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西条琉璃

日本,陌生而又熟悉的國度,讓我們隨四季的變化一起踏上旅程,展開對日本傳統工藝的溫故,感受日本的風物詩。從而知新,了解現代日本的光陰故事。通過了解帶來理解,更希望借此淺顯的旅行,認知我們自己的未來。

日本風物目錄:夏至香物、小暑扇子、大暑茶、立秋提燈、處暑蕎面、白露有田、秋分鍛刀、寒露清酒、霜降和紙、立冬暖具、小雪糖飴、大雪鐵瓶、冬至錢湯、小寒漆器、大寒菓子、立春花道、雨水硝子、驚蟄友禪、春分風呂敷、谷雨和傘、立夏竹工、小滿藍染。

夏至香物

进入江户时代(1603–1868)政治安定,经济繁荣,高级香料的使用向一般社会普及,也往武士、町家等广阔的阶层渗透。在上流社会中,以男士为中心,香道成为教养教育必修的科目。随着普及,香道中组香的制作以及相应道具的制作繁华竞盛。七夕香、源氏香、竞马香等带有时代印记,视觉化的品类也依次诞生。16世纪后期,线香还依然从中国进口,到17、18世纪初,随着日本国产化的进行,逐步向一般家庭普及,甚至成为身边最亲近的熏香制品,直至今日这种线香制造方式都未曾改变。

日本在经历千年香文化变迁的同时,不断延续并引入现代生活,独自欣悦,偎赏宾客,都成为生活中的雅致生活常景,从中感受季节变幻,天候移转,由此酝润心境才是最终目的。

小暑扇子

小暑,《周书》上说“小暑之日温风至,后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乃学习。”温风是蒸腾的暑气,蝉的嘶鸣容易引起人们的烦躁,摇扇而卧则会满心欢喜。

扇面通常由长纸、芯纸与长纸三层和纸相叠构成,描绘各色花卉与和歌纹样。最近设计风格浓厚的新扇也开始展露头角,顺应现代生活。在不同场合和用途扇子也有不同的名称。“持扇”是日常中使用最多的,分男士用与女士用。相对男士,女士用扇子要略小略轻少许。“舞扇”顾名思义是日本舞踊和歌舞伎等使用的舞扇,因为在舞台上使用,通常描绘装饰都稍显夸张,尺寸也要大许多。“仕舞扇”是传统戏剧“能乐、狂言”中使用的扇子,大小、模样和装饰都会因流派不同而相异,剧中人物不同,使用的扇子也有相当细致规定。“茶扇”在茶席上使用,形状小不少,但是不同流派间,大小和装饰也不同。作为表现礼仪的道具,扇子的威严性就异常突出,在此煽风取凉的功能则被削弱到极点。“装饰扇”就是字面之意,作为工艺品起装饰作用。

大暑茶

大暑,古人将大暑分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每年此时正值三伏天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暑气难消人心难耐,《大学》中说:“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人生莫如这段艰难困境,吃茶而心静,心静则自然凉。

从绵长的历史中孕育的茶之道,直至随心享用的茶饮料,体味之中“一期一会”的警言,亦或“和、敬、清、寂”的心神,和“茶禅一味”的幽寂,我们似乎都应反思快节奏中的浮躁心境,一瞬人生本如此,沏杯茶,在面面而谈中回味生活的“真、行、草”。

立秋提燈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著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对凉意最敏感的要属梧桐了,“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以小明大,见微知著是种智慧,微光点点,那是黑夜里的微笑。

时光流转,提灯由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来到今日的日本各地依然有许多的老铺在传承着,其中尤以八女提灯、小田原提灯、岐阜提灯、赞岐提灯最为有名。

古已有之的传统美为现代苏醒,传统的祭祀仪式使用的提灯,随后融入现代生活,魅力不衰不减,变化的是周遭的环境,不变的依然是内心的柔和与温暖光芒,隽永有力地雕出刻刻人生,有如人生旅途中指引我们微笑面对的方向。

