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cti是什么意思】独家:冷却塔CTI认证的中国之路

冷却塔是决定制冷机组能效的重要设备,但我国冷却塔市长/市场虚标现象比较严重。在这种行业环境下,通过美国制冷技术研究协会CTI认证,成为绝对保证冷却塔热力性能的代名词。

CTI认证实际上是美国冷却塔行业组织发起的一个认证,目的是证明冷却塔的冷却能力是否如标定的一样。例如厂家标定的100吨(冷却水入口37℃,出口32℃,湿球温度28℃,冷却水量为100立方米/小时,简称100吨)的冷却塔,可到底是不是100吨呢?如果厂家用90吨的冒充100吨的冷却塔呢?CTI认证的目的就是证明某厂家生产的某型号冷却塔,100吨的冷却能力就是100吨。如此说来,CTI认证并不神奇。

但是为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花费金钱和精力去认证一个“洋”标?或者说,为什么中国的冷却塔企业需要这样一个认证?

CTI认证存在的必要性

美国CTI认证之所以在中国得以存在和发展,本质上由于中国认证机制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目前中国最新的冷却塔标准,里面详细描述了如何对冷却塔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何分析。其实邀请美国的工程师到中国来测试,做的工作和使用的仪器也差不多,无非都是湿球温度计、皮托管、风量计等器材。但是由于中国并无冷却塔热力性能的认证,市场、质量的监管制度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问题。CTI学会的认证是通过合理的流程制度的公开,型号技术参数等相关信息可通过互联网查询的方式使得结果不容作假,通过合理的流程及透明的信息来实现公平公正的竞争。因此,CTI认证得到的认可更大程度上是企业对更规范的检测制度的一种认可,如果未来中国能有自己的认证体系,并能做到规范和透明,那么CTI认证的存在也不是十分必要的了。

其次,这是企业意识的问题,冷却塔CTI认证是针对冷却塔生产线的认证。生产线下的所有型号需要每年被测试一个型号。第一年的费用大致在12万元左右,包括美国测试工程的往返机票,测试仪器的运输,测试费,认证管理费等。第二年开始,每年的费用大致在10万元左右。 尽管费用不菲,还是有很多的企业愿意花大代价去去的这样的一个国际认证。企业纷纷表示,让自己的产品去通过CTI认证,首先是企业本身对产品的高度自信,用国外的认证标准来规范自身是需要底气的;其次这也为企业提高品牌美誉度和产品价值增加了筹码;在具有先进意识的企业来讲,通过CTI认证是企业向冷却塔行业高度行列靠拢的一个标志,在目前的行业环境下来说,这也是冷却塔企业标榜自己品牌高端、稳定的一个良好途径。

最后,从行业发展规律上来说,CTI认证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目前的冷却塔行业可能还没有完全规范的体制去约束,在这样的情形下,国际CTI认证将积极有益的规范体制带入到中国冷却塔市场,必然会对目前的冷却塔市场造成一定的积极影响。因为任何积极有益的东西必然会最终成为未来这个领域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市场的冷却塔的发展现状终究是短暂的,如果要促进中国冷却塔市场的健康、规范的发展,那么在现在看来,CTI也许是一种相对不错的方式。

目前不少具有先进意识的企业正在以一己之力在推动这个行业进一步规范,促进CTI认证在中国市场的普及。

仍然需要时间

我国冷却塔国家标准《GBT 7190.1-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是推荐性标准,国标对热力性能、耗电比、漂水率等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规定, 由于国标不是强制性标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执行,产品质量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冷却塔产品在用户处质量严重不合格的信息没有相关机构披露,冷却塔质量、工商等市场监管体系存在缺陷,最终客户难以识别冷却塔的好坏,冷却塔行业普遍存在以小卖大的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有来自发达国家的品牌冷却塔在销售样本是竟然荒唐到不标注处理冷却水量(好比卖火车不标载重量)。

CTI认证是帮助客户鉴别冷却塔热力性能是否标的有公信力的工具,有实际的市场需求。但市场上对CTI认证认可度仍然不高,从目前的现状看来CTI认证的普及仍需要一些时间。

