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谈论圈子。
随着《蚁人》、《小王子》等新片的大规模上映,2015国庆这场大战也拉开了帷幕。
以绝对总量论胜负,冠军无疑是《港囧》——猫眼票房显示该片累计票房目前近16亿。
如果没有盗版出现,没有《夏洛特烦恼》狙击,《港囧》最终票房有机会冲击《捉妖记》。
当然,现在这个成绩也不赖,按徐峥的说法:达到安全线。
凑巧,《港囧》前两天就办了一场答谢分享会,庆祝徐峥成为内地第一个“双十亿票房”俱乐部的内地导演。
遥想当年,还曾有媒体统计国内导演亿元俱乐部名单:
百度百科甚至有相关词条:
不到五年,中国电影就风风火火地迈入10亿时代。
真是不得不让人感慨:
尽管口碑不如预期,但徐峥“双十亿票房”的记录板上钉钉。
在华人导演中,冯小刚、张艺谋、姜文、周星驰……都还没有实现。放眼全球,也只有李安(《绿巨人》、《少年派》)和林诣彬(《速度与激情》系列)达到了这个成就,而他们拍摄的,都是好莱坞商业片。
中国最卖座的三部华语片,徐峥一个人占了俩。
为什么是他?
得先感谢大环境。
今年内地电影票房有望超过400亿,是十年前的25倍。7月18日,内地单日票房甚至超过4亿。
徐峥一部《港囧》的票房,已经和2005年全年电影票房一样多。
但,即使在井喷的当下,那些悲催一日游电影,一点没比之前少。
想活下来并大卖,还是要有能耐。
商业片,大众消费就是故事。
据说徐峥最看重剧本。
他对剧本的重视甚至到了偏执的程度。
当年拍《疯狂的石头》,宁浩原本想邀请陶虹饰演道哥女友,寄过去的剧本被徐峥先看到了。
当即抢了媳妇的饭碗,告诉宁浩:她不来我来!
甚至不收分文,但考虑到当时徐峥已是剧组最大的腕,《石头》剧组最后还是给徐峥封了个红包。
《港囧》编剧苏亮曾在《囧途中你所不知道的故事》披露了徐峥是怎么磨剧本(毒舌已获授权)。
他第一次从徐峥口里听到“港囧”的故事时,才二十多岁,等到电影上映时,三十了。
剧本会从北京开到大理,从大理开到海南,从海南开到香港,从香港到上海,会议记录写了足足十几万字,会议录音也有数百小时。
创作初期,徐峥要求他整理出了《香港电影拍摄场地攻略》、《香港电影经典台词库》,《香港电影经典动作场面库》,《香港元素库》,并且把所有香港经典电影片段截取成视频,分档管理。
《喋血双雄》周润发扫射的教堂:
《无间道》里黄秋生坠楼的地点:
《花样年华》里梁朝伟张曼玉幽会餐厅:
还有《香港147位影视黄金配角》。
无论是大家熟悉的香港电影的黄金配角,还是TVB里你只是看着面熟但永远叫不上名字的小角色,无论是如今还在演戏的,还是已经退出影坛,甚至过世的,全都被挖了出来。
“的士司机”阮毅雄就是这样找到的,他从二十多岁开始在TVB里扮演的士司机,如今快六十了,还在扮演的士司机。
创作过程中,苏亮最难忘的是“搬砖”。
“搬砖”即为搭结构,这是徐峥导演在创作中提炼出的一个名词——Sir个人觉得很形象。
徐峥和束焕都是特别重视类型片原理的人……进入剧本前,故事结构必须打牢,这个时期方案可以反复推翻,方向可以不断变换,每条路都试着走一下,直到找到最佳方案,然后让其牢靠到每一个故事点都无法动摇……然后剩下的工作才是引入桥段和情节设计。
《港囧》一开始的剧情并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
最初故事版本是徐来要去约炮,发现初恋被绑架,然后和拉拉一起去营救,营救途中发现了关于老婆的真相,一个非常港化的故事。
就故事本身来讲没问题,唯一问题就是它不像囧途故事,绑架初恋的强情节一出,基本没人会再关心徐来的心灵成长。
就因为此,徐峥把已经创作半年的剧本推翻重来。
所以,《泰囧》剧本只花了半年时间,但《港囧》前前后后花费了18个月。
据说徐峥私底下常常感慨,中国没有专业成熟的编剧:
如果有靠谱的编剧,我现在手上应该有一堆囧系列的剧本,我只要挑选最合适的就可以了。但现在每个剧本都要我自己搭团队写。
类型片,说白了,就是电影商业实践下总结出的工业标准。
这是一门手艺活,是有技术门槛的。