處暑蕎面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过,暑气止。朝夕凉风习习,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自在,不像夏天大暑之时云气浓密。初秋,天高云淡风清,滴滴答答的奏鸣曲,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回响。俗语说“民以食为天”,不仅是说食物之重,更是一份自在享受的心境。

江户时期有着数之不禁的面馆,其中老铺面馆也是大量存在。其中分为最具代表性的 “薮”、“更科”、“砂场”三大流派,统称“暖帘御三家”。面馆入口处会挂上“暖帘”描绘屋号用来招揽顾客。在江户初期,独立经营的面馆会继承相同的屋号,从而形成分暖帘制度。这与现在的连锁商铺略有不同,传承的只是技术和流派,为了点滴积累来自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誉。

当时各种荞麦面加工技法共存,并形成几大支派,其中从信州发源的“更科”和从大阪砂场传至的“砂场”对形成今日的“江户荞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随后又从“砂场”中分出“薮”,形成传承至今的“暖帘御三家”。

白露有田

“露凝而白,玉阶生白露”。秋意渐浓,已是白露时节,桂树上挂满露水,古人取青瓷盘,谨慎的迎取,为最讲究的茶客煮茶。此时的“白露茶”香而醇,乃一绝。

有田烧被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远销欧洲之后,以“IMARI”的名字被欧洲皇室的王宫贵族所迷恋,特别是奢华的“金襴手”,狂热收藏以至于与纯金同价。但“月色被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有田烧也因有田町的瓷石发现而闻名,白且坚固,无吸收性的瓷土特性成就了400余年的漫长烧制历史。烧制程序纷繁考究,这也是优质良品必不可少的过程。

秋分鍛刀

四季变换,寒暑交替,《皇帝内经》上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秋分这一天,正是阴阳交接,分割寒暑的日子。秋之中,赏菊的时候,菊是“花之隐逸者也”象征着品格的高洁。

太刀威风凛凛,深藏不露,凝缩着诸多刀匠的工夫,时代和流派的不同个性也因此相异。平安后期到镰仓时代,当时的“大和国、备前国、山城国、相模国、美浓国”五国为中心,各地刀匠名工辈出,明治以后便以“五传”来称之。

刀身进行雕刻的传统,从平安时代起就已流行,实用纹样,信仰字句,装饰花纹等等特色鲜明。古刀刀身上雕刻信仰字句的居多,什么“梵字、剑、不动明王、俱利伽罗、三钴剑、护摩箸、八幡大菩萨、南无妙法莲华经、天照皇大神、三十番神”等都为刀匠所好,新刀的装饰性则更强,“鹤龟、上下龟、松竹梅、蓬莱山”等有着吉祥意味的图案都被雕刻其上。这也表露着刀匠的审美意识。

寒露清酒

露水先白而后寒,经过初秋洁白晶莹的白露,凉意转为深秋的几丝寒意。露水触手冰凉,此时桂花飘香,五谷丰登。农忙后酿造米酒是对自己辛劳一年的最高犒赏,伴着花香,沉吟心醉。

日本人对“三大”、“世界的三大”⋯⋯之类前三的排名,有着莫名的喜爱。清酒的世界也是如此,说起“日本酒的三大铭酿地”,非“滩”、“伏见”和“西条”莫属。酒要醇水质是关键,矿物质含量丰富的硬水,与矿物质含量少的软水,酿造出的清酒口感就大不相同。

清酒的味觉评价,常以五味的酸苦甘辛咸来表现,却与料理的概念大相径庭。四季变化风情迥异,人的情绪也随着变换。无论是独影小酌,还是双人对饮,又或众人皆乐,人生五味,清酒五味,这酒中滋味只有自己知晓,谁又说不是呢?

