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合作生活来说,爱情并非必需品,更不必说“灵魂伴侣”,三十岁往上的人也许更能感受到这一点。
许多理论中对爱情的描述是激情、亲密、承诺等关键词,既然都触及灵魂层面了,我想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精神内核不轻易示人
一旦人出现在世界上,他(她)既是一个信息发出者,又是一个接收器。个人的发展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其中有一条重要的隐藏线索是生存期限。我们看到浪漫的人浪漫,务实的人务实,温和的人温和,暴躁的人暴躁,其内心却远比表象复杂。《论语》说三十而立,每个人达到某个状态的年龄虽不尽相同,但基本遵循一个趋势——从一种以自我中心的、激进的、不稳定的状态走向谦虚的、保守的、相对稳定的状态,通常称之为成熟。当人进入不同层次的成熟状态——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本成型后,试错成本会逐渐增加。除非经历重大变故,否则其精神内核与表现形式,如饮食偏好、娱乐方式偏好、情绪模式等,最重要的是他(她)所热爱的以及表达热爱的方式都会趋于稳定。灵魂在成长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性地塑造了自己,如同深林中的神兽,决不轻易现身,甚至人们自己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传闻某个初秋的清晨,薄雾散去、阳光和煦,它在温润的泉水边出现过一次。
正因如此,人和人之间若要建立深刻的爱恋非常不易。排除部分主观上有意欺骗的人(以爱之名,目的却复杂。),以及对爱的体验已不抱希望的人(“我要爱情,但如果得跋山涉水,那我就不要了。”),在谋生之外还能挤出一部分精力关注心灵需求并有力量去追求的人占比很小(不得不承认,人类社会目前的发展还未能达到救赎灵魂的阶段。)。因此当两个人相遇时,极有可能谁都不敢突破心理防线,偶尔的激烈讨论也浅尝辄止,以抚平情绪、息事宁人结束。操作层面上是因为经验不够、表达力和感受力有限,外加受群体中营造出的社达氛围所影响,个体为保全自己的确定性和完整性,会尽力保留其精神内核不被其他人了解。
当然,这并不会阻止人们进入爱的假象中——受本能驱动的情感。如同人饿了吃饭、渴了喝水一般,新鲜的身体必然能引发一小段时间的激情体验——一种想象力贫乏的两性互动,其中掺杂着各式不同程度的社会凝视。从所谓激情、亲密到承诺,最终回到一种默契的、封闭的、无创造性的互动模式中(从社会上绝大部分的婚姻关系中可见一斑。)。我不否认这些元素的重要性和真实性,但对于灵魂伴侣来说还远远不够,不应借此为不爱的事实正名。
人的意识是无限的,根本不存在“新鲜感减退后情感就平淡了”的说法。倘若这样只能说进入关系的人原本就带着各种异化的目的,为满足其各种需求而在某个阶段做了某些误导别人的表演。如果恋人之间看对方,灵魂是蜷缩的、精神是惶恐的、意识是闪躲的、逻辑是莫名其妙的那就不是爱,就算拥有再多也仅是形式而已,信仰拜形式主义教的人得不到灵魂伴侣。
当然,不够爱并不是一种罪,承认事实、各自调整期待,以达到一种对等的状态。共同商议出一种双方舒适的合作生活方案也没问题。有选择性的共享出一部分,设定界限由两人共同维护。对自己坦诚,进而对对方坦诚很重要(坦诚不是指一次性将自己全部敞开,这是一个复杂的、循序渐进的互动过程。)。倘若以爱之名,却竭力隐藏或不知自己的真实意图,关系早晚会破裂。
认识自己的灵魂
假如有办法控制变量,将两个意识体置于完全一致的环境中,提取其正在形成的信息,以百分百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实验得到的两幅图景绝对完全不同,但其基本逻辑的差异性却不大。人是周围环境的一部分,不可能跳脱其外而独立存在。虽然要承认这个很困难,但先意识到这一点才有认识自己并超越狭隘具象的可能性。这里有个很微妙的点,我尝试做一下说明:
一、我不支持决定论。或者说并无某个固定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在谈笑间掌控了其他生灵的命运。有趣的是,在实验研究中,一旦样本量足够大,数据在震荡后会出现均值回归现象。但我们自己本身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我们既是原因又是结果,所以具体到个人来说,如何解释我之为我的要素很关键。作画的材料已经齐全了,至于能画出什么全看个人,什么样的人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作品。
