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向你提了她的需求,你就是无法说出“不”,即使这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困扰。
你不敢拒绝,你担心拒绝之后,别人会不高兴。即使这是一个不合理的需求,侵犯了你的某些原则和边界。
嗯,你就是做不到。你觉得:只要别人向我寻求帮助,可以的话,我就应该满足,不然,我会失去别人的喜欢。
/ 01 /
与之相伴随的,是你很难开口表达自己的需求,你怕给别人添麻烦。即使这是你合理的需求,是你的权利,无论是对亲人朋友,还是对陌生人。
「我不可以让别人难做」。遇到无法平衡的时刻,你首先想到的,是主动牺牲自己。
一方面是对他人需求的无底线满足;一方面是对自己需求的无止境让步。
你害怕冲突,遇到事情,第一反应是息事宁人。
你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不可以伤害他人,于是转头把所有的刺,都朝向自己。
/ 02 /
好奇怪。 人不应该是趋利避害的社会性动物么?
为什么你会认为,别人的感受比你的感受更重要?为什么,在优先级排序上,自己的需求,会被你放在最后?
以「善良」作为对自己的要求,把「为他人着想」融入自己的性格,归根结底,你还是为了自己。
因为,对你来说,牺牲自己的需求,虽然会带来很多压抑和苦痛,但是,远远比不上「拒绝别人」带来的恐惧:我会被不喜欢,会被讨厌,会不再被爱,会被抛弃。
——只有我满足别人的期待,我才会得到爱。
/ 03 /
这句话会让你想起什么经历?想起哪些场景,或者情感么?
归根结底,你的一切看似不合逻辑的行为,是为了安抚那个孩子,那个在童年时期,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的孩子。
John Bowlby 及 D.W.Winnicott等人的研究表明,我们年幼时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我们被视为可爱的、宝贵的和值得付出的,那么我们长大后也(通常)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宝贵的和值得付出的。(转引自《可爱的诅咒》)
如果相反呢?
——只有你表现好,只有你听话,只有你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我才会爱你。甚至,即使这样,我也不那么爱你。
这会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式,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以“付出”和“不要求”的思路,去维系感情。
怎么改呢?摧毁一个坚固的思维体系,重建一个新的。
/ 04 /
其实,以「不拒绝别人」、「不表达自己」为手段,来维系关系,也是一种「自恋」。
你把自己当作全知全能的掌控者,试图以一己之力,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心情,掌控整个局面的进展。
仿佛,只要你做出了让步,付出了努力,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歌舞升平。
「只要我牺牲自己,我就可以让每个人都满意。」怎么会呢?
生活是不完美的,冲突处处都存在,并不存在幸福的童话故事。妄图以一己之力,维系住你的小系统的和谐运转,这是不现实的。
先认清这一点,冲突必然存在,你不是全能的掌控者。
/ 05 /
在你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之前,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你要相信,你有权这么做。(《可爱的诅咒》)
为什么你认为,别人有权利来要求你,你却没有权利说不?
为什么,别人有权利让你不舒服,你却没有权利让别人不舒服?
你有权利让别人失望,有权利不对其他人的(绝大部分)问题负责。
如果你过度强求自己去帮助别人,最终也有可能会辜负他们。不如适当地做出拒绝。如果有人觉得失望,那是他们要处理的情绪,不是你的责任。你无需对别人的情绪负责。(《可爱的诅咒》)
你和别人一样,有权利得到自己的爱和善意。自己都对自己不公平,还怎么奢望别人好好对待你。
/ 06 /
下一步是行动,可以先从小事做起,试着拒绝,试着让别人失望,看看会怎么样。
《可爱的诅咒》建议,可以在说“不”之后,把事态后续的进展和自己的感受,都记录下来。
你会发现,你从前所担忧的后果,事实上基本不会发生。别人的感情没那么容易被伤害,你们的关系,没那么轻易被破坏掉。
而且,别人真的会失望么?失望,是不是仅仅是你自己的想象呢?别人,和你不一样,不如你一般敏感多思。
你所担心的结果,与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完全不成比例。即便事实如你所料,你也能承受那些消极结果。(《可爱的诅咒》)
直面恐惧,用自己的行为,去验证自己从前的预设为「假」。逐渐让自己,熟悉这样的运作流程,逐渐抛却那些灾难化的想象,走出你为自己设置的逻辑圈套。
/ 07 /
今天冷冷讲了啥?
不敢拒绝别人,是因为你觉得「只有我满足别人的期待,我才会得到爱。」
经营人际关系的关键,并非「付出」和「不要求」。
妄图以一己之力,维系住你的小系统的和谐运转,这是一种自恋的想象。接受这一点,冲突是必然存在的。
你有权利让别人失望,有权利不对其他人的(绝大部分)问题负责。
最后一步是行动,试着从小事开始,在合理的情形下,对别人说“不”,直面恐惧,用自己的行为,去验证自己从前的预设为「假」。逐渐走出你为自己设置的逻辑圈套。
被爱的根源,是你自身(的价值),而不是你的讨好或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