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电视剧《三国》剧照
“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想必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蜀汉后主刘禅被俘后在洛阳觐见曹魏的当权者司马昭。期间,司马昭故意让人演出蜀地的舞蹈,并问他“颇思蜀否”,他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三国志•蜀书•后主传》)由此,“乐不思蜀”便成为了千古笑柄,成为了刘禅昏聩无能的一大证据。除了“乐不思蜀”,和刘禅有关的还有一个成语“扶不起的阿斗”,更是经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一些始终无法扶持成才的人。于是,一千多年来,刘禅在人们心目中就成为了庸主的典型,永世不得翻身。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许,在充满着诡计与狡诈的三国斗争形势与复杂环境之下,低调与装傻,未必不是一种策略和手段。“乐不思蜀”或许正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体现。
那么,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吗?我们今天就来细细分析一下。
刘禅(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长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公元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
刘禅有容忍的雅量
作为一国之君,手握无上的权力,能够有容忍的雅量本就十分不易。说刘禅有容忍的雅量,是有足够的依据的。首先,刘禅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于是呼,刘禅即位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所有的事情刘禅都“按丞相说的办”。对于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后来刘禅年纪渐长,按照汉朝政治运行的常规,诸葛亮应当逐渐地将大权交还给刘禅,让刘禅顺利“转正”,彻底摆脱“见习”皇帝的命运。可诸葛亮仍以刘禅没有从政阅历、缺乏治国经验为由,紧握大权不撒手。
(图)《出师表》
举一个例子,孔明先生的千古名文《前出师表》大家想必都学过,诸葛亮带兵外出征战,对已年满22岁的刘禅依旧不放心,特派心腹郭攸之、费祎、董允主管朝政,一来辅佐天子,二来其实就是替自己代管朝政。可见,此时孔明对刘禅的从政能力根本不放心,或者说即便放心了,他也不想放权,仍希望朝廷按照自己的预想来运转,这等于说是架空了刘禅。而在军权的安排上,孔明以向宠统领宿卫亲兵,实际上就是“监管”刘禅,这毫无疑问是权臣擅权的表现。而且在《前出师表》中,孔明对刘禅的口气和语感,犹如一个严父在冷酷地调教不懂事、不听话的孩子。而刘禅的反应呢?一切按照相父说的来。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同样是面对强势的权臣,汉献帝对曹操是什么态度,而刘禅对孔明又是什么态度。
其次,刘禅对诸葛亮治国方略,不仅不拆台,反而默默地做补台工作。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刘禅并不同意,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可以说,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充分领会并严格执行了刘备的教导以及对长辈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他维持了领导班子的内部和谐,避免了统治阶层的内斗,这样最终得实惠的还是国家和百姓。由此可见,刘禅绝对是一个心胸大度的政治家,这岂是昏聩之主所能企及的?
其实,刘禅对孔明并非没有不满,只不过他是时时以大局为重,故而竭力团结孔明,从而保证了蜀汉政权的稳定。孔明死后,中书郎向冲等人奏请后主刘禅为其立庙,但被刘禅拒绝。最后直到景耀六年(263年),刘禅才下诏为孔明立庙,而且还不是在首都成都,而是在沔阳,此时距离孔明去世,已经过去了29年。由此可见,刘禅与孔明之间,不是没有矛盾。但对比一下为万历皇帝辛辛苦苦辅政十年、呕心沥血的张居正,死后立即遭到反攻倒算,刘禅虽然没有做到海纳百川,却轻易不对大臣动刀,而是采取大事化小的态度,这点非常难得。
(图)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另有深意
说到“乐不思蜀”,我们先来说说蜀汉的灭亡。当邓艾率领魏军兵围成都时,刘禅心里很清楚:若是抵抗,将士伤亡一定会很大,而且很可能招致曹魏屠城,使百姓跟着遭殃。为了保全子民,刘禅在深思熟虑后,决定献城投降。刘禅投降后,北上到达洛阳,被封为安乐公。虽然这样一来,刘禅多了一个屈膝降敌的骂名,却保全了成都乃至蜀汉百姓的性命财产无忧。虽然在蜀汉看来,降敌即是亡国。但在当时蜀汉衰亡已是不可避免之时,能够保证百姓不受刀兵之苦,无论如何应该算一件好事。换个角度看,刘禅的不战而降,实乃“全国为上之策”。刘禅此时此刻,以国人现实利益为重,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那种为一己私利、不顾将士死活、鼓动百姓卖命的做法,虽然不是没有人做过,但究竟做得值不值,的确值得商榷(小编虽这么说,但绝不是主张投降,更不是投降派,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的故事,韩信为谋大业不惧“胯下之辱”的故事,无不都说明了特殊时期特殊做法的必要性)。
作为亡国之君,不仅自家生命,包括蜀汉官吏、百姓的性命在内都掌握在人家手里。所以,刘禅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的才能,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在刘禅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是否也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呢?《三国蜀后主刘禅新论》的作者罗开玉和谢辉就认为,刘禅的“乐不思蜀”,实际上是牺牲了自己,但却保全了一大批降臣的命,这一表演与其父刘备在“煮酒论英雄”中的表现如出一辙。如果时刻想要表现自己、体现自己的能力,他能否逃得过猜忌心重、杀人如麻的司马氏的屠刀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图)叶雄三国人物图谱,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孝怀皇帝,又称后主。
被后世误解何其深也
刘禅从登基到降魏,在位共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战乱时代,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其实,孔明早在234年就去世了。他死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皇帝,这恐怕就不能归结为诸葛亮的辅佐之功了。
那么,当时的人们是怎么评价他的呢?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这个“敏”字说明刘禅并非愚蠢之人。《晋书•李密传》中也记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则能与强魏抗衡。
在识人用人问题上,刘禅也显示了自己的智慧。如魏延造反,却诬奏杨仪造反。刘禅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说:“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魏延被杀后,刘禅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鉴于诸葛亮生前权力太重,刘禅废除丞相,以费祎为尚书令、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汉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局。
由于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在中国传统历史观“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氛围中,人们似乎认为只有取得一番伟业或者事业不成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真英雄。所以似刘禅这样的人,就不可能得到肯定与赞美。于是乎,“乐不思蜀”的帽子就牢牢地扣在了他的头上。甚至连他的名字刘禅(Shàn),也时常有人错误地读成Chán,可见其被后世误解何其深也!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能够透过纷纷扰扰的现象,看到一个真实的刘禅。他的所作所为,或许称不上是一位大有作为的明君,也算不得是什么英雄之主,但他绝对不是一个低智无能的昏聩之主。显然,用我们以往的历史经验来评价和概括刘禅的一生,可能是不适当、不准确的。“乐不思蜀”的背后,有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大智慧!
*作者:林森,鱼羊秘史特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