霜降和紙

“气肃而霜降”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漫步山野,层峦叠嶂的山林,显现多姿的色彩,经历过风霜,方能彰显“霜叶红于二月花”似的心火,深沉并涵蓄着的晚秋是令人沉醉的一抹。

和纸诞生带来文化的兴盛,不仅佛教文化繁荣,平安京时期也因和纸与假名的发明,逐渐摆脱唐风影响,逐步树立日本国风。诗歌传颂的文化运动,茂密的森林植被,清流的溪水,以及四季的变换,在和风风土之下,和纸得以发展。同时也承载着日本人对自然敬爱,与自然共生的生活习俗,优雅的使用美丽的和纸展现喜悦的内心世界。

源于自然的和纸,同四季变幻,从诞生到枯黄,由繁盛至新生,历经千年传承,层层张张记录着时代的薪火,点燃心手相连的古老记忆,留下时光雕琢的生命轨迹,我们唯有细细的慢慢的去体味。

立冬暖具

“冬”乃“终”,意味着“四时尽也”,“水始冰”水凝为冰,薄薄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立冬仅是拉开严冬的序幕。冬神被称作“玄冥”,也许就是想用空寂清冷来提示我们,珍视时间为世间谱写的未央歌。

不知不觉沉浸于晚秋美景时,冬季已悄然飘至,万物收敛锋芒,且收藏锐气温婉渡过。感觉到冷时只需轻按空调开关,在北方差不多也开始有暖气了的现代生活。室内户外两重天。

日本住宅除了现代称作“洋式”的现代建筑外,亦有大量的传统住宅保留下来,现代生活方式取暖与我们并无大恙,传统住宅多以木造,整个屋子的保温取暖显然不易,住户自身保暖和使用暖具则是现实之选。

现代暖具中虽有空调、电热毯、地热等种种,但于日本人来讲,围坐在暖桌旁,看电视,吃桔子,成为不可或缺的冬季风物诗。家族代代传承来的习惯,即使在洋式建筑盛行的当下,依旧是未曾泯灭的日常生活习俗。

小雪糖飴

“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时节,冬日的初雪,总是让人充满兴奋与期待,伸出手等待雪花落入掌心的一刻,轻盈飘舞,还没看清模样就已甜蜜在心了。

甜蜜似乎更适合日渐清冷的冬日,万籁俱寂的唯有内心那一丝甘味的温暖可忘却寒凉。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人有巧”,合四者方为良。不仅如此,随四季变幻的“季节限定”金平糖如花绽放,成为“绿寿庵清水”延续至今的不变情节。小雪时节的冬季,“梅金平”用上好糯米旋转出层层白玉,结晶呈淡粉色,如梅之傲雪风霜绽放的品格,与煮茶的冬季岂不正是绝配。待冰雪消融,春暖樱花飞舞时,盐沁后的樱之花瓣,一瓣一瓣又被职人手工挂蜜,小心翼翼的保留色味,可说是身心体味的艺术尚品。而到了四月、五月选用当季樱桃与蓝莓,果肉与挂蜜酸甜交融的口味也是不可不尝试的体验。初夏的酸奶金平糖,使用奶油须冷藏加工,挂蜜的技术成为最难以掌控的部分,亦冷亦热的冰火交融是创新技术的结晶。当还沉浸于夏季芒果,荔枝口味时,秋季的烧栗口味纷至沓来,是不可遗疏的美味,追赶着来不及的味觉。随后的丹波黑豆与紫苏的搭配,淡紫色的滋味也是令人难以忘怀。临近岁末柚子与红薯口味伴随的是落叶飘零的时光。品味过浓缩深秋南瓜浓郁风味后,惊叹于后味的丰富回甘。

大雪鐵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雪初降北方时,南方也迎来了清冷。至此而雪盛矣。天地间瞬间变的寂寥,白色覆盖下不太分明的轮廓线条,勾勒出素朴悠远的世界。

要说起围炉火钵上的主角便是铁瓶,如今不太常见的光景,蒸汽缭绕中隐约的背影,不仅是冬日最温暖的生活记忆,也是防止室内干燥的所在。《红楼梦》中妙玉采梅蕊雪煮茶,雪、水、茶相融是古人追求冰清玉洁的意境。除此吃茶之人对茶器的铁瓶也有着非常的讲究。

