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的孩子在古代称为二八年华,曾有一句话说碧玉年华、破瓜之年,通常指的是女子十六岁。古人将瓜字为二八纪年,也是多用于形容女子16岁的模样。古代年龄称谓有很多,比如:及笄、结发、志学之年、束发、舞象之年、成童、二八、加冠、花信年华等。
一、古代年龄称谓有哪些度:就是指0岁的孩子,小儿初生之时。襁褓:没有满一周岁的婴儿。牙牙:指一岁的孩子,通常形容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孩提:指2岁的幼儿。也可以说成“孩提包”或“提孩”。总角:通常8岁的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形成髻的模样立在头顶形状如角。九龄:指孩童9岁的意思。金钗之年:通常形容女孩12岁的模样,根据发饰而取。豆蔻:指女子十三岁的模样。而形容男孩,就用“舞勺之年”之词。及笄: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用簪子束发,将头发盘起来,表示已经成年。加冠:通常指男子二十岁表示已经成年,在这一天要行加冠礼(又“弱冠”)。花信年华:形容女子在二十四岁的年龄段。
而立之年:称30岁,“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表示这个年龄段应该事业有成,有家有室了,男子正当壮年。在古代女子三十岁,被称为“半老徐娘”不惑之年,通常指4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指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能够明确辨别是非,明善恶。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形容年老的。
半百:通常指50岁,也叫“知天命”。六九年:通常指五十四岁的人。花甲之年:均指60岁,也叫耳顺之年,意思是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