与冷却塔国标认证相比,美国冷却塔CTI认证最大的阻力在于:投入太高。据了解,冷却塔CTI认证的方式有生产线认证和单独塔的场地验收试验两种形式。其中企业生产线下的所有型号需要每年被测试一个型号,第一年的费用大致在12万元左右,包括美国测试工程的往返机票,测试仪器的运输,测试费,认证管理费等。第二年开始,每年的费用大致在10万元左右。此外,在认证前期准备需要对原本的生产线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升级以达到认证标准,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之高昂,检测试验台的投入超过50万,这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愿意去付出的,毕竟对于一些市场份额不高的冷却塔企业来说,这着实是一笔巨额投入,更何况这样的投入短期内也不见得能获得收益。大部分的冷却塔企业不成规模,投入大笔资金去获取国际认证意义也不大,其次本身企业的冷却塔产品冷效或企业生产线还达不到更高的检验标准,这也是阻碍CTI认证在中国市场普及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更关键的原因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客户难以弄清楚如何购买到一个优质的冷却塔,加上有些品牌的误导,客户要普遍认识到CTI认证是帮助他们鉴别冷却塔热力性能是否达标的有公信力的工具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国市场冷却塔企业超过500家,近5年,取得CTI认证的企业已经有5家左右迅速上升到26家。但就在这为数不多的“簇拥者”中也不乏有人挂羊头卖狗肉。一些企业的确是有一款或几款产品通过了CTI认证,但其销往国外和在国内销售的产品质量上有偏差,对国内销售的产品偷工减料(产品换热面积、风量等关键指标均严重缩水)或是变了系列,或是变了型号。这主要是由于国外的监督制度非常严格、不容作假,可中国的国情就不一样了。就算是世界500强企业来到中国,也有不少学会了降低点产品标准迎合中国市场,不得不说,中国国情的力量实在是巨大。

当然,国情源于集体意识,要使得市场更加规范,方法不外乎企业自身严格要求和加强市场监督机制,如果企业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约束,不管是怎样的认证标准都有空可钻,要提高冷却塔企业的集体规范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行业良好秩序,恐怕还需要漫长的过程。

CTI在国内外差别待遇

取得CTI认证,成为了冷却塔行业的最高荣誉,国际一流冷却塔品牌的产品都进行了CTI 认证,全球重要工程的冷却塔招标均将取得CTI认证作为参与投标的必要条件。由于CTI已经获得世界冷却塔产业和客户的一致认同和信赖,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公信力的第三方热力性能检测认证机构通过一系列的流程、标准,保证了取得CTI STD-201生产线认证产品系列中所有型号的热力性能都能够达到企业所宣称的一样。

美国是CTI认证的创始国,也是其组织总部所在地, 在美国采购冷却塔时一般讲CTI认证作为必要的条件。在欧洲,冷却塔一般实行ECC认证,2014年,ECC认证与CTI认证对测试数据就行了互认。在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印度都有品牌取得CTI认证,但普及程度均有不同。据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冷却塔品牌超过500家,但仅有26家冷却塔品牌取得了CTI认证, 中国冷却塔行业最普遍的现象是:有些企业仅有一部分产品是通过认证的,还有一部分的产品是没有通过认证的(这些产品的换热面积、风量等关键指标均严重缩水),这样成本就低很多。通过认证的产品,往往只提供给指定需要CTI认证的客户或国外市场。对于不少销量较大的企业,一款取得认证,另一款没有认证,产品的换热面积、风量等关键指标差距较大,但也在硬着头皮继续卖没有通过认证的产品。

尽管目前国内的CTI认证普及程度还未与国际实现无缝对接,行业规范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但CTI认证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已经有超过25%的客户清楚采用CTI认证的冷却塔能够保证其选用的产品热力性能可以得到绝对保证,在选用冷却塔时会优先采用取得CTI认证的冷却塔。这个比例正在快速增长,5年前,这个比例不足5%。预计3年内这个比例会超过50%。

结语

CTI认证遭遇中国国情,或多或少有些水土不服,但确实对中国的冷却塔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行业的规范化和国际化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提升途径,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打开,CTI认证作为国际冷却塔认证标准,它更高的产品和生产线要求,对中国的冷却塔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一个重要准则。当中国市场逐渐实现与世界接轨,CTI认证必然将实现普及,到时候国内冷却塔行业必将实现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实现全行业的提升。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