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6月29日,为成都商报微信公众号《诗歌集结号》(ID:SGJJH000)第7周“头条诗人”角逐时间。详细规则见文末。
今日斗诗
1、汪文勤《洛夫扫雪》(群主荐诗)
2、阿炉•芦根《徒游达人》(群主荐诗)
洛夫扫雪
作者/汪文勤
扫出青草
苏武便来牧羊
一曲未尽
却是两行热泪
欲零还往
哪里才是洛夫
燕山如席
昆仑如剑
长白如絮
祁连如鹅毛
之雪
如玉如翠的峨眉之雪
洛夫扫啊
扫过无数的小岛
扫过冈底斯
扫过乞力马扎罗的雪
一路扫到洛基山下
总不是家门之雪
只扫得扫帚成精
驮着诗魂
漫天飞舞
染白洛夫的双鬓
再也化不掉了
图据网络
作者简介
汪文勤 ,女,“第三条道路”代表诗人。
杨然荐评
《芙蓉锦江》诗刊群群主
汪文勤杰出在汉语之巅。
汪文勤的《洛夫扫雪》牵出的是心情是十分复杂的。
诗的立意十分明了:洛夫扫雪。主谓宾三位一体,全诗便围绕这三位一体步步展开,句句行行,无一例外。从“扫出青草”,到扫出“染白洛夫的双鬓”,概括了一个诗人万水千山的漂泊经历。要知道洛夫扫的总是异乡的雪,从无雪的台湾之雪,到非洲到美洲,“总不是家门之雪”。诗人对燕山、昆仑、长白、祁连直至峨眉之雪,只能望洋兴叹。唯一的安慰在于诗魂:“只扫得扫帚成精/驮着诗魂/漫天飞舞/染白洛夫的双鬓/再也化不掉了”。
大家都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现在又增添了洛夫扫雪这一诗歌成语,千言万语,“一曲未尽/却是两行热泪/欲雪还住”。诗人对中国古今文学的把握,非常精辟,致使全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闪烁着汉语诗歌的绝妙光芒,携手着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落脚点却在现代,在诗人本身。
徒游达人
作者/阿炉•芦根
背着高级饮料,蹬着山地鞋,拄着专业拐杖
太阳背着天空走向黑夜一样
走向海拔3222米的大瓦山。我也觉得
意义非凡
一天一夜
他们如愿以偿昼的烈日,夜的大雨,山的巅峰
他们歌唱,跳舞,相拥而泣
他们获得释放与安宁
祝愿他们幸福
祝愿他们像一直跟在他们后面
拎着几只空饮料瓶的彝家老妇一样
幸福
阿炉•芦根,四川乐山金口河大瓦山彝人。大瓦山,离乐山150多公里,世界上最大的桌顶大山。
我的汉人干爹给我取了个厉害的汉族名字,叫罗旭峰,说是希望我能像旭日骄阳一样照耀,像山峰一个顶天立地。这几乎很难,但我试着从另一方面做到,那就是在诗歌里做一做纸船渡海的梦。
诗哥荐评
诗歌集结号诗意群群主
在群里看到这首诗时,眼前一亮。多么质朴的语言,多么沉重的叹息,又多么善良的心灵。阿炉·芦根的诗,没有奇淫巧技,也没有绚烂的笔法,却在自然而然中诉出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我本想写一篇评语作为群主荐评。但还是请作者本人来告诉你,他为什么写这首诗吧。
我们的行走,就是去遇见比我们更苦的人,因此我们最喜欢去边疆,去边贫地区,我们知道那里容易找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纯粹,荒凉,贫穷,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比自己还苦的人或事来安慰自己,然后说自己顿悟了,这就是人。
当我们因为执着,搞得认为自己才苦大仇深,而想着解脱的时候,这世界就只有自己一个人了,他看不见更苦的别人,自己治愈自己就是天大的事,“徒步达人”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标志,其实我更喜欢那些一直跟着他们以捡拾空瓶换盐巴吃的人们,他们何尝不是更执着的修行者,但他们不声不响,修自己的行,安自己的心,也不需要更多的关怀。
我想塑造这样的人,不对!我想呈现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在我们周围很多,只要我们心细,只要我们的心往下放,放在与角落平衡的地方,就会看见过着神一样生活的流浪汉、乞丐,随遇而安的大瓦山的居民。那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心安,世间是最大庙宇,人生是最长的苦行路。
