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吴启超
职务: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发展之道:企业家必须时刻做好转型的准备,要先革自己的命,这样别人就没有机会革你的命了。
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作家盛慧(右)对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启超进行专访。
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汽车内饰新材料。
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以来,中外合资汽车内饰材料为外国企业所垄断,但有一家佛山企业却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通过技术创新闯入了这一片禁区,成为多款欧、美、日等车系内饰材料的供应商,这就是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从一家传统的PVC企业起步,成立十七年来,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经历了三次不同寻常的蜕变,目前已成为装饰材料行业的领头羊企业,公司董事长吴启超也被评为佛山首批“大城企业家”,成为佛山这座城市的大城脊梁。
转型方能赢得先机
吴启超是土生土长的佛山人,1989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国企工作,1997年,他租下了一家工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00年,他发起成立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安新材”),主要生产传统的薄膜及皮革。
2003年,天安新材进行第一次转型升级,将工业面料打造成为艺术品的做法,让天安新材赢得了先机,成为高端家具饰面行业的标杆。
说起这场变革,有一件小事,吴启超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他去拜访一个重要客户,客户正好收到三款装饰材料的样版册,分别来自台湾,韩国和广东,看完样品,客户突然很生气,将广东的样版册狠狠地扔在地上。当时,吴启超非常尴尬,他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虽然那不是他企业生产的产品,但他觉得深受其辱。人家能做得这么好,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那时起,他就有了一个信念:只有做最好的产品,才能获得客户的尊重。
这个坚定的信念,让天安新材引领了行业的一场革命。这是一次质的改变,是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天安新材从原来的订单型企业,变成了引导客户购买的企业,其生产的高端家具饰面材料,已成为索菲亚、维尚、欧派等国内外各大家具品牌的首选供应商。
除了技术的创新,天安新材的成功,还有赖于有形的制度和无形的文化。吴启超将两者结合起来,让员工与企业做到目标一致,利益一致,真正做到了水乳交融。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今时今日,分享经济的模式已十分普遍,但是,在二十年前吴启超就有了这样超前的思维。最初创业时,他占百分之七十的股份,但他对团队成员表示,自己的分红只占百分之六十。当时,大家并没有太在意。那一年,公司的业绩很好,年底分红的时候,吴启超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让他的团队成员非常感动。
正所谓,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如今,在天安新材,分享经济的模式进一步延伸,公司的每一位管理人员都是股东。与此同时,公司的员工,每年的工资收入增长保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在吴启超看来,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社会五位一体,都是企业做强做大不可或缺的核心支点,要让他们都分享到企业成长的红利,企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新技术是开启新市场的钥匙
企业家是什么?吴启超认为,企业家应该预见未来,创造未来。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应该活在当下,更应该活在未来。企业家必须时刻做好转型的准备,要先革自己的命,这样别人就没有机会革你的命了。
转型,最重要是方向,而国家的宏观政策,其实为企业家的转型指明了方向。2008年金融危机,国家决定投入4万亿刺激内需市场。很多人的第一直觉是要扩大生产,但吴启超觉得,扩大生产只能增加同质的产品供给,最后只能采取降价的策略竞争,真正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应该将焦点聚集在技术、品牌和市场这些要素上。
在吴启超看来,转型的重中之重是新技术,因为新的技术会带来新的市场、新的需求。企业之家的竞争,就像下棋,你必须比对手多想五步,乃至十步,方有致胜的可能。出奇才能致胜,天安新材应该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启超坐上一辆国产的轿车,车是全新的,一进去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熏得人头昏脑胀,几乎无法呼吸。吴启超就问自主品牌的设计师,为什么车的味道这么刺鼻?设计师的回答让吴启深感意外。他说,如果没有味道,怎么叫新车?那一刻,吴启超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为什么国际大品牌的车没有味道?为什么国人就觉得新车有味道才正常?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研发环保的表面材料,改变新车必有异味的怪象。
言必行,行必果。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吴启超决定继续转型升级,开始主攻汽车装饰材料。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一方面是主打高端家居装饰材料的天安新材料利润丰厚,另一方面进入外国汽车的工业体系谈何容易?要知道汽车内饰表皮领域长期被外企所垄断,行业标准、知识产权、产业链体系都牢牢把控在日本和欧美企业手中,天安新材面对的每个竞争对手都是实力雄厚的百年企业,这简直是蚂蚁与大象之间的较量。
吴启超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对自己认定的目标拥有坚定信念。他到日本参观同行的工厂,发现他们的硬件设备并不比我们好多少,但是他们在研发上的投入,以及工程师的专注让他很是震惊。从日本回来之后,他对前景更有信心。
