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华尔街顶级谋士
“我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精彩”
李斌,典型的时代“弄潮儿”。
1979年高考恢复第三年,15岁的他就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此后顺风顺水,一路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闯荡华尔街,又赶上金融衍生品大潮,成为顶级研究人员;随后的互联网热潮,他率领60余位合伙人创立了互联网金融集团。
“我是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精彩。”如今坐在上海的办公室里,李斌满脸笑容。因为现在,又有一场全新的浪潮正等待他去体验——属于中国的“对冲基金黄金十年”。
在中国,搞金融的人大都读过《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马尔基尔(B.G. Malkiel)的这本书在上世纪90年代初风靡一时。斗转星移,如今华尔街的英雄谱,早不限于土生土长的白人男性,中国人不断在这个金融大舞台自如漫步。
李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最擅长的,是为前方交易员提供武器——设计极其复杂的交易模型和风险管理模型。
年纪轻轻,李斌就从中国科技大学一路杀到纽约大学,拿下物理学博士学位。但他最初的“美国梦”,却是上西点军校,当将军。
西点军校没有向他招手,另一个美国梦的制造地却向他敞开怀抱。恰好赶上金融衍生品大潮,李斌披荆斩棘深入华尔街,成为一名顶级研究人员。
这之后,他带着积淀多年的经验和激情,于3年前回国。因为他想再赶一回潮,一波中国对冲基金黄金十年的潮。
从物理学博士,到华尔街谋士,最后自己创业。怀揣将军梦的李斌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漫步华尔街”,一路并不轻松却始终坚定。
天才少年 “误闯”华尔街
“获取物理学博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追求科学的漫漫征途中,我经受了种种考验,付出了很多。”李斌说,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是因为一个不变的目标:成为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在人类智慧之路上留下自己的脚印。
从1979年十五岁半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一直到赴美留学,科学都是让李斌魂牵梦萦的理想所在。
即便进入华尔街多年,他仍觉得,职业虽无高低贵贱之分,但科学家才是真正的“国王”。
“在惬意的傍晚,我们思考着宇宙和时空的奥妙,享受着一杯热茶和一支雪茄的乐趣;我们想象着另外一个星球上的智慧生物会是什么样。”
现实是骨感的。沉浸在曼妙物理学理论中的李斌哪里想到,这个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的国度,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物质世界。
上世纪90年代,已在美国结婚生子的李斌,每月拿着微薄的博士后津贴过活。生活的拮据让他不得不做各种体力活补贴家用。
“我有时候会在大冷天开车去给人擦窗,车里太冷只能披着被子。不过我擦窗很快,10分钟就能赚10美元。”回忆往事,他露出了招牌式的温暖笑容。
再加上世纪90年代物理学似乎走到了尽头,剩下的课题不是成功机会渺茫就是枯燥乏味。李斌开始有了转行的念头。
“那时候的美国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而这个领域需要经过严格训练的理工科背景科研人员,我的很多朋友都放弃了物理,先后进商学院获取金融博士学位。有几位到华尔街任职,年薪有十几万美元。”
在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下,1993年,李斌辞去了纽约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的工作,正式下海。
第一家面试的公司是位于华尔街60号“阴沉、压抑、不可一世”的JP摩根。在被6个面试官轮番狂轰滥炸了一个多小时后,李斌被告知回去耐心等待结果。7个月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
1993年9月,另一家猎头公司打电话告诉他,美林公司在招他这样学历背景的人做房屋抵押证券的研究。为了得到这份竞争激烈的工作,李斌立刻着手研究抵押证券相关材料。10天没日没夜的埋头苦读,他最终写了一篇关于计算抵押金证券隐含期权的论文。
“我研究出了计算机模拟定价的模型,并用五种上市的抵押金证券作了例证。”努力没白费,后来的上司罗杰对李斌说:“你正是我们要找的人!”