冬至錢湯

《礼记》中描述“日短至,阴阳争”,《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也提及“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正是阴阳混沌四时变化之候,十二地支之首的“子”冠于冬至,也意味着洗却凡尘又是涅槃新的开始。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开始进入数九的寒天,这一日似小年,迎来最长的一夜,恨不能一直抱着暖具安眠,可这哪有热气腾腾的热水浴来的身心舒坦。日本火山较多因此温泉也相当出名,自古既有文献记载发现与利用的历史。

随着庄园制度的瓦解和更多寺院的开放,“汤屋”也逐渐开始收取入浴费“汤钱”,这之后便把收费的浴堂称之为“钱汤”了。江户时代《庆长见闻录》中记载着德川家康入府的翌天正19年(1591),“伊势与市”在现在常盘桥与吴服桥间的“钱瓶桥”河岸设置了“钱汤”浴堂,需永乐钱一文方可入浴,这是最早关于入浴费的记载。

小寒漆器

冷气积久而寒,月初寒尚小,故云。小寒是气温最低的时节,此时雁北乡,一路向北迁徙,回往那到不了的远方。即刻鹊始巢,鹊遂可为巢。我们亦该归乡,思念一缕透窗而入,落入手中一碗热故乡。

小寒时节正值元旦之际,应花期而来的花信风,始梅花,候山茶,次水仙,稍来花开的声音。元旦为日本新年的开始,归省阖家团圆也是年年不变的习俗。家家户户都特备御节料理、屠苏酒、杂煮与祝箸,原是敬神的贡品,普及到民间后,不知何时成为饱含吉祥寓意的正月传统料理。

莳绘是在漆器表面以漆描绘纹样图案,趁未干之时,散洒金银等金属粉,使其附着于漆器表面的技法。莳绘亦分“平莳绘”、“高莳绘”、“研出莳绘”、“肉合莳绘”等,平莳绘是将图案纹样描绘于漆器之上,趁漆未干时撒上金属粉,拂拭掉多余的金粉,待干燥后在纹样部分施漆、打磨的技法。最早出现在平安时代晚期,多用以表现线条的优雅;高莳绘是在漆器表面营造出立体感,同样在突起部分描漆洒粉再打磨,使漆器工艺丰富而立体的突破技法;研出莳绘则是最早奈良时代出现的技法,先在漆器表面描绘纹样,之后在全体表面再施以漆,待完全干燥后用干燥过的木炭研磨出莳绘的金属层,这种研磨是莳绘的主流技法,也使漆艺达到鼎盛时代;在高莳绘基础上还发展出了肉合莳绘的技法,突起与平地相互并用,在表现山峦浮云上更加生动形象逼真许多。这些技法,看似随性散洒简单异常,实则相当考究手工职人的内心。可想在未干的漆器表面,一个小颤,即刻耗费全部,研磨同样考验手上工夫,力道大小全凭一念之差,过之则金粉全无,少之则漆面尚厚。

大寒菓子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生机潜伏、万物蛰藏,即将结束的冬季,隐隐感受到大地春回的迹象,是百花缭乱中又将开启新的周而复始。

荏苒间快要新年,花香鸟语都述说着季节的更替。春,萌芽;夏,繁茂;秋,熟成;冬,凋零。人之一生,一呼一吸,一休一憩,循环无穷尽,菓子便是这四季人生幻变的生活物语。菓子可誉为五感的艺术,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身心皆享受。菓子的颜色和形状令凝目百花吐艳;菓子的味道使味蕾百花绽放;菓子的气味感呼吸百花芬芳;菓子的名字带会意百花妙语;菓子的触感让心绪百花缭乱。菓子的命名也非常讲究,以季节的植物、自然现象等为多,而在名字前有“菓铭”的亦常见,多来自古典艺能、短歌、俳句、花鸟风月、地域历史或名胜,可见古人生活之风雅。