有了美好的愿景,人才就成了重中之重,天安新材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引进高分子领域的博士学历人才,最终攻克了技术壁垒。
在天安新材的发展史上,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他们成为了日产天籁的产品供应商。这中间也是颇费周折。当时,吴启超提出自己的想法时,管理团队都觉得他有些疯狂,一个是国际品牌,一个是不知名的小公司,这样不对等的关系,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可吴启超不这样认为,他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了信心。
在实际操作中,吴启超巧妙地采用了“借船出海”的方式。他得知日本冈本是多家日系车企的供应商,但其在国内没有设厂,运输成本高,价格没有竞争力。于是,他主动与日本冈本接触。
困难比吴启超想像得还要大,日产作为一家国际知名企业,对配件的要求极高,而且周期要3年左右,这个过程中,公司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而且,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漫长的周期,高额的投入,让一些合作者没有了信心,有一家风投资金,进入半年后选择了退出,而另一家风投资金,则看到了产品前景,主动要求合作。两个月后,产品测试通过,正式投入生产。天安新材与日产正式联姻,一段传奇的故事正式开启。
其实,整个合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就在合作的最后关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日本冈本提出一个十分苛刻的要求:不打天安新材的品牌。对吴启超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同意,天安新材将成一个代工的企业,如果不同意,天安新材将失去这份珍贵的订单,失去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的入场券。在吴启超最痛苦的时刻,是先进的技术让他有坚持的底气,他坚持打出天安新材的品牌,因为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天安新材的光荣,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光荣。
经过艰难的谈判,日本冈本最终做出了让步,天安新材的产品正式用在了日产天籁上。此后,天安新材迅速获得欧、美、日等车系十多款汽车的订单,天安新材成为在汽车内饰材料领域唯一敢与外企相抗衡的国内民营企业。
如今,吴启超有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爱好——收藏汽车,只要采用了天安新材做内饰的新车型一经推出,他就会买回来收藏。因为,开着这些车,他总是被一种幸福与光荣所包围。他说,让自己的事业和国家的经济腾飞捆绑在一起,让中国的制造企业扬名立万,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
希望和最顶尖企业同台竞技
2014年,吴启超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牌“博瑅”,“博”是广阔的意思,是指天安新材将迈向更加广阔的市场领域,去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瑅”是指美玉,指天安的产品将是完美无缺。这是吴启超的另一个梦想,他希望用这个高端的品牌,和世界最顶尖的企业同台竞技。
该品牌成立三年来,在行内有口皆碑。以自然界的色彩、奢侈品设计与家装潮流搭配,用艺术品的形式包装工业面料,让工业产品变得时尚化,博瑅品牌产品与索菲亚、欧派、尚品宅配、好莱客等高端定制家居龙头企业的强强联合,为行业带来了家装全环保理念的颠覆性变革,进而推动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7年,天安新材正式进军全屋环保定制家具表面材料。吴启超希望为消费者提供环保的、愉悦的、美的空间。在吴启超看来,传统装修材料中的有毒气体,严重侵害着人类的健康。每每看到那些可爱的孩子,因为装修的原因患上了白血病,他就心如刀绞。他觉得环保行业,本身是一项积德的事业。让新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提升生活的品质,这才是科技的本质。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幸福之上,才是真正的幸福。在为客户增值的过程中,体现属于你的价值,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成长性。
客户使用天安新材生产的环保材料装修,可以大大节约装修时间,装修完成后,即刻可以入住。吴启超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因为他的第一个客户,就是他的岳父。
吴启超觉得,对一个有梦想的企业来说,转型是一种常态,是因为用户一直在变,用户的体验也在变。现在年轻一代的用户,开始注重生活美学,他们不仅要求耐用,更要时尚、炫丽,寻求个性化的表达。但转型也不能走极端,不能饿着肚子转型,而要赚着钱转型,最赚钱的时候最适合转型,因为转型是一件花钱的事。
吴启超是一个有梦想,有情怀的企业家。在采访中,笔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他用的手机是华为的。这不是偶然,因为,其公司的员工都用华为的手机,这是一种朴素情怀,一种民族工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吴启超说,支持民族工业是一种态度,你给他机会,他会改变,如果你不支持他,他连改变的机会都没有了。
谈及企业的未来,吴启超充满雄心壮志,他觉得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应该改变世界。他对乔布斯推崇有加,他认为苹果手机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他认为,消费者的需要是潜在的,是需要激发和引导的。
根据交易所公告,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6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证券简称为“天安新材”。未来,天安新材公司将大力开拓新市场,同时积极寻找优质资源,通过横向、纵向并购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实现企业几何倍数的增长。
策划|龚敏 李清平
统筹|曾海鹏 杨舒雅 郭惠平
采写|盛慧
摄影|珠江时报记者谭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