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先回到2015年,CBA举行了首届选秀大会。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后卫方君磊成为第一位选秀状元。
他也是那一届20位参选球员中,唯一中选的球员。2分1助攻,是状元郎在CBA留下的成绩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7人报名参选,30人中选,而其中有17人来自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这些数据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这是今年的CBA选秀大会,交出的成绩单。毫无疑问,可以称之为选秀大年了。
虽说现在的中国男篮,正处在低谷。但我们必须得承认的是,CBA联赛这人才选拔上面的进步。
7年前,你能想象会有一大批学生球员,通过选秀进入中国男子篮球最高水平的联赛吗?
反正,在我的认知里,以前那些高水平学生球员,他们在毕业以后,找个班上,平时打打野球也能赚钱。
打CBA?想都不敢想...
中选人数创造历史新高,这只是其一。
今年的选秀大会,你能明显感受到,俱乐部层面是充分重视的,将其视为补强球队的渠道。
南京同曦队的霍楠总经理,之前一直奔走在CUBA的赛场,就为了考察球员。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的刘东、矿大的邬挺嘉、北大的赵柏清这些大学校园明星球员...
不光是像同曦这样的弱队重视选秀,传统劲旅的北京首钢也和天津做了一笔交易,最终他们在第5顺位选择了宁波大学的栾利程。
另外一点让我比较感慨的是,从选秀大会的现场布置、允许球迷购票进场...从视觉层面,也在进步了。
大会的现场,真有NBA选秀内味,这同样是联赛进步的标志。
大学生球员,真的得感谢这个好时代。
但今天帝哥更想表达的一点是:CBA选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能解决这个疑问,那才将是中国篮球的一大进步:
我们的学生球员,非得读完大四或者研究生,才参加选秀?
关于这一点,其实之前教育部的领导给过表示:
如果将来大学培养出了高水平运动员,有希望进入职业联赛或是国家队,学校可以为其在学籍方面采取一些灵活措施。
让这些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尽可能兼顾学业和运动天赋的发展,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往直白了说:假如我正在上大二,我能不能直接去打CBA?学校帮忙保留学籍,等退役以后,或者休赛期,再继续完成学业。
我们看今年中选的这一批学生球员:赵柏清、栾利程、黎伊扬、李玮颢、齐浩彤、张殿梁、邬挺嘉,当他们踏上职业赛场的时候,如果论资历,他们都是菜鸟球员。
但如果看年龄呢?真是不年轻了...很多球员都23岁了。你想想,21岁的徐杰已经是国家队球员,联赛3连冠了。
按照规定,18岁就可以打CBA了,所以,称他们为年轻球员,实在有些牵强。
我们再举个例子,像清华大学的邹阳、王岚嵚,绝对具备打CBA的能力和天赋,为什么要再打一年CUBA?
从球员发展的角度来看,真是没必要。他们该拿的冠军,都拿了...
很多大学的好苗子,可能都会错过涨球的黄金期。如果他们能在20岁的这个年纪,就得到踏上职业舞台的机会,真没必要等到23-24岁。
虽说球迷经常吐槽CBA这不好那不好的。但没有人可以否认,这是中国最高水平的篮球联赛,那是CUBA球员梦寐以求的舞台。
保留学籍这个事儿吧,我们说起来轻巧,中间需要协调的东西太多,比如学校的利益、CUBA和CBA的协调等等。
不管怎么样,如果真的能做到,那选秀才会更加完美。
想想NBA的选秀,如果大四以后才报名,那只能说明你天赋水平有限...
并不是说,咱得按照NBA那一套标准来,毕竟球员水平不一样。
我想表达的是,对于有天赋的CUBA球员来说,23岁才打职业,其实错过了最佳的成长期了。
都说最大的篮球人才宝库是校园,如果大学生可提前参加选秀,对于CBA和大学生球员的发展来说,这或许都将是双赢...
CBA选秀的进步,让人欣喜。但作为球迷,依然期待看到更多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