顶级谋士 半路成“将军”
李斌清楚记得那是10月的一个星期五,罗杰正式通知他“下周可以入职”。开出的条件是65000美元基本年薪外加年度奖金。这是他博士后研究工作薪金的两倍多。
就这样,李斌给自己的学术生涯画上了句号,开始了华尔街精英人士的别样生活。
第一天去上班看到狭窄的华尔街上黑压压一片西装,李斌却感到精神为之一振,他想:“这就是世界金融的枢纽和心脏。”美林公司就在哈德逊河旁边,拥有世界金融中心四幢大楼中的两幢。
在美林,他一干4年,帮助公司建立了“美林债券利率曲线模型”,全球国债二元风险分析、房屋抵押债权分析、全球债券自营交易统计套利等模型,后来皆成为在华尔街广泛使用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自营交易模型每年为公司带来的利润十分可观。
“我初入华尔街只是为了寻找一份工作。渐渐发现自己可以在金融界站稳脚跟并开辟一片广阔天地”1997年,是李斌大丰收的一年。
他先后前往巴黎、法兰克福、伦敦等多地推广“二元风险控制模型”和“国际债券市场交易策略”。每到一地,都有近百名交易员和销售员聆听他的演讲,这样的支持与重视对分析师而言是极为罕见的。
“他们就像是美林公司前线作战的勇士和将军,而我就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
此时的李斌不再怀疑自己当初的抉择,并逐渐成为一名金融界的顶尖研究人员,在三年内升任美林公司副总裁。
不过,李斌的志向远不止于此,“没有做过交易的金融人士就如同没有开过枪的士兵”。
再加上自己与当时美林自营部负责人兼好友阿吉力斯研究出了系统性的在全球债券中进行套利的方法,且为公司赚到了实实在在的利润。李斌在好友的鼓励下,准备放弃研究职务去做一名交易员。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当时,正巧瑞士银行在招北美证券部交易策略部主管,一个猎头推荐他去应征。四十多个竞争人选中,李斌走到了反复面试的终点。
“在华尔街,除了证券公司总裁没有比证券交易部主管更好的职位了。”李斌说,他获得的是哈佛等名校毕业的金融人士垂涎三尺、为之付出多年也未必能得到的机会。虽然美林极力挽留,他也没有放弃。
1997年7月,李斌正式到瑞士银行报到。瑞士银行在北美有几千名雇员,李斌进入了仅有6人的决策层,开始体会指挥的愉悦。
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瑞士银行和UBS银行合并,“公司内部的变动搞得大家人心惶惶,近一年所有人都不做事了。”但这个时候股市却如日中天,道琼斯指数突破万点,李斌开始打算自己创业。
军师创业 智慧出“卖点”
1998年年底,他辞去了瑞士银行的高管职务,带着遣散费和一位前上司在自家客厅酝酿起对冲基金来。
“虽然做了多年军师,但毕竟没有业绩来说服投资者,因此筹款颇不容易。”
李斌和合伙人利用原来的关系找遍熟人,但只筹到1000万美元。他算了一笔账,如此规模,就算操作得好赚30%的利润,作为基金管理人一年的收入,甚至连公司基本开销都不够。
眼看网络热持续不退,他索性转向了互联网。设想是:建立一个网上交易平台,依靠他与合伙人多年来研发的交易模型为投资者提供操作建议。
1999年,李斌和科大同学驱车开遍了整个美国,短短几个月,他们就为自己的新公司网罗了63位合伙人,大多是优秀的中国留学生。
这家名为西港金融集团的新公司,有个雄心勃勃的宏图伟愿: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服务中小投资者的金融网站,并为他们提供证券、外汇等全方位的金融交易服务,打造成可以与高盛匹敌的综合金融集团,最终实现美国上市。
“当时真的就是想做一个全球最大的金融网站。”李斌回忆道。他任董事长,其他合伙人分别提供前中后台各项专业支持。公司没成立多久,就在日本、欧洲多个国家建立了金融平台。
他的网站根据华尔街专业交易员使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为客户提供购买方案。对于不愿轻易入市的投资者,可以在网上模拟交易,检验自己的投资策略。李斌称,他的网站的卖点是让中小用户也能享受华尔街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
为更好地完善网站功能提高人气,科学家出身的李斌还获得了四项发明专利。
在位于上海人民路淮海中华大厦的办公室角落的一间交易室里,李斌抑制不住自豪地指着那些固定在墙上金灿灿的专利证书,向记者解释起它们的功用。这些新奇的应用包括根据股票走势历史预测未来走势、自动股评以及展示交易量超过20万元的大户动向等等。
除此之外,李斌还希望能够在网上为客户提供证券经纪服务,为了拿到券商业务牌照,李斌重新考取交易牌照,对此,他们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
“我们是留学生中唯一申请到美国券商牌照的人。”他说。
不过由于牌照申请时间过长,虽然李斌和伙伴们介入线上金融服务时,行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公司具备券商资质之后,竞争已经十分激烈。与能够提供更好客服服务、运营成本更低的本土券商相比,西港集团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
