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有点过分夸张了,但是核心思想表达的其实不算特别离谱。NBA大部分中锋在无对抗训练下展现出来的运球技术很不错,但平均水平比起CBA后卫还是有差距;况且,控球可不等于运球。不要把控球简单粗暴的理解为原地运球能力出色。如果实在要说,那么NBA中锋也要分成不同技术类型分别讨论。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即便对于大部分看了很多年篮球的老球迷也不能免于落入以下两种两极分化的刻板印象:一种看法是绝大多数中锋,哪怕是是NBA的中锋,他们灵活性差、没什么手活。
另一种是NBA的中锋基本功非常扎实,控球技术强于很多职业后卫,只是比赛中少见
这两种看法都有些过于极端。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得知道中锋和后卫这种跨位置的能力比较到底有没有可靠的量化办法。 我还是想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即:作为职业球员,其无对抗的原地运球训练应当都很扎实,平均水平区别不是很大(可以对比字母哥、小乔丹甚至曾繁日的运球训练,以及CBA试训等作为比较)。那么我们把原地运球这一项视为不变量,从赛场控球和行进间运球的表现来做变量比较,似乎就有那么一点的量化可比性了。
第一,我们要搞清楚控球和运球的区别。这可不是一回事,不能划等号。大家都知道,运球是篮球中最基础的技术动作。运球也包括很多了,这里不细讲。但作为和投篮、传球同等地位的基本动作地位,不同位置对于运球的要求却不尽相同,主要对发起进攻和防守的后卫的要求更高一些。而中锋更多作为现代篮球攻防两端的终结点,比赛之中展现运球技巧的场合和机会不多,因而给人“中锋不会运球”的印象。
而控球不仅仅是运球,这是一项涵盖多种基础技能的复杂范畴。控球包括保护球的能力、带动球的能力和转移球的能力,对运球、传导球、战术意识、临场反应甚至投篮都有关。一方面,传控不分家,好的控球手不只需要安全迅速的推进球的运动,更需要因地制宜推进球的转移。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持球进攻能力是控球威胁的前提。当没有自主进攻能力或终结效率太差,对方就可以锁死你这一个点,再好的运球也无法换来突分机会和胜利。
所以,控球比运球复杂的太多,并不只是原地插个花来个交叉步就可以称之为“控球好”。而中锋作为战术闭环中“终结”的这一环,至多需要发挥保护球和一小部分带动球(个人持球)的任务。考虑到体型的优势和劣势,应该来说保护球方面中锋占优,但带动球和转移球方面中锋具有天然缺陷。
第二点,即便单论运球,也要区分无对抗和强度对抗、原地和行进间的不同。可以这么说,只要是一名职业球员,原地运球的基本功都不会差。平时媒体球探所说的什么“技术粗糙”只是横向对比其他高素质球员的措辞,你随便拉来一个CBA的后背内线也能随意做出来双手八字绕环。但行进间的运球能力考研的是球性、核心稳定性,大部分大个子球员受制于重心高、纯速率慢、灵敏度不足,行进间结合球的能力并不高明。也许你看过麦基在家运球耍狗的视频,你也看过奥尼尔晃开乔丹的gif,你也知道很多大个子比如戴维斯从小是打后卫出身,你还知道就连CBA菜鸟大前锋曾凡日的运球训练都比CUBA校队后卫还难。但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从未见在比赛中哪怕训练视频中见到大个子行进间非常流畅稳健的运球?单论原地运球的基本功,中锋的水平不怂任何球员。但行进间?那就不太够看了
第三,那就是CBA后卫的控球实力到底怎么样。很多国内球迷天生觉得CBA后卫菜是原罪,我上我也行,这是一个很刻板的刻板印象。作为世界前八联赛的职业球员,我们CBA联赛一线队的成材率仅有0.1%左右(按照篮球人口十万级别计算)。这些球员,基本上从小学就开始接受系统训练,先是打省市当地的青年赛,再被俱乐部签中重点培养,再打全国锦标赛甚至洲际比赛,层层选拔才进的了一线队。就CBA后卫的运球训练内容,一天三练三个小时都能不重样的。这种训练量普通人是想象不到的。
CBA后卫场上表现吃瘪的原因,不在于控球水平,而在于对抗水平太次。CBA球员的卧推成绩几乎是被NBA吊打,你很难想象CBA对抗控球最强的郭艾伦卧推(训练非最大卧推)仅有75kg,球员的上肢力量翩弱导致高强度对抗下动作僵硬变形、意识迟疑。但不少球员还是可以靠着低重心和启动速度摆脱,赵继伟、孙铭徽等等就经常在国际赛场上有这样的亮眼表现。
第四,NBA中锋的技术类型划分决定了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技术型内线,譬如约基奇、瓦兰、小加,他们在阵地战中经常扮演罚球线中轴的角色,既可以做作为挡拆终结点又可以作为侧翼进攻发起点,其个人篮下脚步也十分不错,应该是控球能力最出色的中锋,这些中锋的小范围低速控球能力属于顶尖,具有出色的低位脚步和传导球能力,但也仅仅局限于阵地战。综合来看他们的控球水平应该可以说是少数能够超越职业后卫的存在。
持球型内线,大帝、浓眉、考神、哈雷儿等等,篮下技术高明,持球能力顶尖 个人攻防完美。但机动性稍弱,在队中的角色也更多是进攻端的终结点,几乎没有行进间控球的机会和空间。考虑其基本功,大致控球水准应该可以说比职业后卫稍弱,单论运球可能不输。
偏投射进攻型内线,唐斯、艾顿等,有球无球俱佳,投射能力强,也是扮演进攻终结点的角色。持球能力有但不顶尖,控球能力弱于职业后卫。
空间型内线,比如大洛、客串五号位的字母,以及功能型内线(不只会吃饼,但任务偏单一)比如霍华德、麦基、格林,球队战术使得其具备行进间持球能力,但能力一般,其主要任务在其他方面(如二次进攻、护框、远投、组织、防守),控球能力弱于职业后卫。
主护框或防守型的内线,或者蹲坑型内线,如庄神、戈贝尔、努尔基奇等,其特长在于护框和防守,阵地战中移动范围很小、持球能力也偏弱,一般不参与快攻的终结,控球能力弱于职业后卫。
吃饼型内线,如卡佩拉、祖巴奇、半兽人,持球能力基本都不具备,控球能力远远弱于职业后卫。(半兽人上赛季在广厦打球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没有持球能力的大外援注定要被CBA淘汰)
综上所述,基本上只有少数技术型内线拥有后卫水平之上的控球能力。
总的来说,不可否认NBA中锋的运球实力都是非常出色的,无对抗训练下有不俗后卫的质素。但控球不等于运球,中锋的一些天然局限以及战术要求限制了他们在控球方面的上限。
另外,不要妄自菲薄CBA后卫的控球实力。菜是原罪,但控球并不菜,菜的是对抗和思维。
#NBA# #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