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孙清波|老家姜桥有“三宝”

江桥村与美丽的微山湖接壤,隶属于西江镇,是西部第三大村庄。

滕州三条主河道,顺沿滕州东部的丘陵高岗地带,一路向西,流入滕西平原,水道於积,膏地肥腴,这里素有“滕西粮仓”之称。同时这一带水网如织,河湖相继,湿地水浅鱼多,“一溜十八口,口口流满油”。但是,生活在当地的百姓,即使熟人熟脸的,你要直呼他“卯子”,他会翻脸给你急,“我是打粮种地的”;你要说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锅里碗里常常“食有鱼”。夹起一条小鱼,刚进嘴,鱼骨头立刻从嘴里出来,咀嚼匝味的功夫着实让人惊奇。

姜桥成村已逾千年。村北的泥汁河蜿蜒入京杭运河,村内三条未名小河如珍珠般流淌,世世代代滋润着这片丰饶的土地。村西有一座桥,古称“五老桥”,由明朝五位姜姓老人筹资所建。村子周边水草丰茂,鹅肥鸭壮,既有水的柔情风韵,又有土地的厚实敦壮。村落内河汊纵横,沟壑相连,坑塘点缀其间。出门卷裤腿摸鱼儿,晾干鞋底儿扛锄下地,玉米锅饼就咸鱼,这是古往今来村里老人们津津乐道的事。历史上说“龙岗南,漷河西,出学士,穿新衣”。更让老家人引以为自豪的是,恢复高考后,姜桥村先后考出了清华、北大的学生10余人。

“村子大了,什么都会有的”。在这里说说姜桥村的三宝:蒲编、苇席、筒子鱼。

“蒲苇纫如丝。”这种咬撕不烂的韧草,在我们老家沟里壕里到处都是。勤劳的乡民,就地取材,以草为经,用绳为纬,在一条横木上编织出的蒲苫子,可以席地为褥保暖,可以围屋挡寒。解放前困苦的老百姓几无被褥所用,甚为喜欢蒲苫。拈手可来之物,不知支撑了多少贫困家庭得以繁衍生息。解放后工农业生产大发展,蒲苫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国营时期,属于调拨物资。80年代放开经营后,姜桥村的万元户多如雨后春笋。勤劳的村民思想上先行一步,经营蒲苫有方,足迹远及东北三省和内蒙。当时仅卖几毛钱一领的蒲苫,能滋养出这么多万元户,足可想象姜桥村及周边村的蒲苫产量。“蒲草门前立,家家当户织”,应为改革开放后二三十年间姜桥村的一大景儿。蒲草拧结为绳,可以做蒲团、蒲扇,是居家修心人士的上乘之选,惜乎失传或传人迁徙他地,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散落在少数村户家中的蒲扇。听老家人说,村党支部正带领党员群众挖掘资源,提升品质,联系买家,未来可期。

大凡在湖畔陆岸生活过的人们,对于芦苇、毛窝鞋、苇席和苇箔的记忆都很深刻。特别是经历过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情思会更加苦涩而绵长。“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描述的就是秋天芦苇开的芦花。白露一过,白茫茫一片,煞是好看。用其做成的毛窝鞋,温暖且舒适。芦苇去皮破半,泡软微湿后碾压成篾片,就可以编织成席了。那时,谁家一天编的席子多,在村子里是很荣光的,除了能贴补家用,在十里八乡还享受劳模似的待遇。劳动最光荣,只有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成果,才是最长远的。儿时的记忆里,夕阳西下时,被哄睡后醒来找不到大人,一溜烟儿往打麦场跑,大人们都在排号用碌碡碾篾子,伴随着大人们笑声的,永远是孩子们此起彼伏的一片哭声。少时的印像中,夜晚外面漆黑,屋内油灯如豆,大人们忙着编席,孩子们依偎在他们身后,或躺或坐在即将编成的苇席上面,有时也凑个光亮写作业,更多的是在大人们的编织声里进入梦想,畅想着明天能吃到什么。苇席的用途首为铺床,北方任何的家庭概莫能外。苇席和苇箔还可以用来晒粮食、盖垛遮雨和建设粮屯,都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编席织箔,不仅能贴补家用,还可以支援国家建设。老家姜桥,也是当时苇席苇箔的集散地。老年人至今乐此不疲地说道谁家贩卖苇箔,天天偷着吃肉喝汤,啤酒泡着煎饼吃。听来齿颊生香,嘴馋至今。

在家乡一带,一直有着筒子鱼出在姜桥老孙家的传说。“芦苇高,芦苇长,芦苇荡边编织忙。编成卷卷做行囊,伴我从此去远航。”姜桥村的老人们口口相传着一个故事:“席打卷,鱼卷筒,老娘敲拐来相送。”说的是明朝年间,姜桥一位孙姓读书人,久考不中,准备投奔外地亲戚谋职。出行之日,年迈的老母亲考虑到路途遥远,把棉被卷到席筒里,准备把一盆刚打上来的拇指大小的鱼过油后,和干粮一起让儿子带走。生怕鱼头卡住儿子,老母亲把鱼去头,鱼身剖半,剔刺盐腌后挂上面糊,准备用油炸酥,延长路上存放的时间。不曾想,儿子心疼罐中仅剩的二两豆油,坚持要留给老母亲吃,于是把油罐子偷偷地藏了起来。母子俩“斗智”,老母亲硬是没有找到藏着的油。眼看出行时间要到,老母亲疼儿心切,望锅叹愁,总要把鱼弄熟才能带走啊。情急之中,往锅子里添水,加点柴禾,把带面糊的鱼片下到锅里。不一会,鱼片在逐渐加热的响水里舒缓摊开,后又很快成卷。皮连肉,肉连筋,黑白分明,玲珑剔透,如游子离家前在母亲面前身体卷缩、至诚至孝之状。送行到村口,老母亲在地上三敲拐杖,再三叮嘱:出门在外,一要忠厚为本,二要勤恳为人,三要多做善事;不然不能回到孙家来。这个故事,儿时听过,至今流传。

现在,老家姜桥早已旧貌换新颜,“三宝”也从人们的生活中退出,成为了历史。但是有关蒲编、苇席、筒子鱼的故事,却深深地镌刻在村民的记忆里。在这些故事里,蕴含着这一方水土应该传承的勤苦耐劳的秉性,以及古朴醇厚的乡情。


作者简介:孙清波,曾任市人大秘书科长,后在街道工作,历练多年,现为市纪委干部。秉承心念,偏爱文史。


本文首发《 善国文化》,转载旨在传播更多滕州地方文化。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