Ardent F-184)展开攻击。为了躲避雷达侦测,A-4机队接近英国舰队时都以距离海面仅10到15米的超低空飞行,迫近英舰约300米时才拉高并投弹;热情号的海猫防空导弹锁定失败,舰首4.5英寸舰炮也够不到后方来袭的阿根廷军机,舰上的官兵只能以20mm机炮进行射击。攻击中,热情号的舰尾 首先被一枚炸弹击中,该炸弹并未爆炸;不过随后一枚炸弹命中机库部位并引爆,摧毁舰上的山猫式直升机,并把海猫防空导弹发射器炸飞飞到空中,落下之后又波及到后辅机舱,丧失部分电力供应,舰尾开始燃烧。这三架A-4Q在攻击结束撤退途中,被 皇家海军海猎鹰战斗机拦截,击落2架(一架由AIM-9L导弹机落,一架以机炮击落)。一开始,热情号仍能正常航行与操舵; 紧接着在下午6时左右,又有5架阿根廷A-4来袭,数枚炸弹在落入舰尾附近水中爆炸,震波导致舰尾辅机室进水,丧失操舵能力,并波及在机库区域进行损管灭火的人员,造成相当伤亡。热情号随后在浅水区停船,机库的火势 逐渐失控,铝制上层结构被烈火烧融,炽热的铝水四处横流 ,又进一步破坏舰体的结构。由于火势难以扑灭,弹药库随时有被引爆的危险,热情号的官兵不得不弃舰,总计舰上共有22名官兵在此次攻击中丧生。数小时后,热情号的上层结构完全坍塌缩陷,舰体断成两截,沉没于圣卡洛斯湾中。在5月21日的攻击中,阿根廷空军共出动72架次攻击英国特遣舰队,击沉Type 21护卫舰热情号(HMS Ardent F-184),并击伤三艘作战舰艇,然而阿根廷空军本身也损失惨重,在皇家海军海猎鹰战机以及军舰、地面防空火力之下折损9架幻影3战机、六架A-4攻击机(4架A-4Q与2架A-4C)、2架普卡拉轻型攻击机以及4架直升机。
羚羊号(HMS Antelope F-170)在1984年5月23日晚间舰内未爆弹爆炸。羚羊号在隔天早晨沉入圣卡洛斯湾,烧得滚烫的舰体接触冰冷海面,大量水蒸汽腾空。
在两天后的5月23日,阿根廷A-4Q机群在幻影3的掩护下大举进攻停泊在圣卡洛斯湾的英国特遣舰队;在下午14:05时,三架A-4Q对圣卡洛斯湾北面的英舰发动攻击,一艘亚马逊级护卫舰羚羊号(HMS Antelope F-170)被两枚500磅炸弹命中,一枚击中后甲板造成火灾,不过迅速被扑灭,第二枚穿入机舱但没有立刻爆炸。羚羊号随后驶入圣卡洛斯湾锚地进行修护,舰上留下一个拆弹小组处理机舱里的未爆弹,其余无关 人员则全部撤离。 由于卡在机舱中的炸弹实在难以靠近,拆弹小组前三次尝试都告失败;当晚,拆弹小组进行第四次尝试,企图以小规模爆炸方式解除引信,结果此举反而引爆炸弹,当场炸死一人,另外七人受伤;附近的油库立刻被引燃,舰上电力中断丧失消防能力,大火迅速延烧到铝合金上层结构;跟两天前的热情号一样,铝质结构迅速烧融坍塌,加上舰上人手不足,火势根本无法控制。经过几小时无效的抢救后,羚羊号从中间断成两半,沉入圣卡洛斯湾中。在5月23日的战斗中,皇家海军折损羚羊号,而阿根廷空军则损失3架A-4以及7架幻影式。
战火的考验证实亚马逊级的生存设计根本不堪一击,只要区区一枚炸弹引燃了铝制上层结构,火势就会彻底失控,最后导致上层结构全毁、舰体烧断,根本无法挽救。而同样遭 到击中的谢菲尔号导弹驱逐舰的上层结构以钢材作为骨架,虽然火势 同样失控,但由于上层结构使用铝合金比例较少,因此大火还不足以导致船艛直接烧融乃至断裂沉没。虽然亚马逊级是一种成功控制成本的船舰,但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根据马岛战争的经验,亚马逊级脆弱的商规舰体结构无法承受南大西洋恶劣的海况与气候,于是在战后在侧舷加装了钢板来补强结构。此外,机库两侧各增设一门Oerlikon 20mm机炮,使舰上的20mm机炮总数达到四门,而日后部分舰艇更以BAE DS30B REMSIG 30mm机炮取代20mm机炮。谢菲尔级与亚马逊级在马岛战争中付出的血价,促使 皇家海军日后设计23型公爵级护卫舰时采用更严格的生存与损管设计,上层结构全面采用钢质制造,强化消防设施与损管区域的作业能力,并且摒弃任何易燃建材以及会产生有毒气体的旧式电缆。
