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时穿过的袜子,能卖给我吗?棉袜丝袜都行,要那种没洗过的……”
6月11日,22岁的大连某高校女生思思收到了陌生男网友的奇怪请求,对方向她求购“原味袜子”。
“他拿女生穿过的袜子做什么?”思思对此难以理解,便在微博上发布了此事。让她没想到的是,不少女孩纷纷留言,讲述了类似的遭遇,包括求购穿过的丝袜、内衣裤等等……
6月11日,一名陌生男网友加了思思的微信,提出的请求令人匪夷所思。
采访中,一名年轻女模特张然(化名)也讲出了她的困惑。个高腿长的她,经常收到求购“原味丝袜”的请求,让她不堪其扰。后来,她才发现,在网络上,“原味丝袜”、“原味内衣”已经形成了地下产业,有身材姣好的女孩在兜售自己穿过的衣物。
调查
重口味交易不堪入目
“出售原味内衣、丝袜,价格80元起,保证商品已在本人身上穿过至少一天……”在大连一名年轻女孩的QQ空间里,女孩在兜售穿过的内衣物、袜子,空间里展示了数十张她穿着内衣的暴露形象。她还声称,可以按照顾客的要求“私人订制”,例如在丝袜颜色的选择上,可以分为黑丝、白丝;也可以选择穿着的时间,穿过的时间越久就越贵。
记者发现,在一些网络论坛里,充斥着关于“原味衣物”的讨论,尺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心理学者:
求购者多患有“恋物癖”
尽早治疗避免违法犯罪
对此,央视财经频道、少儿频道特约心理专家赵小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求购原味内衣、丝袜的人员,多数都是恋物癖患者。
1
怎么形成的?
其形成原因,可以分成两个流派。
第一个是精神分析流派。孩子小的时候,会对父母形成一种依恋关系。但是,如果父母工作很忙、疏于沟通感情,孩子可能会寻找一个物品来替代父母能够带给他的一切,包括安全感、依恋的情感等。
第二种是行为主义流派,可能源于儿童的习得性反应。比如,在孩子的生活圈里,有其他人有类似的行为。孩子在模仿时,也许他不会完全模仿跟大人一模一样的怪癖,但在持续影响下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怪癖。如果父亲非常喜欢母亲的脚,那么,孩子可能慢慢地模仿学习,最终变成了喜欢袜子。
有研究表明,一般小时候疏于照顾的孩子,都会有一个现象发生:通过对物品的依赖甚至是依恋,来替代生活中重要的人提供给他的重要功能。对物品的依赖,慢慢地变成了对物品的一种性欲化、情欲化的一种转换,最终形成了恋物癖。
2
尽早治疗避免违法犯罪
赵小明说,研究发现,不少恋物癖患者只能通过物品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和快感。一些人成年结婚后,对夫妻生活不感兴趣,反而对某些物品特别关注。赵小明建议,恋物癖患者应尽早接受治疗,通过长期的心理咨询慢慢地调整认知和情感模型。生活中,可以试着把对物品的依恋尝试转移到真正的伴侣身上,通过情感转移的方式减弱对物品的依赖。
“恋物癖发展到极端,会对个人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赵小明说,有的患者会去偷女性的袜子、内衣裤。也有人买了300双鞋在家里,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赵小明建议,社会、媒体、大众要了解这种疾病的形成原因,不要以猎奇甚至是歧视的态度来对待恋物癖患者,为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