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是个盛产传奇的时代,除了城头变幻的大王旗,还有许多情浓意切的红男绿女。晚清名妓小凤仙与护国将军蔡锷的传奇爱情,就是当时最精彩的华章之一。
第一次接触到这段传奇,还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我正在一所师范学校为“农转非”而刻苦学习,突然有一天,班委组织大家周末去看场电影,电影的名字叫《知音》。当时,爱情还是件奢侈品,能有这样题材的电影上影,对一帮情窦初开的学生来说,是种福利。
电影《知音》剧照
看完电影后,当时就被李谷一演唱的插曲《知音》所深深打动: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
叹的是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
受电影及插曲的影响,竟也春心萌动,给“同桌的她”写了好多首暗递秋波的“歪诗”,留下了一段青春不在的美好记忆。此是闲话,又扯远了,还是回归主题吧。
蔡锷与小凤仙
因为一部电影的传播,大家都蔡锷和小凤仙的爱情故事都耳熟能详,今天就不再多说了。虽然他们没有“从此王子与公主都过上了幸福生活”的美好结局,但是,这曲爱情绝唱仍感动着许多人。只是,令人难以想像的是,经历过这段昙花一现的爱情后,蔡锷将军就因病而逝,年仅34岁;而小凤仙的后半生更是凄惨不堪,从欢场中退隐后的小凤仙,嫁过锅炉工、在别人家做过保姆,后来患上老年痴呆症,在沈阳孤独离世,享年54岁。
说起小凤仙的人生,竟是一曲悲大于喜的坎坷。
小凤仙
小凤仙,原名朱筱凤,原籍浙江钱塘,出生在杭州,父亲是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后来因故被解职。全家生活顿时落入困境,开始了搬家生活。作为满族遗老,小凤仙的父亲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被辞退,连生气再加窝火,不久死去。这样,小凤仙全家人的生活更加困楚。比这更严重的是,因为小凤仙的生母是偏室,父亲去世后,娘儿俩倍受大房的欺辱。于是,小凤仙和生母离开朱家单过,流浪到杭州,然而祸不单行,不久生母病逝。小凤仙成为了孤儿,举目无亲。
这一年,小凤仙才10岁。幸好,她遇到了一位姓张的好心奶妈收留抚养了她,所以就改姓张,名凤云。
小凤仙
小凤仙跟着奶妈在杭州生活了一年,不久的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那时张奶妈带着她正在浙江巡抚曾蕴家帮佣。不久,杭州革命党人炮轰浙江巡抚衙门,张奶妈就带着她逃亡上海。因衣食无着,便让她跟着一位姓胡的艺人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取了艺名“小凤仙”。
1913年,北洋军阀冯国璋、张勋等部攻打南京,战火延及近两月,小凤仙跟着胡老板逃到上海。年已13岁的小凤仙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不久,她又跟着胡老板辗转到达当时的京师北京,在著名的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接客做生意,以其才貌色艺俱佳,名震京师,成为民国初年北京城红极一时的名妓。
蔡锷
直到16岁那年,她碰到命中注定的“王子”蔡锷,两人的一段惊之恋,让小凤仙的名头甚至盖过了梨园红人梅兰芳。只是,这一段恋情没维持多久,就以蔡锷的“逃离”及病逝而结束。
蔡锷病逝后,小凤仙的日子非常难过。为了消除心中的隐痛,也是为了躲避袁世凯的报复,小凤仙改名张洗非,远走东北,过起了隐居生活。期间,为了生存,她曾嫁给一位东北军的师长,只是那时战事频发,婚后不久,那位师长就战死沙场,小凤仙再一次陷入困境。
蔡锷与小凤照剧照
1949年左右,她再次嫁人,嫁的是大她五岁的锅炉工李振海,成为4个孩子的继母。由于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为了补贴家用,小凤仙又走出家门,她先是到一家服装厂做女工,后又去给别人做保姆。不久,她的第二任丈夫李振海也因病去世了,她只好跟着继子女一起艰难度日。
这样的窘境直到1951年才有所改观。当年春,梅兰芳赴沈阳演出,下榻于政府交际处招待所。某天,门卫送来一个纸条,字迹娟秀,署名竟是失踪三十余年的小凤仙。
“梅同志:我现在东北统计局出收部张建中处做保姆工作,如不弃时,赐晤一谈,是为至盼。”
梅兰芳
梅兰芳当然记得小凤仙的芳名,后者曾捧过他的场,当时跟她在一起的就是那位玉树临风的蔡锷将军。看罢纸条,梅兰芳当及约见并宴请了小凤仙。梅兰芳了解到小凤仙生活遭遇后,心有戚戚焉,他柔声安慰道:“你的生活问题,我跟交际处商量一下,人民政府一定会照顾你的。”
后来,小凤仙才被安排到幼儿园当保健员,漂泊了大半生,终于有了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只是,天不佑人,1953年,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凤仙就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于1954年在孤独中离去。
小凤仙剧照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位大学教授在拜谒蔡锷墓后,写下了如此诗句:
南天剑起一麾雄,湘水麓山唱大风。
十万万人今共拜,知音岂独小桃红。
此诗对于小凤仙而言,当是另有一番深意。其实,小凤仙根本不会在乎后人如何猜测她,因为早在几十年前,视小凤仙为红颜知己的蔡锷,就已经给出小凤仙和所有世人一个答案了,蔡锷送给小凤仙一副对联中这样写道:“不信美人终薄命,从来侠女出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