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酱香白酒乌毡帽,干货看这篇!游画绍兴之——不可错过的绍兴美食

说到绍兴,迷恋鲁迅说的咸亨酒店,想着孔乙己,买一碗绍兴黄酒,一盘茴香豆,慢慢体会。“义警。

然而,这老绍兴的八仙桌上可不止孔乙己手上的两样法宝。

腊月应该是安昌最迷人的时候,也是最美味的时候,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安昌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盛大的腊肉节。那房檐下、河廊间,挂满的一串串腊肠在艳阳下红得发亮;只只风干的酱鸭、酱鹅、鳊鱼在微风中酱香浮动,撩人肠胃。应该只有在这个时候,绍兴才是最热闹的,平常应该没有这般热闹,或许腊月本就应该属于绍兴。

腊味是南方人在入冬后传统中必不可少的美味。制造腊味的初衷,是为了在南方湿热的天气里,更好的储存那些容易变质的新鲜肉类。现在,腊味慢慢成了年的代表。满满香味,洋溢着百姓的勤劳和智慧,也成了远方游子心中的乡愁。过年回家,背着行囊,站在村口,飘香的腊味中,传递着满满的年味。腊肉是腊味的代表。精选五花肉或二刀肉,切成不到一寸厚、一尺多长的长条,用细盐反复搓肉,搓揉后,放入瓷盆,腌制几日,再串起,挂在通风处。寒风吹来,一块上好的生鲜腌肉就这样得以成型。 腊肠不论是蒸、炒、烤,都是下饭的佳品。上好的后腿肉和肥膘肉分开切成小粒,同时加入酱油、糖和盐等调料搅拌均匀。肠衣最好是存放一年的,灌成腊肠之后,需要用钉耙刺破肠衣外表,挤走多余的空气。最后用粗细统一的麻绳将灌肠分成小段分扎,找一个阴凉通风的地方,挂起来风干。

懒洋洋的冬日,给这些腊肉修出一个香喷喷的剪影。肥瘦渐变,从暗红、腻白,慢慢变成黄中透白,油中透亮。从软绵绵、嫩生生,到呈现出硬朗的线条来,腊味才有了冬天的烙印,带来了年的香味。腊味,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且被保存在生活和岁月记忆中,让人永远难以忘怀。一碗腊味,里面有着阳光的味道,小镇的味道,风的味道,也有着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空气中淡淡的黄酒香,流水上悠悠的乌篷船,戏台上朗朗的戏曲调,都有让人静下来的功效。他虽已不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模样,却依旧沉静温婉,耐人寻味。也只有那样的地方,才会孕育出这种十年如一日的传统古镇。我们在冬日的阳光下品味老底子的绍兴美食,寻找绍兴人温柔敦厚的内因。

绍兴老酒是纯酿制造的度数非常低的酒,糖酸适中,而且营养特别丰富,在这里,很多人家都会进行自酿这种酒,人们在平时的时候都会拿这种酒来喝,基本上不会去外面买别的酒,这种酒拥有很多功效,可以说经常喝这种酒对我们的身体也是非常有好处的。而绍兴酒的历史也非常的悠久,可以说在战国的时候就已经拥有这种酒了。而且很多人家都采用着不同的配料以及酿制方法,他们所配出来的酒都具有独特的风味。说起绍兴的黄酒,其色泽温润晶莹,有种极富感染力的琥珀红。喝起来也是极为温润,是一种江南人特有的温柔的感觉。喝过的自然知道,不像啤酒那么无味,也不像白酒那样刺激,说起来更像是喝一杯茶水的感觉,于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容易多喝两杯,等到后劲上来了便哐当倒地,根本来不及发酒疯。这似乎也更加符合了南方人的温润的性格。

