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关于国产能剪辑的电视剧推荐我想说抠预算、抓品控,优酷《山河令》《司藤》成国剧工业化标杆

作家/卡尔电视剧市场越来越难吗?随着长影产业进入下半场,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小幅”的话题似乎已经脱离了人们的视野。

但进入2021年,《山河令》《司藤》两部剧的成功让人们发现,“以小博大”的空间依然存在。


这两部戏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都非一线明星出演,都是市场上不常见的类型,投资成本都不高。但正是这两个“最穷剧组”,实现了“最强品控”:《山河令》和《司藤》豆瓣评分分别为8.6和7.5。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网剧“以小博大”,多半是靠填补市场空白,出奇制胜,如今想“以小博大”,靠的就不仅仅是类型创新了。观众对剧集的要求越来越高,倒逼国剧制作走向工业化。再小制作的剧,都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在题材突破的同时提高制作水准。


4月23日,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颖、《山河令》总制片人马韬、周照中,《司藤》总制片人伍星焰、闫丹丹亮相优酷媒体沙龙。在沙龙上,几位制片人分享了这两个项目的幕后故事,并交流了各自对国剧工业化的见解。



为什么《山河令》能成为春日限定爆款?为什么《司藤》被称为真正的大女主戏?在类型创新之外,这两部戏的成功背后还有诸多共通之处。比如,平台的深度参与和支持、分配制作预算时的“抠门”、对用户反馈的重视……


从《山河令》到《司藤》:预算少怎么出精品?


提起国剧工业化,一个业内的基本共识是“专业化”。


只有每个环节的人员都足够专业,才能制作出精品剧集。在过去,似乎只有大制作的S级项目才有资格提“国剧工业化”这个概念,但如今随着行业的整体进步,越来越多的剧集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


以《山河令》为例,这部剧的投资成本并不高,但制作方慈文传媒是制作经验丰富的老牌影视公司,优酷则在《山河令》立项之初就确立了该剧“新武侠”的概念, “优酷本身男性观众的标签很强,所以当时我们看重这个项目,是觉得它能同时打动两性受众。”优酷制片人周照中说。


在最初的项目定位阶段,对市场趋势的洞察至关重要。作为平台,优酷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同样,在《司藤》项目上,总制片人伍星焰、闫丹丹从最初就把该剧定位为爱情奇幻剧,弱化了原著的悬疑色彩,增强了原著的爱情比重。精准的项目定位,是国剧工业化的第一步。



另一个体现工业化水准的地方是制作预算。如果说项目定位考验的是片方的市场判断力,制作预算的分配则是个吃经验的技术活儿,尤其是中小制作的项目。


首先在演员方面,《山河令》和《司藤》请的都是非一线演员。“在主创选择上,我们平台推出了一个机制叫‘适配’,所谓‘适配’就是我们在每个工种、每个环节不选最贵的,要选最合适的。”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颖表示。


在拍摄环节,同样可以精打细算。据周照中透露,在横店拍摄时,大家都说《山河令》剧组是“又穷又横”,虽然没钱,但想要的还挺多。受疫情影响,《山河令》剧组停拍了一段时间,拍摄重启后制片主任“奇抠无比”,生怕超支。“复工后横店的剧组很多,景、棚都涨价了。” 《山河令》总制片人马韬说。


同样抠门的还有《司藤》剧组。由于餐标限制,在云南拍摄时,组里还把盒饭里的猪肉改成了鸡肉。有场戏需要大量石头,制片组舍不得花钱,就带了几个场工去采石头。


有些地方能省,有些地方却一分钱也不能省。在制作方面,《司藤》最初的预算只够在棚里拍,伍星焰坚持要实景拍摄,为此和优酷制片人闫丹丹经过了几次争吵,最终终于加了预算。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是对的,《司藤》中展现的云南大好风光,是剧集的一大亮点。



同样没有省钱的还有女主角司藤的造型。各种款式的民国旗袍,提升了《司藤》整部戏的质感。“把钱花在观众看得到的地方”是制片人们的共识。据周照中透露,《山河令》在服化和特效上的预算占比也很高,“因为要营造武侠感,妆化特别重要。”


“适配”原则体现在每个环节。从前期的选角,到拍摄时的取舍和预算管理,每个选择背后都凝结了平台和制作公司多年的经验和思考。国剧工业化,渗透在方方面面。


深入产业链条,优酷的“保下限”和内容共创思维


国剧工业化的实现,不仅要靠从业者制片意识的提升,还有赖于专业工具的运用。


最容易工业化的阶段是拍摄和后期阶段。优酷的云尚制片系统,能帮助制片人同时处理几个甚至十几个项目。项目每一天的花销,每一天的拍摄计划都会在云尚制片系统同步。“我们每天都会发日报,今天拍了什么内容,拍了几页,因为什么问题这页少了或者加戏了,还有当天的剧照,大家都一目了然。” 伍星焰说。


