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百戏之源说的是哪一曲种 中国礼仪文化英文

多年来,戏曲仍在我们的生活中传播者,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怎么看戏曲,但是这样的艺术文化还是要发扬下去,这是属于我国独特的艺术瑰宝。那么,百戏之源说的是哪一曲种?秦腔的发源地是哪里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戏曲

“百戏之源”说的是哪一曲种

秦腔起源于古代陕西,是西北地区的地方戏,在古都西安发展壮大,逐渐形成有代表性的曲种。自周朝以来,关东地域一直被人们称作“秦”,秦腔之名由此而来。

秦腔也被称为“梆子腔”,主要演奏乐器就是枣木梆子,梆子击节(“节”为古代乐器)时发出“咣咣”声,俗称“咣咣子”。清朝戏曲家李调元在《雨村剧话》中说道:“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秦腔在西安成形后,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因为地域的不同而衍生出诸多不同的流派:陕西东部的蒲城、大荔一带为东路秦腔;关中宝鸡和甘肃天水一带为西路秦腔;汉中地区为南路秦腔;陕西秦川北部地区为北路秦腔;古都西安一带就叫作中路秦腔。其中东路秦腔在河北衍生为梆子,河南为豫剧,山西为晋剧;西路秦腔在四川也形成了梆子曲种,所以说秦腔是以上各地方戏剧的鼻祖,为“百戏之源”。

秦腔属于板式变化体剧种,音乐结构分为“散板——慢板——由中板而入于急板——结束”几大过程,由板路的节奏来控制故事情节的进程。秦腔的唱腔分为苦音和欢音两类,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时即用欢音;抒发悲愤、凄凉的感情时要用苦音。秦腔的主要伴奏乐器为板胡,秦腔的角色分类有“十三头网子”之说,即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共计13门。

各门演员又细分为28类。可见秦腔的表演是具有相当的丰富性和观赏性。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秦腔传统剧目约有3000个,其中《白蛇传》《伐董卓》《法门寺》《屈原》《和氏璧》等剧目都成了脍炙人口的佳作。

戏曲

秦腔的发源地是哪里

秦腔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明中万年间抄本《钵中莲》传奇,在该剧第14出中,注明该段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以此曲调演唱的唱词为整齐的上下句七言体,已经合乎后世的板式变化体规范。《钵中莲》这本作品证明秦腔在明代已经流传到我国东南部地区了。

据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创办的华庆班,曾驰名甘、陕一带。后来,秦腔在陕西省内又发展成东、西、中、南四路。东路即同州梆子,西路即西府秦腔,南路演变为汉调桄桄,中路为西安乱弹,即今通常所称的秦腔。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据严长明的《秦云撷英小谱》记载仅西安一地就有36个秦腔班社。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西安双赛班、秦来班等秦腔班社于西安骡马市路西,与街东药王庙戏楼相望,修筑梨园会馆。乾隆、嘉庆年间,秦腔演员魏长生曾三次到北京演出,据梅兰芳先生的《看同州梆子》记载:在一百八十年前,杰出的前辈艺人魏长生就以同州梆子轰动九城,使北京的六大班为之减色......此后半个多世纪,秦腔几乎一直是北京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戏曲剧种,同时也是流行全国许多地区的剧种。在流行过程中,秦腔与其他戏曲形式和民间艺术结合,逐渐递变形成各地多种多样的梆子声腔剧种,秦腔在各地流行的地位遂被代替而渐趋缩小。至清末,又变成流行于西北一带的地方剧种。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百戏之源说的是哪一曲种,秦腔的发源地是哪里”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