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芙蓉园位于位于西安城南的曲江开发区,大雁塔东南侧,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一千亩,其中水域面积三百亩。园内建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杏园、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唐市等许多仿古建筑,是中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
秦时,利用曲江地区原隰相间,山水景致优美的自然特点,秦王朝在此开辟了著名的皇家禁苑——宜春苑,使曲江成为皇家禁苑上林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唐芙蓉园夜景
开皇3年(公元583年),隋文帝正式迁入新都。隋文帝恶其曲,觉得不吉利,遂拟更曲江为“芙蓉园”。经过隋初的一番改造,曲江重新以皇家园林的性质出现在历史舞台,而且得到了一个新的名称----芙蓉园。同时它与首都大兴城紧密相连,其池下游流入城内,是城东南各坊用水来源之一。
隋炀帝时代,黄衮在曲江池中雕刻各种水饰,臣君做饮曲池之畔享受曲江流饮,把魏晋南北朝的文人曲水流觞故事引入了宫苑之中,给曲江胜迹赋予了一种人文精神,为唐代曲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隋朝芙蓉园的基础上,唐代扩大了曲江园林的建设规模和文化内涵,除在芙蓉园总修紫云楼、彩霞亭、凉堂与蓬莱山之外,又开凿了大型水利工程黄渠,以扩大芙蓉池与曲江池水面,这里成为皇族、僧侣、平民汇聚盛游之地。曲江流饮、杏园关宴、雁塔题名、乐游登高等在中国古代史上脍炙人口的文坛佳话均发生在这里,唐时的曲江性质大变,成为首都长安城唯一的公共园林。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在唐太宗出现贞观之治后,其后的高宗、睿宗等朝,园林建设在这里开始有了较大的举动,奠定了盛唐文化繁荣的基础。唐玄宗对曲江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其盛况空前绝后,达到了其园林建设的顶点。在皇家禁苑芙蓉园内,玄宗修建了紫云楼、彩霞亭、临水亭、水殿、山楼、蓬莱山、凉堂等建筑,并建了从大明宫途经兴庆宫直达芙蓉园的夹城(长7960米,宽50米)经过唐玄宗的扩建,芙蓉园内宫殿连绵,楼亭起伏,曲江的园林建筑达到最高境界,各类文化活动也趋于高潮。随着唐末长安城的毁灭,其各种园林建筑也被破坏殆尽,各项文化活动也逐渐沉寂下去。
芙蓉轶事
玄宗插花赏苏颋
皇帝芙蓉园游宴时,赋诗成为时尚,每有好诗不仅可以得到皇上的嘉奖,同僚的羡慕,而且马上传遍长安朝野,变得妇孺皆知。《开元天宝遗事·天宝下》记载这样一些趣事:“长安春时,盛于游赏,园林树木无闲地。故学士苏颋《应制》云: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帝览之嘉赏焉,遂以御花亲插颋之巾上,时人荣之。”说苏颋随玄宗皇帝春游芙蓉园,在紫云楼观赏万民游曲江盛景,但见尘埃轻飘与烟水红花相映,结成红雾,游人幄帐成片,彩绸飘扬无边无际直接青云。于是,用诗表现了出来,深得上皇之心,得到了玄宗亲自插花的嘉赏。
芙蓉阙下樱桃宴
王维《敕赐百官樱桃》诗曰:“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兰。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据考,此诗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樱桃宴在每年的四月一日举行,皇帝禁苑的樱桃是新年最先成熟的水果,皇帝荐祖 后大摆樱桃宴,遍赐群臣。
“芙蓉园中樱桃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唐代诗人丘丹在回忆长安的四月时,就特别歌咏到这件事:“忆长安,四月时:南郊万乘旌旗。尝酙玉卮更献,含桃丝笼交驰。芳草落花无限,金张许史相随。”南郊即是南苑,指芙蓉园。在四月初一这一天,皇帝率百官千骑,来南郊芙蓉园赐宴,盛满美酒的玉杯连续敬献,装有新鲜樱桃的丝笼不断送来。在这芳草铺地落英缤纷的时节,君臣尝新饮宴,令人难忘,是唐代诗人忆长安四月时最先想到的事情。
芙蓉园中看花
从唐玄宗时代开始,“芙蓉园中看花”——皇帝游幸芙蓉园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春夏秋三季似乎每季都有,尤其是在二、三、四三个月中,更形成了基本固定的游赏日期。二月一日中和节,皇帝驾幸芙蓉园,欣赏早春之景;三月三日上巳节是曲江胜游的高潮,皇帝此时登临芙蓉园紫云楼,观百官、万民同乐之景;四月一日的樱桃宴也多在芙蓉园内举行。
皇帝游幸芙蓉园都是从东垣夹城潜行来回的,外面的人不能看到皇帝的游赏队伍,只能听见那轰隆隆的车辇声音,还可以闻见从夹城中飘过来的大批嫔妃宫女留下的阵阵香气。杜甫《乐游园歌》诗曰:“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描写的是前者;杜牧《长安杂题》诗云:“南苑芳草眠锦雉,夹城云暖下霓旄,六飞南幸芙蓉园,十里飘香入夹城”,说的是后者。
杏园探花
杏园探花的故事源于唐代芙蓉园中的杏园,唐代及第进士参加吏部的关试后,要进行许多次的宴集,这许多次的宴集总称“关宴”,杏园探花宴是其中的重要活动之一。 进士发榜后,新科进士在杏园初次聚会,称为探花宴。杏园宴中的探花游戏,是由大家推选两名年轻英俊的进士充当探花使,由他们骑马遍游曲江附近乃至长安各大名园,去寻觅新鲜的名花,并采摘回来供大家欣赏。
曲江流饮
在西安碑林,有一块刻于公元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的碑石,刻诗描绘了当时长安八景之一曲江流饮的奇丽秀美。在唐政府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中,进士考试是科举中最难的一科。除通过礼部每年春季举行的全国笔试外,还要经过几道测试才能踏上仕途。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可见之难。“岁岁人人来不得 ,曲江烟水杏园花”,而举子们一旦中第,对这样一件关乎个人、门庭荣辱的大事,自然是要好好庆祝一番的,庆祝的形式就是曲江大会,也称曲江宴。又因举行宴会的地点一般都设在当代芙蓉园杏园曲江岸边的亭子中,所以也叫“杏园宴”。每逢上巳日(农历的三月三日),正赶上唐代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之后,踏着仲春的草色,踏青赏春 阳光明媚。每当新科进士及第总要在这里乘兴作乐,放杯至盘上,放盘于曲流上随水转,按照古人“曲水流殇”的习俗,酒杯流至谁前谁就要执杯畅饮,并当场作诗,由众人对诗进行评比,称为“曲江流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