与此同时,剧组拍好的素材还会每天回传到系统,即使平台制片人远在北京,也能清楚地知道剧组的进度。传统影视行业的剧组是”人情社会”,项目的成败高度依赖个人。工具的运用则能减少不确定性,让剧组成员多一分责任心和契约意识。



在剧集制作完毕,进入后期阶段后,互联网公司的各项技术依然有用武之地。据闫丹丹介绍,优酷有个叫ABtest的产品。后期阶段主创们之间通常会出现分歧,导演版、剪辑版、平台版等各种精剪版本的片子出来后,优酷会把不同的版本上传到系统上,让不同的观众观看,最后再综合这些观众的意见出评估报告,调整最终精简版。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系统背后依然是人在发挥作用。工具的作用是提高效率,而非替代决策。“我们会根据观众的弹幕、在每个节点审看的表情和他们的交流给出评估结论,再和导演商量能否调整。”闫丹丹说。目前《司藤》呈现的版本,就是导演根据反馈调整后的版本。


同样的,《山河令》在播出之前,也做过一个线下点映测试,根据真实用户的反馈剪辑了一个新版本。


这类工具的运用,不仅是国剧工业化的体现,也有利于平台和制作公司的有效沟通。一件事谁都说服不了谁怎么办呢?周照中表示,通常情况下,是他负责沟通优酷,马韬负责沟通剧组人员,“当出现分歧时,就是马姐说服导演,我说服公司,最后我们达成统一。”做ABtest,可以让大家在出现分歧时做出更贴近市场的决策。


这种重视沟通、尊重用户的内容共创思维贯彻在优酷的每一个项目。基础设施只是工具,工具背后的人才是项目能否成功的核心。马韬表示,在《山河令》的前期剧本阶段,她和周照中经常讨论剧本到半夜三四点。时至今日,平台早已深入产业链条,融入创作团队。



不过,在剧集制作链条中最重要的剧本阶段,几位制片人都表示“工业化”要慎重。“项目的创作不是特别能够工业化。比如《司藤》,需要重新搭建世界观,特别工业化会限制创作。”闫丹丹说。


因此平台在剧本阶段更依赖人工评估。在优酷,平台的评估中台会为剧本保驾护航。“他们会提供评估意见,保证剧本在80分以上,但具体创作从不干涉。只要类型定位明确、故事情节和人物相符就OK了。平台保下限,为项目托底。”周照中说。


工种细分、流程细化,国剧工业化走向何方?


在优酷媒体沙龙上,制片人们各自分享了自己对国剧工业化的看法。


伍星焰认为,工业化的核心在于分工,即各工种分工明确,而不是“补位制”,出问题了大家都冲上去补。闫丹丹则认为,工业化意味着专业化,标准化和流程化。优酷的云尚制片系统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云尚制片可以支持几十部甚至上百部正在拍摄、以及在后期中的剧组的统一管理。”


但在制片人马韬看来,国情不同,国剧的工业化未必会和好莱坞一样,走向细致的分工。“国内要工业化,可能得中西结合。国外铺轨道的人专门铺轨道,我们恨不得一个人有很多用处,不太可能我只铺轨道,其他不干就看着。”


周照中也表示,每个国家的文化土壤不一样,国剧的工业化还要国人自己探索。平台要做的就是积极为制作公司赋能,搭建工业化基础设施。



但不管怎样,国剧工业化的核心在于从业者的思维转变。比如所有创作人员都要具备制片意识。只有具备制片意识,导演才能把控好周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拍摄工作;编剧才能在天马行空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兼顾实际情况,写出可行性更高的戏。


在制片人层面,随着长视频行业的发展,平台都已搭建了各自的制片人梯队。和制作公司的制片人不同,平台制片人需要有更强的用户思维。各大平台的用户画像都不同,需要的项目也不同,因此对合作方的要求也会不一样。


以《山河令》为例,“新武侠”的概念就很吸引平台的男性用户,“我们发现《山河令》有很多年轻男性观众,他们没有看过之前的老武侠剧,是通过《山河令》了解到我们传统的武侠世界是怎样的,这符合我们当初的预判。”周照中说。


同样,在档期的判断上,《山河令》也参考了平台用户的偏好和市场需求。这是一个“倒推”完成的项目。电视剧2020年6月份开机,2021年2月份开播,之所以周期如此紧张,就是为了抢时间。“因为前年《东宫》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播的,而且咱们这个类型大家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看到了,我们想抢首发。”


从前期的项目定位、剧本研发,到中期的拍摄、预算管理,再到后期的制作和宣发运营,国剧工业化非一夕之功。如今,剧集行业“减量提质”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工业化水平也肉眼可见正在提升,相信在全行业的努力下,我们很快将迎来下一个《山河令》和《司藤》。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