外臭里香——臭豆腐

油炸臭豆腐是必尝不可的,和长沙的臭豆腐黑黑的外表不同,绍兴的臭豆腐仍然保留了金黄的外表,外表酥脆,里面确是软软的,喜欢吃的人会觉得闻起来香香的,别忘了在外面涂上一些酱料,有甜酱和辣酱之分。臭豆腐、臭豆腐干、臭腌菜组成了绍兴的“臭氏系列”。“油炸臭豆腐”是来绍旅游人士必尝的“佳食”,绍兴的臭豆腐满街都是,不怕找不到。臭豆腐是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民间休闲小吃,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最风光的时代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吃了王致和臭豆腐后豪情大发,挥笔题下“青方”二 字,使得臭豆腐立即名扬天下。

“绍兴三乌”之一霉干菜

霉干菜又称“乌干菜”,“绍兴三乌”之一。另外两种分别为乌毡帽和乌篷船。此菜味道鲜美、吃了开胃,夏天用它做汤佐餐,还有消暑防痧之效,据说多年陈的干菜效果更佳。乌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称为 “笋干菜”,用它蒸猪肉,是一道典型的绍兴家乡菜——“霉干菜焖肉”。此菜肉血红亮、油而不腻,菜含肉油,肉沾菜香,越蒸越糯,其味甚鲜。“夫妻老对老,霉干菜蒸猪脚爪”说的便是此。在绍兴的传统菜中“霉氏”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霉苋菜梗、霉毛豆、霉萝卜、霉冬瓜……而当梅干菜遇上五花肉后,菜含着肉油,肉浸满菜香,肥而不腻,鲜香可口,颇有绍兴田园风味。

绍式蛋挞——奶油小攀

奶油小攀是一种类似蛋挞的绍兴特色小吃,奶油小攀像一个圆圆的白色礼帽。它由两部分组成。上面白白的像一座雪山,是用蛋清起泡沫后做成的。下面是像饼一样的皮,像一只小碗,是用面粉和鸡蛋和混合放入烤箱制成,吃起来软绵绵、清甜甜,口感不错。在冬日暖阳中,一块破旧的木板,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奶油小攀”的名字。小攀整齐的排在木桌上,外面套着一个纱窗,极富年代感。据说,“奶油小攀”最早来源于清朝末年一名身在绍兴的传教士,这也是他的思乡之物。100多年后,它又成为众多绍兴人寄托乡愁的所在。

外婆家点心——芋饺

芋饺,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芋饺就已成为农民的佐餐食品。芋饺貌似北方的水饺,又有点像馄饨。芋饺主要用芋艿拌上番薯粉做成。芋饺肉馅非常鲜美,芋饺面皮可以滴水不漏地,完好地隔绝煮芋饺的汤汁,吃起来既糯又柔,滑溜可口。记忆中,芋饺就是外婆家过年的必备食品。大年二十七,老人家就开始忙活了:把芋艿去皮,然后蒸或煮熟。熟芋艿象橡皮泥一样极具可塑性,和进蕃薯粉,想怎么捏就可以怎么捏,不必用擀面杖,全是用手捏成。

最佳下酒菜——越乡茴香豆

提起绍兴名产,首推绍兴老酒,“越酒甲天下,游人醉不归”。旧时的绍兴,城乡内外,酒肆如林。绍兴人喝酒,习惯于慢胛缓饮,不善于“干杯”式的一饮而尽,而是正真的品酒。如状元红的酒色黄橙,透明发亮,味甘微苦;加饭酒黄中带红,味带甜鲜……一二人小酌,烫上半斤,可喝上个把小时,当然这时必定少不了一碟茴香豆。茴香豆五香馥郁,咸而透鲜,回味微甘,被老百姓作为四季常备的“过酒坯”;是极具浓郁乡土气息的风味特产。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写到“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飘香四方——葱油烩儿

葱油烩儿,可谓是老绍兴人最爱的早餐和小吃。 现摊一张薄面皮,涂上甜面酱,裹上一根油条,加几粒葱花,也可夹上鸡蛋、榨菜等,葱香可口、酱香开胃。无论你在绍兴老城的小巷,还是在热闹繁华的街道,也许都曾经闻到过葱油烩儿甜辣的香气,每一个绍兴人都记得这个亲切的味道。