舰艇转售
转卖给巴基斯坦后的Tariq(D-181)号,注意舰桥前方加装中国制造的LY-60防空导弹系统。
马岛战后剩余的六艘亚马逊级继续为皇家海军服役。如同前述,由于亚马逊级的原始设计几无预留升级空间,使本级舰在皇家海军的价值日渐低落。
在1988年,英国与巴基斯坦政府展开协议,商讨未来的军售事项。印巴双方在1992年达成协议,将六艘亚马逊级除役后 以每艘约1200万美元的优惠价格转卖给巴基斯坦。这六舰于1993至1994年除役并立刻转手,巴基斯坦称之为塔利克级(Tariq class)。 由于美国因巴基斯坦秘密发展核武而实施军武禁运制裁,除了新购的F-16战机全数扣留之外,从美国租借的四艘贾西亚级(Garcia class)与四艘布鲁克级(Brooke class)护卫舰租期届满时,也被迫在1990年代初期归还美国,加上从美国接收的基灵级二战驱逐舰纷纷除役,巴基斯坦海军在1990年代初期蒙受空前的重创。在这种情况下,六艘亚马逊级对于巴基斯坦海军而言,算是一项实时的战力补充。
移交巴基斯坦后, 巴国海军在国际间招标改良塔利克级;由于21型排水量不足以容纳所有改装项目,所以巴基斯坦海军将这六艘舰艇依照任务划分为水面作战型(F-182、F-184、F-186)与防空型(F-181、F-183、F-185)),分摊不同的任务。这六艘塔利克级的共同改良项目包括换装新的CelsiusTech 9LV Mk3战斗系统,以荷兰Signnal DA-08对空/平面搜索雷达取代原有的Type-992雷达,电战方面,换装法国Thomson-CSF的DR-3000电子支援系统以及美制MK-36干扰弹发射器,反潜方面则加装法国Thomson-Syntra的ATAS/VDS拖曳阵列声纳,以及瑞典Bofors公司的TP-43反潜/反舰鱼雷等 ;此外,原本机库上方的老旧海猫导弹发射器与飞鱼反舰导弹遭到移除,换成一具从巴国海军退役基灵级舰上转移过来的美制MK-15密集阵近迫武器系统。 巴基斯坦海在塔利克级上加装德国Buck公司开发的多重弹药软杀系统(Multi Ammunition Softkill System,MASS)软杀诱饵,两具八联装诱饵发射器设置在舰艇上层结构两侧。
在个别任务装备方面,三艘水面作战型在舰桥前方加装两组双联装美制鱼叉反舰导弹发射器 (F-182、184、186);另外三艘防空型则在舰桥前方加装防空导弹发射系统,此系统由中国厂商的猎鹰60(LY-60)与荷兰Signnal(负责LY-60与DA-08雷达的整合)一同得标。LY-60是 中国自行开发的红旗-64(HHQ-64)的外销型号, 技术源于意大利蝮蛇MK-1导弹(Aspide,意大利版麻雀导弹)。LY-60在巴基斯坦海军公开招标之前完成了定型, 在1994年以LY-60N(N指海军型)的名称参与巴基斯坦海军的投标。 在测试中,LH-60展现良好的电子反反制能力,整体性能被认为接近北约海麻雀,但是价格又便宜得多,更重要的是不会有政治顾虑,因此获得巴基斯坦海军的青睐。 不过,LY-60不具备拦截掠海反舰导弹的能力,这是中国海军没有采用的原因。
在2006年,巴基斯坦曾向美国提出要求,引进六艘二手佩里级护卫舰来取代这六艘舰龄已高的21型护卫舰;在2008年10月18日,美国政府宣布出售当时仍在美国服役的佩里级舰麦金尼号(USS Mcinerney FFG-8)出售给巴基斯坦,在2010年8月底交付。
尼泰罗伊级护卫舰 | |
---|---|
长 | 117米 |
宽 | 12.7米 |
