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不仅精研王羲之的法帖,对王羲之的生平事迹也作过较深入的研究,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1959年初夏的一天,毛泽东在杭州与秘书们聊天,曾经引发了一场关于真伪《兰亭序》的学术讨论[1],前几天曾经在这里讲过。
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说:“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真迹已作了唐太宗的殉葬品,现存的都是名家临摹经过石刻的拓本。”
陈伯达坚持说:“《兰亭序》陪葬于武则天,留存在世上的均是宋人伪托。”
林克则说:“古籍中有萧翼赚《兰亭》的传说。”显然林克支持田家英的观点。
关于唐太宗与王羲之的故事是这样的:
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受到后世学书者的尊崇。喜爱甚至痴迷王羲之法帖者不可胜数,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王书痴迷者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他生前不惜花重金收罗当时尚存的王羲之真迹。令人惊讶的是,为求得王羲之那“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有一代明君之称的唐太宗竟采用欺哄偷骗等卑劣手段得到了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在临终前竟要求将这一天下至宝作为他的殉葬品,后世无数王书爱好者莫不为此而扼腕叹息!
面对身边几个人的争论,毛泽东开始听而不语。稍许,他讲了三个与王羲之有关的故事,一个是“入木三分”的故事,一个是“一笔鹅字”的故事,一个是王羲之“墨池”苦练书法的故事。
“入木三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说笔力雄健,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透彻。成语出自唐朝张怀瓘的《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相传,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雕工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雕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啊!虽然这个传说本身有些夸张,但是用以比喻书法功力好和分析问题透彻却十分贴切!
“一笔鹅”的故事也非常有趣:
相传,浙江奉化的大白鹅就是一千六百多年前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传。大白鹅是浙江宁波著名特产,主要产自奉化、象山等地,是全国优良鹅种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因其个体硕大,肉味鲜美而闻名海内外。
王羲之曾做过右将军,会稽内史,有很多故事流传于世。35岁上,他辞去官职,回家以写字养鹅自娱。据光绪《奉化县志·剡源九曲》称:“奉化县西有水曰剡源,夹溪而出,其地近越之剡县,故名。以曲数者凡九。一曲曰六诏,有晋王右军祠。右军隐于此,六诏不赴,故名山。山有砚石,右军所遗也。右军宅在金庭,其去六诏密迩,故别业在。”六诏,就因为王羲之隐居一曲,皇上六次下诏,要他上京做官而被推辞,故以名山。王羲之隐居于风景秀丽的一曲,他选购各地品种优良的白鹅,精心饲养,因而鹅体硕大,色泽柔润,肉味鲜美,与众不同。元朝诗人陈子翚有《剡源九曲》诗记此事:
一曲溪从古刹分,溪边庙食晋将军。
砚埋尘土鹅群少,六诏空山自白云。
王羲之在一曲隐居时,爱养鹅,并模仿鹅的各种姿态运笔写字。现在天台山国清寺保存有王羲之书写的独笔“鹅”字石碑,绍兴兰亭鹅池碑“鹅池”二字,则是王羲之父子合写的。他那独笔“鹅”字,相传是在剡源一曲写的。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惹惊龙”,但他写字,随写随撕,世人以得他一字为稀世珍宝。
当年,国清寺方丈想在寺内立碑,欲请王羲之书碑而不能。他冥思苦索,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方丈从各地选购了一群体型肥大,羽毛整洁的大鹅,精心饲养后,把鹅笼运到剡溪一曲,等待时机。一天,王羲之写字完了,漫步溪畔,忽见溪流中一群大白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他越看越爱,喜不自禁。只见溪边站着一位头戴竹笠的老汉,便上前说道:“请将鹅卖我,银价任你计。”装扮成老汉的方丈,佯装不肯,经王羲之再三请求,才说:“你若能为我写一个字,我便将这群鹅送你也无妨。”王羲之大喜,回家拿起大笔,惊龙翔凤般地在宣纸上一笔写成一个“鹅”字,和尚赶紧收起鹅字,珍重地放进黄色包袱之中,回到寺院把这个“鹅”字刻在碑上,这便是流传千古的“鹅”字碑。王羲之将和尚的这群大鹅精心饲养,成为奉化大白鹅优良品种的开端。后来鹅种在奉化一带广为引养,使奉化大白鹅名闻遐迩。
奉化大白鹅适应性强,生长快,成年的公鹅体型高大雄伟,叫声洪亮,昂首挺胸,喜水善斗,雄性大鹅一般体重达15-16斤。母鹅性情温顺,腹部宽大下垂,鸣声低沉,一般重13-14斤,肉质肥嫩,每逢过年过节,婚嫁喜庆,人们都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宁波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奉化大白鹅也随之远销海外。
如今,大白鹅在奉化、象山地区每年饲养量近百万羽。它以体型肥大,肉质细嫩,色泽光亮、脂肪分面均匀见长。加工成“宁波冻鹅”出口,在港澳市场享有盛誉。奉化大白鹅可制成各种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如扣鹅、烤鹅、酱鹅、白斩鹅、香酥鹅、炒块鹅、花椒鹅等等,鹅肝则可烧成香脆可口的金刚腿。
想不到王羲之为后人还做了这么一件功德无量的美事。
毛泽东接着又讲了墨池的故事: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当年,王羲之不愿意受人勉强而做官,曾经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所以人们认为王羲之尽情游览的时候,曾经在此地休息过。
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
……
毛泽东讲了三个故事之后,末了才说:“《兰亭序》不但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书法艺术上的价值更大。要是真迹能留下来那是国宝啊!可惜葬到唐皇的坟墓里去了。”
最后毛泽东又说:“我赞成田家英的说法。”[2]
①叶建新主编:《毛泽东与西湖》,九州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103-107页。
②周宏让著,《跟毛泽东学文》,红旗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16-4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