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基层政治,现实制裁。电视剧创作中,这几个关键词相互联系,很容易给人以波澜壮阔的联想。
但近期开播的,以基层综合环境治理为主线的电视剧《春风又绿江南岸》,却时常让人看得悬心吊胆、手心冒汗。这部剧由杨扬担任出品人及总制片人,叶进军担任制片人,黄克敏执导,纪风编剧,高鑫、徐百慧领衔主演,霍青、刘园媛、翟小兴主演,韩童生、姚安濂、刘佩琦特别出演,于浙江卫视、江苏卫视首播,并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同步播出。故事从江南县县委书记严东雷的视角展开,系统描画了基层干部们为了同时解决老百姓“吃饭”和“呼吸”两大难题,是如何摸索门径、寻找进路的。
导演黄克敏有着老到的现实题材创作手法,编剧纪风有着丰富的机关工作经验,他们的联手让这个扎根基层政治的故事,味道和力道兼备。
整部剧的情节非常聚焦,完全围绕着县域的发展和综合环境治理来。但这个看似过于“干货”的主线,却在主创的两组矛盾铺陈下变得惊心动魄起来。
一组是外部矛盾。环保的理念好理解,但真正的落地推行却千头万绪。复杂的实际民情如何适配,来自企业家的诉求如何处理,配套的技术解决办法如何推行,枝枝蔓蔓都是让人挠头的问题。
一组是内部矛盾。环保和工业经济发展,是两手都要抓还是先抓一个后抓另一个,这在发展相对落后的江南县是有争议的。市环保局出身的严东雷“空降”江南县,他相对激进的主张必然会在领导班子中掀起轩然大波。这其中的暗流涌动,更让揪心。
目前十几集看下来,可以肯定地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一部味道正、力道足,同时又很容易引发观众共情共鸣的基层政治题材剧。
“吃饭”和“呼吸”的问题如何两手抓?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主角严东雷是环保口出身的专业型干部。按照以往创作经验来说,党员干部本来就难写,这种还带着点书卷气的专业型干部就更难塑造。这部剧并没有走平铺直叙的寻常路。一开篇,就给这个耿直的年轻干部出了个超纲的难题。
时任市环保局副局长的严东雷(高鑫 饰),因为技术过硬、工作能力强,被推荐调任江南县。调任之前,严东雷陪同省级环保检查,却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江南县内水域的重大污染问题。面对考核组的当面问询,是顾全“大局”打个马虎眼,还是直言不讳有一说一?对严东雷来说,这不仅仅是个专业问题,还是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命运之选。
这么一个矛盾抛出来,便激活了观众的代入感。
这两个选择观众其实都能理解,甚至可能也经历过相似抉择。现实生活中,制度化生存是常态。即便严东雷暂时选择了顾全“大局”,顺利到地方工作后再从严抓起,在观众看来也不失为“曲线救国”之举。然而,严东雷在为难中选择了实事求是。这一选,一个让人有敬佩之意的干部形象便立住了。
剧中安排严东雷施展拳脚的地方,是以南方城乡为原型虚构的青洲市江南县。新世纪初的江南县,是一个典型的欠发达县,不仅区位优势不明显,全县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也只有高污染、高能耗的小型厂矿企业。严东雷想要真正实现“吃饭”和“呼吸”的问题两手抓,至少要过三关:农、工、商。
农业上,最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是小农户的无序散养。老百姓养几只鸡、几头猪,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还污染当地水源。省里领导来到江南县进行环保检查,也因为江中飘着的死鸡,而一票否决了青洲市的环保工作——这也是严东雷“捅娄子”最直接的导火索。
于是,最先得以推行的,便是对无序养殖的专项治理。但政策下达到了乡、村,便成了“一刀切”,引起了靠着养殖贴补家用的百姓的强烈不满。严东雷和同事们一身土、两脚泥地下乡走访,才发现问题所在。“政策好不好,要看老百姓哭还是笑”,如果干部连老百姓的面都见不着,那再好的政策也容易烂在泥里。这样的细节表现引起了不少观众共鸣,在弹幕发出了感慨,“我家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好真实”。
发展工业、招商引资是经济不发达的江南县可以翻身的为数不多的机会,现有的数家小厂小矿虽然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当地就业问题,但已经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这也是严东雷和江南县县长张途(霍青 饰)在工作中最大的分歧。严东雷的想法很简单,要先让现有的工厂都能达到科学的排污标准,再进行招商,总不能吃子孙饭;张县长的想法也很实际,老百姓饭都吃不起,怎么环保?