我1998年毕业于一所中专学校,由于四年制学业,因为成为了中国大地上最后一批与铁饭碗擦肩而过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我学的是化工专业,由于化工企业污染太多,因此我刚毕业的那年,我家乡的化工厂全数被取缔。于是,我开始了那样的生活,先是在乐山打工,给酒店洗盘子,一个刚毕业的青春少年,只干了7天就坚持不下去了,老板说至少要干到10天才能发工资,但我真的坚持不住了,双手全部红肿,每天要洗无数的碗,最难坚持的是和大娘们一想蹲在拥挤的水屋里清洗洋葱等蔬菜,于是我走了,好心的老板给了我10元,加上身上的3元,总有13元,而乐山到金口河区的车费那时是16元,那时是1999年的七月。
我又去成都,做纸盒包装工,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我回到金口河,在一家木材加工厂车斧柄,然后先后做过人寿保险业务员,当过一月125元工资的代课老师,和怀孕六月的妻子在一个无电无水黑水坪的彝家老屋里生下了第一个女儿,那是2000年,很少有地方不三通(水电路)了。
同年,区上实施中专比业就业工程,全区有近500个我这样的人,但只录用六人,考题是公务员条例,妻子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按书本提问我答,45天的来,我们日出而习,89页的公务员条例及相关内容,我能从头熟背到最后一句,我考了第三名。进入一个叫共安彝族乡人民政府的地方工作至今。
我是有故事的人,所以我写故事不作编造,我是和有故事的人在一起生活的,所以更不用编造。因此我也试着写写这些真实的故事,也许很多人认为是真空的谎言,但没问题。
2013年,我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歌,果不其然,写的是一个更真实的故事,即火化外公的故事,叫“阿普的光脚”,从此有人说我是诗人了,好吧,我更应该努力了,至今写了近2000多首习作,大都充满着泥巴和茅厕的味道,但我依然希望着一个伯乐的横空出世,扶一下我那些醉醺醺,脏兮兮的诗行。
我没有什么诗写技巧,只是直接叙述而已,也许这也是一种独特的叙述,希望能打动读者,如果不能打动,我也不可惜,我发现的事理应由自己感动,感动一生也在所不辞,感动,也是一种责任。
24小时留言实时排名
1、蒲苇 《空山》 29条留言 (6月23日发表于《来稿辑选》栏目)
2、覃儒方《父亲》 9条留言 (6月25日发表于《来稿辑选》栏目)
3、紫凌儿 《祭小妹》 5条留言 (6月24日发表于《来稿辑选》栏目)
3、翠儿《我要好好地慢下来》5条留言(6月26日发表于《来稿辑选》栏目)
注:因微信公众号只能显示精选留言,且精选留言数有上限设置,因此部分留言无法显示,数据以后台统计24小时全部留言数为准,同一人评论多条,只以一条计。而为了公平起见,只统计24小时留言数。超过24小时后的留言,并不计算在内。
“诗歌集结号·头条诗人”评选方式
1、大众评委:
所有关注微信公众号《诗歌集结号》的读者都可担任大众评委,为你喜欢的作品留言点评。
参评原创诗作发布24小时之内,赢得大众读者互动留言(正面评论)数前三名,入围“头条诗人”。入围得主诗作在成都商报《诗歌集结》专版刊发。
2、专家评委:
成都商报特邀名家导师凸凹、蒋蓝、向以鲜、蒲小林、陶春、杨然、蒋雪峰、周瑟瑟、山鸿,以及《诗歌集结号》主编彭志强、执行主编李斌,组成11人终审评委组。11位评委在每周集中投票,严格把关,入围诗作得票第一的诗人,成为一周“头条诗人”得主,并在每周日微信公众号《诗歌集结号》和《成都商报》及时公布。
《诗歌集结号》投稿指南
凡是自荐或推荐他人诗作的诗歌爱好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诗歌集结号”(ID:SGJJH000),并将作品发送至稿邮箱(3364987303@qq.com)。
喜欢朗诵诗歌的朋友,请发送你朗诵的诗歌音频或视频到投稿邮箱(3364987303@qq.com)。
所有发表于“诗歌集结号”的诗作及朗诵作品,暂无稿费,敬请理解。刊发作品将择优选发于《成都商报》《星星》诗刊等报刊,并按照相关标准发放稿费。
(添加诗歌微信号d646143312,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诗歌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