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水体溶解氧的过低
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密度过大,饲料的投喂量过大,加上养殖过程中受天气的因素,夏季雷阵雨,台风,连续阴雨等天气的影响,造成养殖水体溶氧低,而这时由于养殖鱼类会集中到溶氧相对较高的表层活动,不下沉,造成游水的现象。
这种情况首先打开养殖池塘内所有的增氧设备,使用氧多(过碳酸钠,200-500克每亩米)或者颗粒氧(300-500克亩)进行增氧处理,泼洒姜(100-200克亩米)和有机酸(500-100毫升亩米)进行抗应激处理。
二、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盐,pH异常
亚硝酸盐,硫化氢的含量过高,pH等指标异常,如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长期过高,就会对鱼的鳃部产生损伤,影响鱼的呼吸作用,亚硝酸盐进入血液之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非离子态硫化氢进入水生动物血液之后能与水生动物血红蛋白中的铁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造成鱼产生生理性缺氧而游水。
水体的pH异常当水质呈酸性,会造成鱼体酸中毒,造成蛋白质变性使组织器官失去功能而造成鱼死亡。酸性水体对于鱼有较强的刺激性,因而鱼的鳃部粘液增加,过多粘液和沉淀的蛋白质覆盖于鱼鳃使鱼窒息死亡,而有些难离解的弱酸可透过鱼体组织,影响血液的PH值。当水体呈碱性,对鱼有强烈的腐蚀性,使鱼体及鱼鳃损伤严重,同时由于刺激性使鳃粘液大量分泌并凝结于鳃部,从而影响鱼的呼吸,使鱼更趋向于溶氧更丰富的表层水体。
三、天气,水质的剧烈变化,底质恶化等原因导致的水生动物的应激反应
天气的剧烈变化(台风,暴雨等)导致水质因子的剧烈变化,导致鱼类产生应激而产生游水,苗种阶段的养殖动物对水质因子的剧烈变化更为敏感,可以通过及时关注天气信息,及时泼洒抗应激的产品,如泼洒姜,有机酸等进行抗应激处理。
对于底质恶化导致的水生动物不下沉,可以在使用泼洒姜,有机酸等进行抗应激处理。进行抗应激处理的同时,通过改良底质,使用化学增氧剂进行增氧的办法来处理。可以使用底质净化颗粒(过硫酸氢钾,1包3-5亩)+固氧片(过氧化钙,1包1亩)进行处理,连续2次。
四、刺激性药物导致的游塘
在养殖过程中药经常使用刺激性的药物(如杀虫剂等)来控制病虫害,有些药物在杀虫的同时也会对鱼有比较大的刺激,如敌百虫、硫酸铜、辛硫磷,菊酯类药物等,水体清瘦或者用量控制不当,容易造成水生动物因中毒而出现行为异常,游水,严重时鱼可能出现冲撞,跳跃和快速游动等症状。
处理建议:开启所有的增氧设备,补充化学增氧剂,使用葡萄糖,三宝高稳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产品进行解毒抗应激。情况紧急的时候需要大量排换水,稀释药物的浓度。
五、病害等因素,细菌性疾病,寄生虫
最常见的细菌性感染导致的鱼类在水体表层的缓慢游动,这种情况多伴有养殖鱼类体色发黑,体表,鳃,内脏器官等部位具有明显的病理症状。鱼苗种阶段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的寄生,导致鱼苗的游水。靠近池塘边游动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