剧情推进近半,经历了暴雨矿难事故后,张县长开始慢慢认同严东雷对大局的判断力。但对于具体的工作方法、脚步定调,两人还有着很大磨合空间。领导班子一条心,才能让基层组织的运转顺起来,也才能让发展步子稳起来。
在这组人物关系的发展上,《春风又绿江南岸》还留有很大悬念。
除此之外,关于“商”的笔墨虽还未完全展开,但制造业企业家、严东雷的老同学严阿龙(翟小兴 饰)已经“蠢蠢欲动”。他按照自己的处事逻辑,不仅暗中托人带着严东雷的妻子刘珂(刘园媛 饰)吃喝玩乐,还计划着说动严东雷。可以预测,在后续的情节中,严东雷这个环保“铁榔头”势必将和这个圆滑世故的企业家,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
总之,虽然在江南县的工作开展障碍重重,但严东雷心中“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那杆秤从来没有动摇过。
环保“铁榔头”的职场二三事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最讲究“中庸之道”,在政治职场上尤为明显。所以纵然专业好、能力强,严东雷耿直的性格、雷厉风行的做派,在很多上级和同僚眼里并不是“加分项”。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另一大看点,便是严东雷在政治职场的“过关斩将”。他以不变应万变,关关难过关关过。剧中有的较量严肃活泼,有的博弈手段迂回,散发着浓郁的基层政治气息,与以往的同类型作品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剧中详细展现的严东雷与县长张途的分歧,就严肃中带着活泼。
张途身为江南县的县长,因为近一年江南县的工业经济发展不理想,领到了“蜗牛奖”的称号。于是他急于让江南县发展起来。但急于求成,忽略了真正的“以民为本”,这让他在工作中动作变形,也与严东雷因观念不合而关系紧张。
一个县里,县委书记和县长意见相左,会给县域的工作开展带来怎样的影响?《春风又绿江南岸》用一个就职仪式便把机关干部左右为难的劲儿,给表现了出来。
严东雷在就任县委书记的仪式上,发表了简短的就职感言后,顺便开了全县的环保动员大会;轮到张县长发言,这位县长又把话头转回了工业发展、招商引资。严东雷的眉毛快拧成麻花了,在场的属下们都如坐针毡,观众则“脚趾抠地”。严肃的较量拿到台面上,反而多了几分诙谐。
当然,对严东雷和县长张途的关系,观众都有预判。两个都是一心为公的人,尽管目前观点不同步,但能当面表达的意见、矛盾,都好纾解。在就职仪式后的欢迎宴上,张途因为一杯酒的离席将两人的冲突推上了高点,但也正是这场矛盾的爆发,预示了两人最终的和解。
严东雷虽然有环保“铁榔头”的风范,但在基层工作的磨炼中,也练就了一身博弈迂回的好手段。
严东雷因为在江南县“捅过娄子”,所以在上任前经常听到别人口头转达,“江南县人民不欢迎你”。严东雷上任后,在下乡实地走访期间,所乘的公家车被小孩写上“吃喝车”三个字。不过,严东雷不但没有生气,还邀请因为不满而聚过来的民众吃饭,边聊边了解问题。一场危机,就这样被化解。
有意思的是,后来严东雷也学“狡猾”了。因为有人从中作梗,对严东雷的环保综合治理心有不满的人们,聚众在市政府前静坐示威,引起副市长鲁民(刘波 饰)对严东雷的强烈不满,立即下令停止整改。
但开始整改没两天,民心刚鼓起点劲儿,怎么能说停就停呢?于是严东雷采取了“硬泡”的方式:先是自己跑去乡里考察,叫同事将停令文件传真给他,收到后却直接无视;回来后又对文件提出各种问题,反正就是不签字。
到最后,文件改了七八遍,时间过了两三天,也没有民众再继续闹事,事态逐渐平息。严东雷用一个“拖”字诀,让危机顺利度过。这样的迂回策略被直来直去的严东雷用上,让人忍俊不禁。
无论是政治职场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绵密人际关系,还是治理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博弈,主创们都刻画得既到位又到味。这让《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仅好看,还有嚼劲儿。
绝非“孤勇者”
虽然整部剧都以严东雷的视角展开,但环保综合治理的每一步推进,都并非个人之功。
严东雷在职场上底气的来源,是开明、正直的市委书记李挺(韩童生 饰)。在环保工作被一票否决后,虽然所有人都认为严东雷“不成熟”,但李书记很认可严东雷敢于直言的性格。他对鲁副市长说,“所谓成熟的人,遇到问题绕着走,整天揣摩领导的意思,对上奉承、对下笼络,不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如何编织关系上,这是成熟吗?这是庸俗。”
技术支援上,严东雷有因为心系家乡环境发展,而回国坚持推广“青江计划”的老同学苏晓岚(徐百慧 饰);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坚定不移跟随他的部下王华(王驾麟 饰),下乡整改发生时纠纷时,王华不小心被乡亲打掉一颗牙,但阻止旁人报警,只为能让整改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看似与严东雷意见不和的人物,也很有反差感。
一直与严东雷较劲“先搞环保还是先搞经济”的张县长,在严东雷因为暴雨伤亡事件面临处罚时,主动向李书记坦白自己差点延误了救治时机,严东雷处理的完全正确。
一直劝严东雷“夹紧尾巴,低调做人”的郑跃峰(王玉宁 饰),表面上是个天天跑去江边钓鱼的“佛系派”,其实他每天都去采集水样,回家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掌握水质的变化。
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家乡,恳切地履行心中的理想信念。尽管方式方法,但大抵都为了一件事:日子能越过越好。
从政见不同的矛盾到化解,从官民间的排斥到信任,每个人物付出的一点一滴努力,都观众看在眼里。兼具信念感与反差感,也让人物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从“环保”切口写发展,《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仅有立意的深度、人物群像的厚度,还有优秀干部的温度。同时,基层工作中有据可循的冲突、复杂但清晰的人物关系,又让这部剧厚重中有诙谐,冲突中藏真相。以“刚”破局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让人耳目一新。
【文/时一、铁皮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