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的广袤草原上,落日余晖映衬着远处两个小小的身影。一个又高又瘦,一个又矮又胖。前者骑着一匹皮包骨的老马,后者骑着一头驴子,两人结伴缓缓前行。这就是人们想起《堂吉诃德》时,脑海中浮现的经典画面。
堂·吉诃德,本名阿隆索·吉哈诺,是西班牙德·拉曼恰地区的一个乡村绅士。他生活简朴,作息规律。唯一与人不同的是,他酷爱骑士小说。为了让小说中“黄金时代”重现,他幻想自己是一位中世纪骑士,并自封“唐·吉诃德·德·拉曼恰”,成为一方土地的守护者。
堂·吉诃德雇佣了邻居桑丘·潘沙作为自己的仆人,先后三次踏上冒险之旅,并做出了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事。
他拿着一根生锈的长矛,戴着一个破洞的头盔,想要惩强扶弱,却闹了很多笑话。他把风车当成敌人,却被风车翅膀把长矛折成几段,自己连人带马翻到在地;他把羊群当成军队,却被牧羊人狠狠揍了一顿,还被打掉了几颗牙齿;他把罪犯当成受到迫害的绅士,解救了他们,结果反而被这帮人打成了重伤,差点丢了性命...
堂·吉诃德最后辗转回到家乡,一病不起。临终时,他从骑士梦中醒悟过来,认清了自己的荒唐,后悔看了那些荒谬的骑士小说,在忏悔中与世长辞。
在西班牙的文学评论界,人们把《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与哥伦布并称为“精神上的双胞胎”。哥伦布一心想找到神秘的东方,却不知已连结了欧洲与美洲,开辟了殖民海外领地的大时代。而塞万提斯最初只是写了一部讽刺小说,但这部作品却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塞万提斯同哥伦布一样,都是开辟了“新大陆”的人。
堂·吉诃德就是塞万提斯的化身
堂·吉诃德的疯狂行为,总是让人觉得不合时宜、滑稽可笑,但是他内心充满正义,面对任何困难都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论遭遇多少次失败,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所以,读者在捧腹大笑之后,内心也感受到一丝悲凉。而这正如塞万提斯屈辱困顿的一生。
塞万提斯出生在一个落魄的医生家庭,童年生活艰辛。长大后,他成为了罗马一位达官显贵的侍从。但由于看不惯宫廷贵族的风气,他转而参军报效祖国。在著名的雷邦多海战中,他带病请缨出征,表现骁勇,可不幸失去了左臂,落下了残疾。
回国途中,他又遭遇海盗俘虏,卖给了残酷野蛮的奴隶主。在做苦工的5年中,他4次策划了逃跑行动,却都失败了。面对严厉惩罚,他毫无惧色,一人承担全部责任,保护其他同伴的安全。奴隶主因其勇气可嘉,也放弃了惩罚。
塞万提斯被赎回国后,曾做过征粮官和收税员,但他因为揭露了贵族和教会恶行,被诬陷入狱。
第三次入狱时,塞万提斯已经50多岁。他拖着贫病交加的身体,在铁窗内回顾自己的一生,无限悲怆。他决定把自己的经历和真正的骑士美德融入一本小说中,《堂吉诃德》就此诞生。
出狱后,塞万提斯一边艰辛地谋生,一边创作小说。他细致地描绘了当时16世纪中后期、17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生活。不仅讽刺当时粗制滥造、荒谬愚昧的骑士小说,更从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各个层面一同批判。
《堂吉诃德》中,公爵夫妇日常生活奢侈,为了打发时光,他们拿堂·吉诃德取笑玩乐,动用所有奴仆扮演妖魔鬼怪和落难贵妇;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会穿上丝绸的牧羊人衣服,去风景优美的郊外装扮牧羊人来消遣;而贫苦农民们却生活悲惨,有人为了活下去只能去当兵卖命,有人铤而走险、落草为寇,桑丘给人当长工,一个月只有2个杜加的工钱,为了让儿子上学,给女儿攒嫁妆,才决定跟随堂·吉诃德去冒险。
塞万提斯通过对社会的全景描写,抨击着社会的丑闻,讽刺贪图享受的贵族和虚伪自私的僧侣。而桑丘与老邻居里科特在路上的偶遇,里科特父女因为遭受驱逐而骨肉分离,则直指当时摩尔人被驱逐的血泪史。
《堂吉诃德》出版后,全国读者为之轰动,小说甚至流传至欧洲其他国家。这更加引起教会和贵族的恐慌。他们为了抵消社会影响,伪造了续集,并贬低了堂·吉诃德和桑丘。塞万提斯愤愤不平,于是在病中赶写出了第二部作品。
塞万提斯在临终时写道,“堂·吉诃德为我一人而生,我为他一人而活。他行事,我记述,我俩融为一体”。堂·吉诃德的理想和叹息,正是塞万提斯一生所经历的艰辛与希望,虽有不幸,但他坚强地忍受,并全力揭露黑暗,歌颂美好。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堂·吉诃德
从堂·吉诃德一角的诞生,直到今天,有许多人都对这个角色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19世纪,法国的文学评论家艾米尔·蒙太居,将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少年维特和维尔海姆·麦斯特这四个角色称为合乎美学标准的4种类型。
