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爱分享)
今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影片《小偷家族》已经在国内上映一段时间了,米粒妈前段时间的朋友圈都被这部电影刷屏了,都说特别好看特别赞。
上周末,米粒妈终于有空去看了,看完之后很长时间情绪都没缓过来,特别压抑,特别难过,就像胸口压了大石头,喘不上气。《小偷家族》已经快下线了,米粒妈推荐大家都可以去看看。
这是一部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的电影,米粒妈简单给大家说一下让米粒妈感触最深的一条线吧。
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名叫由里,长期被自己的亲生父母虐待,吃不饱饭,下雪天被扔在家门口,身上有各种被毒打和烫伤的疤痕。
更为变态的是,她的亲生母亲,每次打她之前,会带她去买漂亮的小裙子,然后再肆意虐待她。
一天,由里又被关在门外的时候,被“小偷家族”捡回了家。这个家族由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奶奶组成,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甚至经常靠偷东西度日。
由里在这个破败不堪的家里得到了关心与爱,虽然这个家很穷,但是他们分给由里食物,给由里买新衣服,带由里去海边玩。
“妈妈”细心的照顾由里的点点滴滴,告诉她:“爱你的人会抱着你,而不是打你。”她们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亲密情感联系。
家里的其他人也总是宠爱着这个小女孩,由里渐渐的变成了开朗乐观的小女孩。
然而一次意外发生,他们被抓进警察局,“小偷家族”的秘密曝光,“妈妈”是风俗店的性工作者,“爸爸”是她的客人和情夫,他俩杀死了“妈妈”的前夫,侵占“奶奶”的房产和养老金,他们是骗子、小偷和杀人犯。
他们收养由里的行为被认定是“诱拐”,由里将被送回亲生父母家里。检察官告知“妈妈”这一消息时说:“孩子应当和妈妈一起生活。”
“妈妈”反问道:“生下孩子就自然成为父母了吗?”检察官问:“那么孩子称呼你什么呢?妈妈?母亲?”
饰演“妈妈”的安藤樱在这里奉献了教科书级别的演出。她沉默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眼角的泪怎么也止不住,她不停的抹眼泪,想说点什么,但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她给了孩子最细心的照顾,最温暖的呵护,她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了孩子亲情与爱,但她仍然不是孩子的妈妈。
影片的最后,由里回到了亲生父母的家中生活,她的妈妈,对着她露出邪恶的笑容,叫她:“我们去给你买新裙子吧。”
米粒妈看完电影之后特别难过,特别压抑,那句“生下孩子就自然成为父母了吗?”像一记重锤一直敲打在米粒妈的心上。
是啊,生下孩子当然就成为父母了。只要孩子从你的肚子里出来,你就是孩子生物意义上和法律意义上的绝对父母,无可反驳的第一监护人,任何人和法律,都没有资格剥夺你的这一权利。
但是,很多人根本不配做父母。父母大概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需要资格考试就可以走马上任的身份了吧,孩子生下来,父母就有了天然的监管权,他们怎么对待孩子,都是他们的权利。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混账父母。
比如,“杀鱼弟”的父母。他们生下六个孩子,不给孩子上学,哪怕是几乎不用自己掏钱的义务教育,也不让孩子上,而是让孩子在自己家的鱼摊上没日没夜的杀鱼卖鱼补贴家用。
他们生孩子的目的大概就是为了竭尽所能的压榨孩子,利用孩子,直到把孩子逼上末路。
比如,汤兰兰的父母。他们强迫自己未成年的女儿卖淫,汤兰兰从6岁到13岁一直遭受各种人的性侵甚至是轮奸,其中甚至包括她的亲生父亲和爷爷。这是怎样的父母才能做出这种天打雷劈的事情,这种人就该下地狱。
比如,毛晓彤的父亲。女儿出生不久就出轨,和妻子离婚后从未对女儿尽过抚养责任,自己还有吸毒案底,刚从监狱里出来半年就上电视爆料,要求长大成人后小有名气的女儿给他5000万赡养费。
这哪是父亲,吸血鬼都没有这么不要脸的。
……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米粒妈举的例子太极端了,认为大部分父母不会这样丧心病狂。
不,不是的。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很多父母,他们认为自己生下了孩子就拥有了对孩子的“处置权”,他们会虐待孩子,打骂孩子,施行冷暴力。
还有不少父母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帜,正大光明的干涉孩子的生活,将孩子死死捆绑。
有生完孩子就扔给老人或者保姆,自己该逛街逛街该泡吧泡吧的父母。
有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没考满分,就把孩子打到鼻青脸肿的父母。
有偷看孩子日记,并把孩子的青春迷思当做笑话到处讲的父母。
有偷偷篡改孩子高考志愿的父母。
有强迫孩子放弃自我追求回到自己身边工作的父母。
有因为看不上对方家境而强迫孩子分手的父母。
……
米粒妈不想举例了。
如果当父母也需要持证上岗就好了,能全方位考核父母的经济实力、精神状态、心理素质、抗压能力,让那些做好准备并愿意一直努力的人成为父母,这样,世界上就会少很多受伤的孩子,而多很多快乐的面孔。
这样说或许对很多父母显得很不公平。
诚然,在真正生下孩子前,我们都不懂得如何做父母,更别说如何成为“好父母”了。
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学习,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好父母”,让自己成为孩子可依赖可信任的港湾,让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不怨恨我们,不后悔出生在这个家里。
那么,如何成为“好父母”呢。首先,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尽管“富有富的养法,穷有穷的养法”,但是,作为父母,我们还是应该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或者等经济实力相对稳定之后再要孩子。
所谓好的成长环境,不是说必须让孩子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勺。而是,至少要保证孩子饿了有吃的,冷了有穿的,生病了能第一时间就医,大了有学可上,有朋友可交,有自由呼吸的空气和自在奔跑的草地。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作为父母,努力工作努力挣钱,给孩子一些更好的体验。
孩子喜欢钢琴,那么我们努力挣钱给孩子上个钢琴课;孩子喜欢骑马,即便不够钱上马术课,但我们也努力让孩子多亲近自然,弥补他的遗憾。
生养孩子,确确实实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而不是想着多生一个孩子,家里就能多有一个劳动力,四岁就让孩子给全家人做饭,六岁就让孩子替自己摆摊卖菜。
其次,给孩子最大程度的爱与尊重。很多父母都有这样一个想法:孩子是我生的,我供他吃供他穿供他上学,他得听我的,我是为了他好。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我们一定要承认并尊重这样一个事实:孩子,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自己人生走向的权利。
我们确确实实是孩子的父母,也确确实实在养育他们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很多时候我们想要替他们做决定是为了不让他们走错路。
但是,孩子不是我们的提线人偶,我们不能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去控制他们,让他们必须听我们的。
龙应台的《目送》里这样写道:所为父母女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鹿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段话特别深刻的写出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我们是父母,是他们人生早期的照顾者和引导者,但当他们逐渐长大之后,我们就该慢慢的得体的退出了,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探索,自己成长,而我们退后,成为他们随时能靠岸的港湾。
今天的话题比较沉重,也确实是米粒妈看了电影之后有诸多不吐不快的话。
生下孩子就自然成为父母了吗?是的,确实生下孩子就成为父母了。
但是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终身学习的父母,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而不是成为孩子的绊脚石甚至噩梦。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点击关注哦),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0-3岁宝贝的科学养育、英文和数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3-10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