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潮流时尚

【维他奶哪个国家的】多次被拒入境、高层频繁变动,维他奶到底怎么了?

10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宣布2017年9月不允许入境食品名单,BITAU YU国际集团(以下简称“BITAU”)因63次饮料不合格而名列“黑名单”首位。

之前,维他柠檬茶、维他苹果味绿茶、维他蒸馏水等也因标签不合格、超范围使用营养素等被拒入境。尽管维他奶方面回应此次问题产品是从非正规授权渠道进口,但仍被业内质疑管理混乱。

产品不合格多次被拒入境

根据质检总局公布的9月未准入境食品名单,维他奶国际集团旗下的维他柠檬味茶、维他蜂蜜菊花茶、维他港式奶茶、维他果然系冰震柠檬味茶等53批次产品因标签不合格未准入境;另有维他橙汁、维他低糖菊花茶、维他番石榴汁等10批次产品因损坏或残缺未准入境。

而在此前,维他奶产品也曾多次被拒入境。今年4月,总计35批次、110吨的维他蒸馏水和饮品因标签不合格被拒入境。6月,3批次、约8吨维他奶饮料被检出超范围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泛酸。8月,维他蜜糖柠檬味茶饮料、维他苹果味绿茶饮料等2批次因超过保质期而未予入境。

对此,针对产品进口屡屡被拒,维他集团表示,被拒入境的进口产品,是从非正规授权渠道进口,并未得到维他集团的官方许可。且由于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法规存在差异,符合香港法规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未必符合大陆的法规。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维他奶近期的乱象可单纯用“非正规渠道进口”与“两地法规差异”来解释吗?

公司高层连连变动

10月24日,在维他奶任职长达13年的中国区总经理袁杰已正式离职。据了解,袁杰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已向维他奶公司请辞,于2017年10月23日离任,不再担任维他奶公司的任何职位。

袁杰(左二)出席某次维他奶活动

在今年4月份时,维他奶曾经出现了8位销售高层人士集体离职的事件,且离职的高管在维他奶工作时间长达10年以上。伴随销售高管的集体离职,外界出现了可能存在销售人员贪腐问题的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袁杰离职之后,并未有继任者,而是由集团行政总裁代理。这充分说明,事件发生系突然事件,维他奶并未有提前准备,业内人士表示:“应该是存在很尖锐的矛盾且难以调解,以至于双方都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维他奶高层长期动荡或许是近期乱象的原因之一,然而国内市场增长速度却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似乎并未受到以上不利因素的影响。

“豆奶+柠檬茶”双王牌,维他奶迎来盛世危机?

即使面对被拒入境、高层变动等不利因素,维他奶的上涨势头仍然未见衰退。

在维他奶海外业务低迷,出售部分北美业务的情况下,内地市场成为了维他奶业绩的强心剂,在最新公布的2016/2017年度财报中,公司整体营收虽略微下滑4%,但净利润为6.18亿港元,同比提升16%。

其中,内地全年收入26.6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3.36亿元,同比增长11%,占整体收入的49%,如果撇除汇率因素,销售额则上升17%。经营溢利为3.17亿元,同比增加12.7%。2016年,维他奶武汉工厂落成投产;今年8月,维他奶又投资了东莞常平生产中心。

尽管有其他企业陆续进入,但目前维他奶的市场份额仍然领先。数据显示,2016年维他奶在中国的品牌份额约42%,稳居行业榜首。除豆奶之外,维他奶的“老品”维他柠檬茶自去年下半年伊始,在网络突然走红,成为不折不扣的“网红”产品。此前,有维他奶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维他奶在中国市场的豆奶销售一直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营收增长得益于柠檬茶的销量大增。维他奶方面也意识到柠檬茶带来的巨大商机,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和增产。

豆奶加上柠檬茶,两款大单品的畅销为维他奶内地市场披荆斩棘,赢得了大块市场份额。然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单是入境不合格这个问题便凸显维他奶在渠道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进口渠道管理混乱、价差利润高,导致海外产品流向内地。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影响目前尚不明显,但如果不及时控制,日后或发生更加严重的后果,维他奶也很有可能迎来高速发展时期的“盛世危机”。

整理:进口食品甄选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