立春花道

日本传统花道由师傅传授弟子继承而来,有着“不适宜者不予授道,恐废了道行”的思想,因此师傅通常对弟子都会相当严苛,不仅仅是插花的技术,人格魅力、生活状态、思维方式等等都是考验之所,这倒是与茶道等诸多传统艺能有着丝丝入扣的关联。现在的花道流派以家元“池坊”为中心,衍生出2000~3000多支,是源自生活,表达心思的美之艺术。

因日本花道鉴赏的角度方向多为正面,已经发展成一种符号语言和装饰概念,在3次元空间中以最大限度2次元的形式来表现,自然的、生命短暂的花朵和枝叶的运用,加以时间维度成为4次元创作的集结。不仅仅是色彩艳丽的花卉,包括桠枝、木干、树叶、绿苔等皆为花材,藤蔓、青草、浆果、水果、种子甚至干枯的植物亦可。自含苞,至待放,后盛开,终凋零代表着过往,憧憬,现世和遥望。花非花心,显若人情。修剪花枝时,感同身受花之情怀,寄托心思赋予花理想,更以此探求美的真髓。花材使用讲求简约,强调花与枝、叶间自然原态的美姿,而这自然循环是对宇宙万物的崇敬亦是时光永恒的缩影。心生深邃悠远的意境方能从心表达内涵丰富的哲理,体味自然赋予人之禀性,回归内心的自我。

保持花的美态,在切割剪枝时就显重要,相比所谓的科学根据或理论,花人更重视师傅传承的前人经验。插花所用的植物必须含有足够的水分,尽可能长时间保持新鲜。人们采用很多技术主要手法包括“水切、注水、煮水、碾碎、药剂”,挤压、蒸煮或烧灼花茎的根部施用各种化学药品等。然而, 最为常用的方法是“水切”,即在水中将花茎的根部剪去后即予以使用。为恢复已枯萎的花朵和枝叶的活力,一般在水中将其修剪,并将花茎在水中浸泡30分钟以上,充分吸收水份。亦依据不同植物的特性,分时段晨起或夕落,甚有极端者,严苛管控温度湿度,若是不宜的时辰采切,如冬眠中被惊醒,花心态必定不悦,可见爱花者心切非一般能及。

雨水硝子

硝子谓之人造水晶,古时曰琉璃,日本称作硝子,现代则是玻璃的艺术。最初从植物灰中提取的碳酸钾与砂石中的二氧化硅经熔解后,形成硝子。作为最古早的人工合成材料,其历史可追溯到纪元前4000年以前,而硝子与日本邂逅则是到弥生时代以后的事情了。古墓中发现“勾玉”、“管玉”,也不乏大大小小片状硝子被出土,这其中亦有从中国传来的,曾作为装点佛像佛堂而用的琉璃玉器,想必是伴随着佛教一同来到日本。

驚蟄友禪

友禅是在布料上进行染色的传统技法,原本是使用淀粉或米制成的防染剂,进行手工描绘,染色成形后呈现出缤纷色彩的染色技术,而今使用型染或者数码印刷的类似技法样式,亦都被统称作友禅,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染色技法之一。在白色绢布上进行绘画后染色,常用于表现传统和服的多彩图案。尤其擅长用简洁的线条表现动植物、风景等。自从外国传入了鲜艳多彩的化学染料后、色彩愈加丰富起来。

友禅的名称来源于始创者江户时代的扇绘师“宫崎友禅斋”,于京都创作出友禅染后命名为“京友禅”,随后又将这一技法带到了加贺藩(今,石川县)的金泽地区,并发展形成有别于京都的独自样式,成为“加贺友禅”。到了明治时代,广濑治助依据“捺染”技术,创立出的“型纸友禅”进一步拓宽了友禅染色的技法范围。