二、未被认识不代表不存在。比如,语言是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但它能表达的信息却非常有限。当一句话说出口时,隐藏于其背后的信息量甚至比表达出来的更多。原因之一,逻辑演绎到某个节点,在当时的语境下,某个语句会应运而生,互相照应、互为释义;原因之二,一个人的真实意图源自其复杂的思维体系,言语只是其中一种表达方式,不可能一次性展示全面的信息。
所以,认识自己灵魂的特性是第一步,然后才能发现另一个灵魂留下的线索,事实上各种线索已然存在于触手可及的地方,只是现在还未被我们发现罢了。
打破次元壁
与最初因“未开化”而独存的个体不同,现代人已经创造出许多工具、具备了抽象能力,可以创造出一个空间供精神共存。我无从得知全面而系统性的原因,也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解决方案,但稍作观察就会发现,同款孤独、低效的个体在持续出现,绝大部分人都困在重复性的表演中耗费生命。层层包裹下的灵魂对同类视而不见,像同一时空下不同次元的生物,打破次元壁要承担的风险极大。如同两个小球,只在某种特殊的契机下恰巧撞上才有了通过创口互相融合的可能性。
其实不管外表多么贫乏的个体,其精神都是鲜活的,无一例外,细看其内核都如同一株细嫩的芽儿。“灵魂伴侣”存在的意义就是互相呵护、滋养、陪伴对方成长,使其更为舒展。可人一旦将精神内核层层拨开,就相当于递给别人一把足以杀死自己的匕首。灵魂每次探出分毫都是纵身一跃,因其艰险程度,它不得不穿上一层减震衣,接触的那一刻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刺痛承载它的个体。因此,起点差距不大,步调基本一致才最可能持续互为载体。否则冲击力太大,短时间内很难承受。
关于如何发现潜在对象并无明确指标,但从横向来说基本生活保障无忧的人、从纵向来看年龄较小的人,更可能有意愿探索灵魂层面的需求。灵魂伴侣是某一类人,而不仅限于某一个人,“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并不靠谱。
意志之战
人在自然状态下不会饿死,但倘若想品尝最鲜美的果实——需求超出自然配给的范围,唯一的途径是自己创造。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由于人的意志时刻都在波动中、每个人所处的自我探索阶段又不同,若要获得灵魂相交的关系,需得以强大的意志力为基础。如同一旦溺水人的本能会驱使他(她)挣扎求生,人和人之间每一回合的信息交互都暗藏着主权之争,这是精神的求生本能。严肃对待精神构建的人不会轻易接受外界传来的非连续性的观点,当然也不可能漠视这些信息。观念两相碰撞时,在有限的时空下往往面临取舍问题。此时核心问题浮出水面,由于亲密关系具有高渗透度、高侵略性的特征,方方面面互相关联,没有任何缓冲地带,若双方都争夺话语权会导致双输的局面,假如就此搁置问题,也会产生隔阂,犹如眼睛里进了沙。很多事情或许没有绝对对错之分,在这个交互系统中,为提高决策效率、避免内耗,明智的方式是让掌握更多信息量的一方暂做主导。这要求他(她)得有更强的意志力,足以将观念往后推进,还得创造出足够包容的缓冲空间来承载对方的受挫感——呵护对方的同时还要坚定自己(切忌打压对方引以为傲、赖以生存的部分。),才能提高系统的容错率。主导与被主导的角色时刻转换着,身处任一位置的一方都得时刻警惕,给对方的精神留下发展空间。否则,要么滑向互相指责、互相打压的恶性循环,要么其中一方以压制性的胜利姿态吞没对方,造成精神上的寄生关系。
灵魂伴侣肯定存在,但不得不说,对于目前还没搞清楚自己的灵魂由什么构成,也没有意愿发掘真实自我,仅停留在受本能驱动层面的人来说,离获得灵魂伴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庆幸的是,个体的精神发展相对其肉体成长来说对时空的依赖性更弱,或者说它可以超越现有的时空尺度——存在顿悟现象(当然,即如此,要使两个不同的系统兼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曾经我以一种极端而狭隘的浪漫主义观念面对生活的一切决策,后逐渐发现这种模式与社会期待不相称。在我真正意识到并接纳我的某些个人特质与大众的特性有差异的那一刻——世界并非我想象的那样,我的这些特征才真正具有了正当性。
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是两眼一抹黑,我们有眼睛,却不一定能看得真切。文字进行到这里是我的意志力支持灵魂在发声,我相信这股力量可以发展壮大,同时我相信陌生人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