再加上申请好牌照没几个月就发生了9·11事件,美国证券市场也一下子走入了谷底。300多家网上交易公司同分一小杯羹,西港集团陷入了窘境。
“现在看来,证券交易还是属于传统行业,不借助大型集团,靠自己单打独斗难度太大了。”李斌感叹道。不过,西港集团旗下个别网站在区域市场还是有所斩获。
西港在中国香港的金融网站是和李嘉诚旗下TOM集团合资成立的。这家为人所熟知的,由李斌亲自注册的阿斯达克财经网日后在香港金融网站市场占有率超过70%。
“我们当时在加州亲自和TOM集团周凯旋女士进行的合作谈判,之后我们的两名合伙人派往了香港。”这家企业最终在四年前成功卖给了大智慧。
阿斯达克的成功对李斌颇有启发:在不熟悉的市场和有实力的集团合作,才更容易提高效率并获得成功。
此外,还有专注。李斌说,当时自己四处为证券交易平台注册执照时,有一个美国朋友成立了一家专门提供外汇交易服务的网站。“这个领域比较细分,竞争者不多,也不需要申请执照,最终获得大量用户,并在纽交所成功上市。”
这家公司就是现在知名的汇富公司。虽然自己的网上证券交易公司最终也成功出售给美国的一家公司,但善于总结的李斌还是有点后悔的,“当时网铺得大了点”。
做永远的弄潮人
回国后在移动互联网的创业体验,让李斌对国内的创业环境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也是他要将对冲基金与互联网结合的来由。李斌的第一步定位,就是帮助中国内地高净值人群配置海外对冲基金,这也是他的长处所在。
“我是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精彩。”坐在上海办公室的李斌脸上挂满笑容,一场全新的浪潮正在等待他去体验:中国的对冲基金黄金十年。
3年前,李斌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正式迈上创业征途,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夙愿。
“我们可能还是有点战略性的错误。总想着在美国本土从无到有创立一家以我们中国人为主导的上市公司,而所从事的业务与中国市场和我们的文化背景无关,现在看来很难做到。”
创立对冲基金投资平台不是李斌回国后的第一站。当时正值移动互联网创业热潮,在美国做过互联网生意的李斌感觉这是一次重大机遇。没多久他就和创业伙伴开发出了一款服务连锁企业及用户的APP。
这款名叫“逛店宝”产品利用超声波技术让手机终端用户在接近商场时能够及时搜索到商品产品、促销信息,获取最及时的服务资讯。
短短一年内,这个平台就积累了3000多家商场资源、用户下载量超过百万。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拥有分公司。
不过,与大多数互联网创业企业的困境相似,“企业效益短期内很难看到。”李斌说,由于用户只有在商场附近才能接收到产品信息,很难积累到足够多的用户量。最后公司以技术优势出售给中国电信旗下子公司。
但这次互联网创业体验让李斌对国内的创业环境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也是他要将对冲基金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来由。
“我近期去见了几个国内的金融机构还有风投,他们都建议我坚持互联网金融方向,建立一个对冲基金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平台。”李斌希望,这个平台能够成为中美两国对冲基金的桥梁,帮助两国的高净值客户配置对冲基金。
“中国目前能够投资1000万以上买理财产品的人有70多万,这些高净值客户80%的资产配置的还是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对冲基金发展空间巨大。”
李斌说,目前公司发展的第一步定位于帮助中国内地高净值人群配置海外对冲基金,这也是自己的长处所在。
马不停蹄的几次路演之后,李斌受到了基金、信托、银行等渠道的热烈欢迎和支持,“机构投资海外的意愿很高,不过将信将疑。”李斌说,由于QDII出海几年来,并未给投资者创造稳定的回报,不少投资者对此还有疑虑。
他解释了自己的不同之处:以前QDII是中国的团队投资海外市场,而未来自己的产品是由美国人管理的,“我的工作就是帮助投资者发现那些处于成长期的对冲基金,获取低回撤高收益。”此外,与以前QDII基金投资单一市场不同,自己设计中的产品是投资多只基金的FOF产品,投资更分散,收益也会更稳定。
他希望尽快发行第一只产品,用业绩证明实力。今年1月初,李斌在上海自贸区建立的复兴资本公司,其合作伙伴任职美国一家实力FOF机构,擅长在美国对冲基金领域寻找到处于成长期的基金。未来他希望,能够帮助美国客户寻找到优秀的中国对冲基金。
李斌的理想现在看来有些遥远,但就像曼德拉所说,“在未成功之前,一切总看似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