而在西方文学史上,人们把堂·吉诃德视为与哈姆雷特、唐璜和浮士德一样,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
奥尔特加·加塞特,曾被加缪誉为欧洲继尼采之后最伟大的哲学家,他说“每本小说都有《堂吉诃德》的影子,如同水印一般”。
堂·吉诃德就像一个文学之谜,这个形象具有普遍意义,但却又没有确定的定义。如果将“堂·吉诃德”结合不同的时代,人们都可以品味出符合当下时代精神的内涵。
最初,在1605年塞万提斯发表《堂吉诃德》时,西班牙文学还沉浸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条条框框中,曾经经典的骑士浪漫文学,变得肤浅轻佻,缺乏内涵。人们沉睡在中世纪的虚幻理想世界中,文明止步不前。伴随着当时对抗新教的改革运动,塞万提斯利用《堂吉诃德》重塑社会道德,揭露社会问题,彻底终结了不正的旧骑士之风。
18世纪,英国人关注到了《堂吉诃德》。他们认为人们在感受堂·吉诃德或桑丘可笑、可怜时,无法否认自己也有过一样的幻觉。他们将堂·吉诃德视为“最讲道德,也是最理性的疯子”。当时正值欧洲启蒙思想传播,理性被看做是抵抗无知、迷信和暴政最有力的武器。塞万提斯的幽默讽刺,正塑造了一个虽然有点傻,但是“有趣”的好人堂·吉诃德,还有理性的代表桑丘。
到了18世纪末的德国,对小说的诠释又被推翻。席勒认为,“小说表现了一位理想主义者,为了反抗现实束缚而进行的斗争”。德国浪漫主义运动时期,人们反对过去的理性,强调想象力、自由和独立。堂·吉诃德被视为一位孤独的理想主义斗士。他硬要挽回已逝去的时代,这使他虚弱的身体,特别是脊背,痛苦地与当前现实发生摩擦,他忠于理想的精神让人感动。而桑丘则是物质主义和短视的代表。
直到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兴起,人们开始反对对现实社会的理想化。小说中,幻想与幻想破灭的对立,正可以起到对世人的教化作用。堂·吉诃德作为一名诚实的骑士,愿意为真理的胜利而奉献生命,这是现实主义者最珍视的。而桑丘的形象,也转变成为了一个光荣美好的事业而奋不顾身的人。
如今,人们更是以各种方式对《堂吉诃德》进行着自己的诠释。从小说的各种叙述方法,比如故事套故事、人物双重性格、滑稽模仿,再到小说家们希望表达的主题,比如理想与现实、成长、欲望、梦想等,都可以在《堂吉诃德》中找到端倪。
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混淆了主观与客观,也混淆了读者的世界与书的世界。这使得书中的人物成为了读者,也让读者走进书中,延伸出无限的想法与可能。
不谈骑士道的堂·吉诃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沉迷骑士小说的堂·吉诃德,看似偏执又疯癫,但是正因为如此,他才得以毫无畏惧地打破一切枷锁,大胆说出“真实的谎言”。
他看到的不是风车,而是巨人的思想和天空的距离;他看到的不是羊群,而是军队的风格和懦弱的表现;他在理发师破烂的铜盆里,看到了信仰;在穷人开的客店里,感受到森严的等级和生命的渺小。
堂·吉诃德,其实是一个智者。他不仅精通拉丁文和意大利文,还熟读罗马和希腊的历史。就像桑丘说的,“堂·吉诃德对世人的历史掌故,没有一样不是如数家珍”。
堂·吉诃德就像一本百科全书,而且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谈论起自由平等、友谊爱情、社会人文,都蕴含着深邃的智慧。
他解救囚犯,把打倒暴君、拯救苦难视为自己的天职。在他看来,人天生是自由的,把自由的人当成奴隶未免残酷。面对公爵夫妇的款待,住在奢华的城堡,堂·吉诃德却感觉自己深陷沉闷的牢房。最后,当他离开城堡走向郊外大自然时,他不禁感慨,自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
他对自己的心上人杜尔西尼亚忠贞不渝,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心之向往。每当在打斗中得胜,他都一定向心上人通报。对于其他女性,他也是同样的理解和爱护。一个男子对牧羊女马尔塞拉因爱生恨,最后自杀身亡。所有人都指责牧羊女的心狠。但堂·吉诃德却认为她一点都没错,牧羊女不必迁就任何一个追求者,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些追求者不仅不应纠缠她,还应该理解赞赏她。这种态度,在对女性歧视的封建社会,是极其超前的思想。
当时还有“解放奴隶”的活动,听起来人道,事实上只是奴隶主把年老无用的黑奴赶出门,让他们冻死、饿死、病死。堂·吉诃德叱责这种行为,指责奴隶主不过是为了节省花销,置黑奴的生命于不顾。
堂·吉诃德虽然外表疯癫,但他却帮助、激励、鼓舞了无数人。塞万提斯在小说的结尾写道,“他活着的时候是个疯子,死了却是个智者”。堂·吉诃德会在读者的心中,永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