春分風呂敷

风吕敷就是我们常说的“包袱卷儿”、“包袱皮儿”,自从有了布自然而然的诞生了包裹的历史,单纯的一块布,正反也仅有两面,却开启了一段不寻常的千年光阴。柳色半春光的春分时节,日暝昼夜均分,寒暑相平,正是踏春寻觅和煦阳光的时候,包裹上一身春色上路吧。风吕既浴堂,江户地区叫“汤屋”,(详见我们曾在冬至时节介绍过的钱汤)而在关西地区则更喜欢称作“风吕屋”,风吕实为蒸汽桑拿浴,入浴时将脱去的衣物在浴室地面上敷布加以包裹,随后逐渐以“风吕敷”的名称在民间传开,早期的名字却逐渐被遗忘了。

风吕敷的制作材质多为天然素材,丝、绸、绢、纱、缩缅、棉等织物为多,近年亦有化学合成纤维出现。丝绢等传统织物由于原料昂贵,有着特殊光泽,手感滑顺,常被用作高级风吕敷使用,售价自然不低,与友禅和服并用,可谓相得益彰;缩缅清洗易缩水,而棉制吸水性较好,对人体皮肤亦无伤害,便于一般清洗,因此相对常用作普通风吕敷使用。

清明印传

宽永年间(1624-1643)有外国人从印度带来装饰的皮革制品进献幕府,华丽奢靡色彩艳丽的“应帝亚革”(india)为幕府所喜爱,遂下令进行国产加工,自印度传来,就这样被赋予皮革加工的名字“印传”。之后的京都地方志《京羽二重》和《东海道中膝栗毛》中均有关于“印传”的描述,可想江户时代的当时已经在各地制造并普及。到了江户末期以现今山梨县甲府市为中心逐渐形成产地,旧称甲州的甲府形成传承至今的“甲州印传”,亦成为日本唯一的传统皮革加工技法。

谷雨和傘

那时还是平安时期,伞被留学大唐的遣唐使从长安带到日本,同时还有佛教、茶与汉字,当时把中世纪直至近代中国传来的物品雅称为唐物,因此和伞最初也被叫作唐伞。和伞初传入时是专供于贵族间赏玩的日用品,执伞裳梅的平安时代彰显贵族风雅的生活,庶民自然是没有资格撑伞浮想联翩的。但到了江户时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庶民文化的兴盛,和伞逐渐成为时尚的道具被广泛普及,浮世绘“美人画”中就经常可以看到执伞美人的柔美身姿。随后的发展中,结合传统艺能的歌舞伎、日本舞蹈、茶道等,相互借鉴融合,以各自领域特有的审美意识,进一步得以发展。

普及各地和伞中,歧阜和伞、金泽和伞、京和伞被并称作三大产地,除此之外,山形和伞、淀江和伞、爱媛县内子町、福冈筑后和伞、大分中津、德岛、伊贺伞、高松和伞、阿岛伞也都是有名的产地。

立夏竹工

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后恰到好处的微风带来习习凉爽,竹子摇曳竹叶发出的沙沙声,勾着内心那个悸动,在忐忑中炎热的夏天就要到来。空调下避暑的我们,谁曾想到爱迪生发明电灯时,炭素灯丝便是京都竹制成的呢?摇扇清风萤火飞舞的溪涧,依旧与竹千丝万缕着,抱着西瓜端坐竹凉席上恐怕是夏季风物的记忆。竹中散发的萜烯芳香物质,有自然放松安神的效果,难怪夏天到了人也逐渐慵懒混沌起来。

小滿藍染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说》,这其中的青说的就是“蓝”,古人称蓝色作“青”而“蓝”就是蓼蓝,被略称为蓝或靛青。蓼蓝是蓼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用于染色,蓝染也自此得名。近代被广为传播的“Japan Blue”因色彩深邃且艳丽唯世界所熟知。

越分享,越有的分享!

越分享,越懂得分享!

任何建议、想法、供稿

都平台直接平台上面回复告诉我们

欢迎关注视觉艺术微信公众号:shijueyishu0也可以微信直接搜索公众号:视觉艺术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西条琉璃”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