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工信部倡议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单位,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组织科研和生产力量,把支撑疫情防控的产品和应用作为优先工作。
作为科研与生产的中坚力量,人工智能企业正在持续关注疫情最新动态,借助自身的科技优势,为前线诊疗与公共防控提供高效、快速、便捷的技术支持。
「点击了解详情」
华为云: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
华为云EI医疗智能体团队联合多所高校和医院,领衔组成联合攻关团队。团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多个靶标蛋白进行了超大规模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工作。
联合科研团队的首要原则是能够尽快地将成果用于疫情防治,第一批公布的数据主要集中在DrugBank库的8506个已经上市或者正在临床试验的药物。
2月3日,联合科研团队宣布,筛选出五种可能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供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进一步的药物研发参考。
研究发现,有五种药物可能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有效,分别是Beclabuvir,沙奎那韦(Saquinavir),比特拉韦(Bictegravir),洛匹那韦(Lopinavir),多替拉韦(Dolutegravir)。
「点击了解详情」
阿里达摩院:AI诊断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
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启用自动化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平台由浙江疾控中心、阿里达摩院医疗AI团队和杰毅生物技术公司共同研发。通过AI诊断技术,可将原来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
基于杰毅生物的新型设备,可以将患者样本核酸提取、建库和纯化步骤可以在2小时内无人值守的完成;在基因分析阶段,阿里巴巴达摩院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推出了多个算法模型。
在序列比对过程中,达摩院对算法增加了分布式设计,有效提升比对效率;在病毒序列拼接阶段使用分布式设计的de Bruijn图算法,变异病毒也能精准检测。
达摩院算法专家顾斐博士在疾控中心基因检测分析现场
「点击了解详情」
腾讯云:免费开放超算能力,加速药物研发
腾讯云组建了应急工作小组,为帮助加速疫苗研发和新药筛查,免费开放超算能力。
目前,腾讯云已向中山大学药学院罗海彬教授团队提供了批量GPU云服务器免费使用权,帮助该团队推进病毒药物的筛选工作;向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的黄牛教授实验室提供了大量标准的CPU算力以及对象储存能力,帮助他们进行基于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的离线计算任务。
「点击了解详情」
京东云与AI:多项服务免费开放
京东云与AI事业部,为政府、企业、机构及公众推出的多项“免费”政策。
疫情期间,“应急资源信息发布平台”向政府、企业和公益组织免费开放;智能情感客服,免费驰援医疗机构提升疫情客服能力;云视频会议服务,向有需要的企业和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线上课堂及“Minecraft我的世界教育版编程课程”(MEE)向学校和学生免费提供……
「点击了解详情」
旷视科技:测温方案护航公共场所
1月24日(农历腊月三十)一早,旷视科技接到海淀区政府通知,政府希望通过科技企业能够发挥优势协助疫情防控。
基于落地场景需求,旷视研发团队提出了“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的创新解决方。
通过红外相机鉴别人流中的高温人员,再根据疑似发烧者的人体、人脸信息,通过 AI 技术,辅助各类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快速筛查体温异常者,实现非接触密集型人流 AI 辅助温感解决方案,解决疫情平稳后在开放场所的通行效率与可控度。
经过十天连夜奋战,旷视 AI 测温系统正式上线,并率先在北京市海淀政务大厅和部分地铁站展开试点应用。
旷视 AI 测温系统在北京市海淀政务大厅投入使用
「点击了解详情」
依图科技:AI加速CT诊疗
依图医疗第一时间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开展了两款产品的研发及应用。基于 CT 医学影像的“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服务于医疗机构;基于语音交互和医学知识图谱的“新冠肺炎小依医生”,服务于患者。
2月4日,上海新冠肺炎重点收治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表示,"通过将AI系统与医生七十多例病例评估比较,发现该系统的定量分析与医生的评价结果相似 (相关性研究中 R=0.87, p<0.001),显示出高稳定性的诊断质量。”
“希望这套系统的诞生能助力全国,特别是疫区重点医疗机构提升新冠肺炎的定量诊疗工作效率,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智能评价系统”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