吃水 | 5.8米 |
排水量(吨) | 标准2750吨 |
满载3250吨 | |
动力系统/轴马力(COGOG、双轴) | Rolls Royce Olympus TM-3B高速用燃气涡轮×2/50000 |
Rolls Royce Tyne RM-1A巡航用燃气涡轮×2/8500 | |
航速(节) | 32 |
续航力(海里) | 4000(17节) |
3500(18节) | |
侦测/电子战系统 | Type-992Q 平面搜索雷达×1 |
978型导航雷达×1 | |
Thron-EMI UAA-1电子支援系统 | |
Knebworth Corvus八联装诱饵发射器×2 | |
声纳 | Type-184M中距离搜索声纳×1 |
162M型舰体声纳×1 | |
射控/作战系统 | CAAIS计算机辅助行动信息系统 |
912型射控雷达×2 | |
乘员 | 192 |
舰载武装 | MK-8 4.5英寸(114mm)舰炮×1 |
Oerlikon 20mm机炮×2(初始)/4(马岛战争后) | |
BAE DS30B REMSIG 30mm机炮(马岛战争后 加装) | |
GWS-24 四联装海猫防空导弹发射器×1 | |
MM-38飞鱼反舰导弹发射器×4(1970年代加装) | |
STWS-1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器×1(1970年代加装,使用MK-44/46鱼雷) | |
舰载机 | 黄蜂或大山猫反潜直升机×1 |
数量 | 共八艘 |
本级舰 | ||||||
---|---|---|---|---|---|---|
舰名 | 签约时间 | 安放龙骨 | 下水时间 | 服役时间 | 除役时间 | 备注 |
F-169 Amazon | 1969/3/26 | 1969/11/6 | 1971/4/26 | 1974/5/11 | 1993/9/30 | 除役后售予巴基斯坦,更名为Babur(D-182) |
F-170 Antelope | 1970/5/11 | 1971/3/23 | 1972/3/16 | 1975/7/16 | 战损 | 1982/5/24遭阿根廷炸弹击中,当晚爆炸沉没 |
F-171 Active | 1970/5/11 | 1971/7/23 | 1972/11/23 | 1977/6/17 | 1994/9/23 | 除役后售予巴基斯坦,更名为Shah Jahan(D-186) |
F-172 Ambuscade | 1971/9/1 | 1973/1/18 | 1975/9/5 | -- | 1993/7/28 | 除役后售予巴基斯坦,更名为Tariq(D-181) |
F-173 Arrow | 1971/11/11 | 1972/9/28 | 1974/2/5 | 1976/7/29 | 1994/5/1 | 除役后售予巴基斯坦,更名为Khaibar-ex-Khyber(D-183) |
F-174 Alacrity | 1971/11/11 | 1973/3/5 | 1974/9/18 | 1977/7/2 | 1994/5/1 | 除役后售予巴基斯坦,更名为Badr(D-184) |
F-184Ardent | 1971/11/11 | 1974/2/26 | 1975/5/9 | 1977/10/13 | 战损 | 1982/5/21遭阿根廷军机击沉 |
F-185 Avenger | 1971/11/11 | 1974/10/30 | 1975/11/20 | 1978/4/15 | 1994/9/23 | 除役后售予巴基斯坦,更名为T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