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日系车型大不同的宝马摩托车,一直以独特的油压避震器搭配长摇臂前悬吊,并坚持水平对置引擎和轴传动动力输出,是摩托车设计中十分罕见的。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就被限制不得生产超过250cc的摩托车,因此宝马制造了战后第一款单缸摩托车R24,虽然这不是宝马最具代表性的车款,但也为日后的宝马R系列车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直到德国解除了排气量的限制之后,宝马才有机会再次生产大排气量的R51/2,从1950年到51年,这款衔接战前R51车款的R50/2,也是战后所有宝马Boxer水平式双缸引擎的基础。
高尚尊爵
就外观来看,黑色的车身配色,搭配金属原色的网状轮圈和镀铬零件,给人一种钢硬的形象。钥匙的插座则是位于圆锥形的头灯上面,前方的方向灯则是附在手把的两端,这两棵橘色小圆球也算是宝马摩托车的一大特色。以现代的角度来欣赏,R50的古典尊贵是其他日系摩托车所不及的,也不像美式嬉皮车那样的自由风格,骑乘R50乘坐起来充满着高尚尊爵的德式风格。若是再加上侧挂车厢,就一定会让人联想到二次大战时的德国军用摩托车,那雄壮威武、杀气腾腾的德国兵,不可一世地坐在车上傲气凌人。
乘风而行
宝马R50搭载一款494cc OHV四行程的水平对置双缸、双化油器引擎,采用Magneto点火系统、博世W 240/14火星塞,26hp的最大马力在5800rpm时涌现,搭配新开发的three-shifts四速变速箱(取代之前的two-shifts变速箱),同时也采用新设计的后轴转换齿轮。
不过,铸铁的引擎、双环空心管的车架,让R50/2车重达到195kg,若悬挂侧车厢车重则达到320kg以上。 R50/2的极速为140km/h(加上侧挂车厢极速则降到100km/h),这样的表现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似乎不算太起眼。不过,顺畅的骑乘感乘风而行,才是宝马R50/2无法被取代的真正主因。
前后四油压避震器和宝马的三角形前悬吊形式,让R50/2在巡航时的骑乘感达到顺畅、舒适,脚踏板位置、坐垫高度和把手位置,都能让骑乘者拥有挺直的坐姿,以最自然的坐姿骑乘;相较于一般日系车款更适合长途旅行的骑乘,沉稳的外表下有着低沉的引擎声浪,是骑乘者的最佳享受。
另外,前、后皆为直径200mm的鼓式刹车,现在看起来似乎有些落伍,但在当时却是相当普遍的制动力配备。载重方面,R50/2可承载重量高达360kg,加上侧挂车厢则可承载600kg的重量。油耗方面,大约每100公里只需5.1公升的汽油,也就是R50/2 17公升的油箱续航力可达300公里以上。
亮丽如新
但宝马所推出的运动版─R50S在引擎方面却遇到耐用度的问题,曲轴的断裂、汽缸头的损伤等问题不断,结论是R50S的曲轴和汽缸头都不适合运动版的激烈操驾,也因此到1962年停产为止,R50S仅仅量产了1634辆。
总计第一代的宝马 R50由1955至1960年,共生产了13510辆,而第二代的R50/2从1960到1969间,生产了19036辆(其中包括了四千多辆R50US美洲版)。后期(1969到1973年)的宝马R50/5则在车身造型和引擎配置上有了相当大的差异,例如引擎、悬吊模式、油箱设计等,都是全新的设计,也算是接下来七十年代后宝马R车系的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