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的土墙上,挂着一幅鲜红的镰刀铁锤党旗,宋华举起右手跟着区委书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宣誓完成后,宋华终于如愿以偿的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是宋华至今都还记得的自己入党时的情景。
那一年是1944年,宋华年仅15岁。
1929年,宋华出生在皖苏边界一个叫叶沟宋的庄子里。宋华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在附近村子给亲戚家打长工为生。
宋华是家中的老四,年幼的宋华很不理解,为什么一家人辛辛苦苦,从年头干到年尾,却总是吃不饱肚子。
有一年,父亲宋士恺撑不下去了,临死前,他想吃一口黄梨。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普通的愿望,最后都没被满足,“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根本拿不出买梨的钱。”宋华说。
宋士恺带着遗憾去世后,一家人生活更加困难,于是,母亲带着兄妹四人回到了老家叶沟宋。彼时,日本鬼子的侵略在日益加重,战乱加饥饿让诸多的中国人在绝境中艰苦支撑。
1939年1月,彭雪枫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始在豫皖苏地区建立根据地。宋华就是在这时候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虽然当时她只有十岁,但她却明白,共产党是为老百姓奋斗的队伍,毛主席领导的军队是穷人的救星。
1944年,年仅15岁的宋华,被她的大哥要求嫁给邻村一户人家去做童养媳,她坚决不同意,跑到了区里,找到党组织,要求入党。当时她就觉得只有共产党才能救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对于宋华来说,其实并不容易。由于她年纪太小,组织上对她能否入党,区(介于县乡之间的一级政权组织)党委的同志们意见并不一致。于是,宋华向当时的区委书记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还表达了对党的向往和坚定的信念。
党组织的负责人对她之前就有所了解,经过讨论,接受了她的入党申请。就这样,在区委简陋的草房子里面,区委书记做了她的入党介绍人,接受她的入党申请。她到现在都对当时的区委书记念念不忘,说书记是自己的领路人,解放后还一直让人打听这名区委书记的下落。
入党以后,她欢快地跑回了家,告诉家人,现在她是党员了,谁也别想强迫她去做童养媳。母亲闻言也很高兴,从来都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来气,这下终于可以看到一些希望了。
之后,区委安排她到妇救会工作,她不仅积极发动周边的姐妹和长辈们为战士们做军鞋,还动员大家交公粮支援抗战。
在工作的过程中,宋华意识到,参军才可以更好的保卫祖国,解放受苦受难的姐妹们,于是,1945年的一天,她独自一人从老家走了七八十里路,赶到了当时的泗南县(今江苏泗洪县)县城青阳镇,找到了新四军四师的队伍,成为了一名新四军战士。
入伍后,组织上派宋华去学习医疗技术。学成之后,宋华回部队当了一名军医。在卫生队,宋华结识了后来的革命伴侣程坤源。成婚后,两个人按照组织需要,前往新四军第四十骑兵团,程坤源任骑兵团政治部主任,宋华则继续从事医疗工作。
此后,新四军改编为华东野战军,后来又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骑兵团也随着大部队改编为苏北兵团。他们一起参加了渡江战役、福州战役等重大军事行动,他们又一起携手迈进了新中国。1964年,程坤源被授予少将军衔,列入开国将军名册。
离休以后,宋华依然关心国家大事,每天都要看给老干部们专门印刷的大字版的参考消息,她为国家的每一点进步骄傲,也为出现的一些问题担忧。
2014年,宋华85岁生日,老战友们组织了一个聚会,其中一位战友送了她一枚金质的毛主席像章,她认为那是她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如今的她仍然一直牢牢记得自己党员的身份,记得自己入党时的情况。
今年6月25日上午,北京北大地总后干休所内,93岁的宋华收到了来自中共中央的珍贵礼物——一枚“光荣在党50年”的纪念章,这让耄耋之年的她,激动不已,当场就戴了起来。当天午睡的时候,宋华将其轻轻取下,端正地摆放在了床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