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的RVF-750RR(工厂的形式名RC45)诞生于1994年的1月,是VFR-750R(RC30)的后继车型,除了往后的几年由HRC为了开发、竞赛而制造了少量外,总产量大约仅有500台左右,稀有程度不亚于NR750。本田开发RC45,主要用于参加世界超级摩托车巡回锦标赛(WSB),以及在日本举办的的铃鹿8小时耐力赛,当时最新的PGW-F1电喷系统、大量使用轻量化零件、不断开发的V型4汽缸技术。
说起NC、RC,得讲讲本田的形式名规则,这里的N和R,代表的是车辆的排量,本田的用A到S来表示从50cc以下到900cc以上的所有排量:A: 50ml以下D: 55~75ml H: 80~100ml J: 110~125ml K:135~145ml M:185~250ml N:350~400ml P:450~600ml R:650~800ml S:900ml以上。
那么N就代表400cc,所以CBR400就有NC23和NC29,我们常说的23期和29期,23和29是开发序号,CBR250的MC14、17、19、22也是如此。而形式名后面的字母C,则表示车辆用途,规则如下:A: 业务用车 C: 强化公路车 D: 越野车 E: 竞赛车 F: 踏板车 T: ATV系列。
例如DIO50的AF27、AF28 就是A:50ml F:踏板车。NC30的VFR400R到了NC35也学着叫RVF400RR,完全是向RC45敬礼。包括后来的VTR1000 sp-1和sp-2,然后是RVT1000,也是一个意思,不过VTR1000 sp 的 RC51的R,却不是750排量了,只是为了在WSBK上显得更加R而已。
RC45就是750cc的强化公路车,45是开发序号,如果早期有车进入国内,相信也会被成为45期。RC45之前一期是RC30,车名是VFR750R,代表V型4缸仿赛,到RC45时,车名是RVF750RR,把R放到前面,表示更加的R,更加的赛。
双圆灯,曾经的一代审美,本田的CBR23、VFR30,雅马哈的大小板骨FZR、川崎的ZXR、铃木大GSXR都有同样的头灯车款,在RC45的年代,双圆灯已经被猫眼灯、蝴蝶灯、内藏双圆灯方式代替,但RC45却沿用了这一设计,看来只把心思放在了性能上。
两个进气口风道,装饰的意义基本不小于性能意义,尤其是比起川崎的ZXR400的两根水管。
两个进气口风道,装饰的意义基本不小于性能意义,尤其是比起川崎的ZXR400的两根水管。
去掉贴纸,简直和RVF35一摸一样。
24度的前倾角和92的拖曳距,让整车操控相当轻巧灵活。
倒立减震的配置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大直径浮动刹车盘,配日清对向四活塞卡钳,刹车力道强悍。
1994年,有块小液晶,那都是高科技,CBR900RR的小液晶到了97年才出现。
全可调前减震,下面调节预载,上面的一字螺丝调节压缩。
回弹在最下面进行调节。到现在,低端车都不具备全调节功能,因为确实成本高。
上下两个散热水箱,把油冷散热器挤到了后面,强大的散热能力是高功率的保证。
后轮的单摇臂是本田的一大骄傲,因此而备受喜爱的两冲NSR PGM-4 和 说了半天的NC35,都是同样的设计,就连RVF400RR的上一代VFR30和24,都是单摇臂,可惜是18寸。
松开这个大螺丝,用勾扳手调节偏心轮来调节链条松紧,老震撼了。
这根管子应该是有些轻微的翻新抛光,但原厂刻字还在。相信很多老摩友人看到这个管子,耳边就响起V4拉高转时特有的吼声,没有直四绵密,但更加嘶憨高亢。
前刹车油管上年份:1993年12月。也就是说,这台车肯定是1994年1月或者1月以后下线。
前轮毂上的生产日期,93年11月。
电子计速器的传感器,液压离合的分泵,以及油管上生产年份:1993.
带氮气罐的后减震,现在不算啥了,但低端车也很少有这个配置。
反光镜,如果你不眼熟,你一定是80后甚至90后,现在国内有些老车行还是可以从库房里翻出样子一样的国内仿品。
国内仿品可没有这个软胶皮,都是硬邦邦。
骑过本田90年代车的一定有维修焊接这个刹车小把的经历,那之后没有买原厂的概念,国内仿品质量外观都很差,所以一个小把要焊很多次。
细节位置显示,原装板,原车漆。
细节位置显示,原装板,原车漆。
原厂风挡,固定螺丝。
风挡的文字信息,包含了很多内容,谁来破解以下...
第55台,基于竞赛和产量的考虑,估计它在全世界也找不出几个完整的亲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