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在其位这个明阿公,细听我来言呐……”这首被德云社带火的民间小调《探清水河》,很多人都很熟悉。
这首原本较为小众的北京小曲,在德云社一众相声演员的不断演唱下,火遍了大江南北。
特别是在德云社相声演员张云雷的演唱下,《探清水河》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如今几乎每个年轻人都能哼上两句。
然而,有人比较喜欢,有人却认为它是“窑曲”,为低俗之曲,难登大雅之堂。
近日,曾因炮轰“马唐赵”火爆全网的马岐,便将炮筒对准了《探清水河》,认为这首曲子以前在天津叫“窑曲”,多出现于烟花柳巷之地。
马岐在视频中质问网友,听什么不好,干嘛非要听这种低俗的窑曲?《探清水河》是最低档的一个曲子,只不过是被郭德纲带火了而已,不了解曲艺的人才会追捧它。
同时,马岐老爷子也表示,这个曲子不是不能唱,而是要分场合。
简而言之,他的意思是郭德纲和德云社将一首“窑曲”唱火了,导致一些不懂曲艺的年轻人也争相传唱,却不知此曲较为低俗,唱也要分场合。
《探清水河》低俗吗?南开大学的教授对此也有类似的看法。
此前,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公开以“相声病了,必须得治”的标题发文称,如今的一些相声从业者,缺乏侯宝林等前辈大师的文化自觉。
他们只是一味地“向卖座看齐”“向流量看齐”,只会哗众取宠,无底线媚俗,并把过去的一些文化糟粕揉进了相声文化中,使之成为“三俗相声”。
在这位教授的文章中,就以《探清水河》为例,炮轰某些人打着振兴传统艺术的幌子,将旧社会的“窑调”和糟粕搬上舞台,不符合新时代文化。
这位教授的言论,在当时引起过很大的争议。
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在说郭德纲和德云社,有人支持他的言论,但更多的人则予以反驳,认为郭德纲并没有错。毕竟他和德云社演员所演唱的《探清水河》都是经过数次改编后的版本,根本就不是原版的“窑曲”。
说到这里,就要简单讲一下这首曲子的背景:
其实从曲子的歌词就能看出,这就是一个妙龄少女与情郎私会,被她那不务正业的父母发现后,认为其有辱家风、败坏门庭,于是用鞭子对其进行大骂,少女最终被逼跳河自杀的凄惨的爱情故事。
而事实上,听过或看过原版歌词的人都知道,歌词中讲述了一更到五更的事,原版的歌词确实较为低俗,特别是“四更”那一段。
但如今被德云社带火的这个版本,却跟原版有很大的区别,郭德纲和张云雷不仅删除了歌词中“四更”的粗俗内容,还将“三更”的内容直接用一句“大莲我羞答答低头无话言”给代过,之后直接跳到大莲被逼跳河的部分。
虽然歌词的整体衔接上有了瑕疵,显得略有一些不自然流畅。
但好在整首曲子节奏轻快,韵律优美,在大火的德云社和张云雷的推广下,逐渐火遍了大江南北。
如今德云社带火的这个版本的《探清水河》,你仔细琢磨它的每一句歌词,根本看不出有任何低俗之处,顶天了就是“跳河”这一行为和原因不可取。
但别忘了,这段故事是发生在旧社会。
如今再来看,作品分明就是通过一段悲惨的爱情故事,在痛斥大莲父母的丑恶,批判旧社会的落后和丑陋。
同时,也唱出了旧社会背景下男女爱情的悲欢离合,唱出了那代人的无奈。
如果这都能被当作问题炮轰的话,那么,《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作品,它们总不能也是低俗吧?
南开大学的教授也好,马岐也罢,他们认为德云社带火的《探清水河》是低俗,是把相声带入“三俗相声”泥潭的文化糟粕,他们都有各自的道理。
人红是非多,自从郭德纲和德云社火了以后,质疑声和批判声就没少过,但除了这些,还有不少人予以支持。
就像《探清水河》这件事,有不少喜欢郭德纲相声的网友表示,现在的《探清水河》曲调优美,歌词朗朗上口,纯绿色的小调,有什么好批判的?
对于民间文艺或者传统文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优秀的东西留下来,把不健康的东西屏弃掉,这确实无可厚非!
他们批判自有他们的原因,但在我看来,德云社的《探清水河》,郭德纲和张云雷都曾对其做过修改,根本听不出什么有伤大雅的内容。
就艺术而言,如今的《探清水河》已经做到了去其糟粕并改进创新,有何不妥?而那些已经被摒弃的糟粕,就是不应该被留下的东西,你非要去刨它干什么?
借用网友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初听探清水河,感觉特好听,音乐优美,歌词上口,我们享受了音乐带来的美好时光,却头一次知道还有什么窑曲!人家费了那么大的劲把糟粕剔除了,某些人眼里还是只有糟粕。也不知是谁在传播文化糟泊?”
一样东西,或是一个人,有喜欢的就一定会有不喜欢的,各有各的理由。但话说回来,我们现在听到的《探清水河》与最早的版本已经大不相同。
真有必要如此深挖早已被摒弃的“糟粕”,并上纲上线吗?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