酒香十足---醉鸡

醉鸡,外表看起来像白斩鸡,也保留了鸡肉的原味,但与之不同的是,醉鸡用黄酒将鸡腌制入味,比白斩鸡多了分酒香,再配上鲜嫩的鸡肉,是绍兴独有的味道。此菜以当年越鸡和黄酒为主要原料,经白煮、腌制、醉等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肉质细嫩、咸鲜适口、香醇厚的特点。“醉鸡”使用的原料越鸡,即浙江萧山大种鸡。相传2000多年前原养在越王宫内,专供帝王后妃观赏玩乐用,后传入民间,故称越鸡。

传统小吃——生煎包

作为绍兴民间小吃的四大名片之一的同心楼(其余为望江楼、荣禄春、兰香馆)每到中午11点多,生煎包档口前便排起长队,想要在里面吃饭,位子基本靠“抢”。 生煎包形态饱满,上部分点缀着黄澄澄的芝麻和翠绿色的葱花,下半部分金黄脆香,发出浓郁的香味,让人一见便口水直流,想一口把这美味吞入肚中,但万万咬不得,这生煎包皮薄肉厚,这种皮一煎,沾到油,便滑的不得了,一个不留神这美味便会滑落桌底。它已然成为一种记忆中的美食,唤起记忆中最温暖的那一部分……

除了生煎包,还有一种另人赞不绝口的包子——嵊州豆腐小笼。嵊州小笼包是嵊州市特色小吃,其色香味俱全,为男女老少食用佳品,做法考究,独到,是非常有名的一道特色小吃。虽然新昌和嵊州早餐的包子都是很好吃的,但是比较有地方特色的是豆腐包,最正宗的豆腐小笼包出自嵊州的黄泽镇。皮薄如纸,筷子一碰就破,汁水就会不断的往外流。内馅放着豆腐与猪肉,馒头个头很小,晶莹透亮,里边的内馅若隐若现。豆腐小笼只在嵊州当地才能吃上,现做现吃,再配上一碗“水晶小馄饨”,便是最经典的嵊式早餐了,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小馄饨的皮薄味鲜,微微一煮,便呈透明,在皮上简直可以透出馅儿来。再舀起馄饨汤,漂浮着绿油油的葱花,紫色的榨菜,还有红彤彤的虾米,组成了一副美景图。

绍兴民间谚语中关于饮食的谚语很好地反映的绍兴的饮食文化,细品给人带来浓浓的乡情。“饭焐萝卜地人参”。绍兴多小山,在小山上种出的萝卜特别鲜嫩。“杭州萝卜绍兴种”,也说明了绍兴萝卜深受人民喜爱。萝卜可以生吃,可以凉拌,也可以用盐泡制后吃。饭焐萝卜做法十分简便,绍兴乡下多用灶烧饭,将萝卜在烧饭蒸一下,放点调料即为美食。“雪割菜大雪腌,冬至开缸吃过年”。绍兴腌白菜是家常菜,小时,每年腌菜时,母亲总让人爬到大缸中踩踏,一圈一圈转到头晕。每次回家,只要有腌白菜下饭,满满一碗饭立马扫光。如果能在腌白菜中加一些冬笋,则更加鲜美。“清明螺,抵只鹅”、“剁螺蛳过酒,强盗来了勿肯走”。绍兴水乡中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流中盛产螺蛳,螺蛳几乎俯拾皆是,螺蛳以清明前后最肥。螺蛳过酒,实在赛过神仙。青壳螺丝和鲜红杂酱夹杂在一起,色、香、味俱全,以此下酒,更是上品。

吃牛肉,赶斗门。柯桥豆腐干,皋埠咸烧饼。夏履桥杨梅,陶家堰艾饺。樊江松子糕,道墟洋官枣。三界风猪头,黄泽吃羊肉。绍兴各地的美食值得大家好好品尝一番。

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成果

课题编号:14ZC16

课题名称:《游画绍兴》

负责人:袁琳

工作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