在Sir看来,中国绝大多数商业片,欠缺的,就是工业感。
不说别的,单画简单的分镜头剧本和故事板,可能就难倒一堆“导演”。
《港囧》的动态故事板视频截图,警察的搏斗戏
还有这几年饱受质疑“伪3D”——又有多少制片人能真正从观影体验考虑。
事实上,《港囧》这次是用可变形宽银幕镜头拍摄,景深非常突出,摄影师宋晓飞不止一次建议把《港囧》转成3D版。
但徐峥觉得,观众戴着3D眼镜看片,会削弱对喜剧接收感觉,坚持2D。
只有尊重观众,才能理解观众,路演时,徐峥就曾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我走进一家影院、一间礼堂,马上就可以从现场的格局判断出当天放映、演出的效果。
徐峥还是一位营销高手——几乎与郭敬明并驾齐驱。
但与后者靠“粉丝经济”呼风唤雨不同,仅600万微博粉丝的徐峥,他的营销手段,更多是创意。
从赵薇前导预告片,徐布斯发布会,到包贝尔恳谈会、维秘内衣发布会……这些发布会的创意的发起人,都是徐峥本人。
与一般导演最多关注映后评论不同,每一款物料发布,徐峥都会关注评论,甚至专门组织团队监控,根据反馈决定下一步策略。
《商业价值》曾报道一个《港囧》宣传过程的细节:
有一次夜里去光线时遇到徐峥正和宣传团队的人开会,当时特别惊讶他们的状态,那么晚了可每个人都很High,因为团队里的人都想做出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一百个点子徐峥最后只认可一个,也许全部否定。
Sir就听过圈里人吐槽,和徐峥在一起工作太累,因为他的要求太高,而且他提出的创意还常常超过你的想法,对营销狗来说,简直生不如死。
这次《港囧》从公映前开始就启动了城市路演,整个主创的路演城市超过50个,超过《煎饼侠》31个城市。
当然,这些都是创作背后的故事,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钱花得值不值,还是看作品。
在《港囧》即将谢幕的当下,Sir还是坚持最初观点——这是一部能基本满足娱乐需求的合格商业片。
做一个假设,如果徐峥再端出一份跟《泰囧》一模一样的电影,我们就会满足吗?
一个因为想突破而“失败”的作者,不远比一个害怕失败而躲在安全领域创作的作者,更值得尊重?
得承认,《港囧》叙事上有不可回避的分裂。
答谢会上,徐峥就自我剖析了“分裂感”的来源:
作为导演来说,我非常希望电影有突破,但同时我还兼顾了制片人的角色,希望在商业上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能够被每一个观众接受。这样一来,我们的电影就出现了分裂,我在香港和包贝尔追打的时候好像是一部电影,我们在香港约会的时候好像成了青春片,把这两部电影装在一起,当这部电影最终完成时,我觉得形成了一种分裂。原来看过《泰囧》的人就想看这种耍宝的类型,他想要的就是A,而另外一部分人对B很期待,觉得你前面那部分是多余的。因为我混合的身份,这么一个混搭的创作心态,使得我们这部电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这种不满足的创作态度,或许才是徐峥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最后,Sir想说的是——
现在的评论圈,似乎有一种风气,爱造神,也爱灭神。
遇到惊喜,过度吹捧。
一旦失望,又将它往死里打。
这种“一下海水一下火焰”的待遇,发生过徐峥身上,同档期另一部喜剧——《夏洛特烦恼》也不能幸免。
比如昨天闹得沸沸扬扬的“抄袭”事件。
Sir没看过《时光倒流未嫁时》,不轻易下判断(各位毒友可百度,知乎,有详细证据)。
但仅就文章看,其论证过程未免草率——严密的话应标上时间节点,甚至对比画面构图。
抄袭不是闹着玩的,更不是一些网友说的“反正我笑到就好,管他抄没抄”。
媒体在批判某些创作者为了利益迎合大众的同时,是不是也该警惕掉入同样陷阱。
你站在道德高地就不冷吗
当然,观众的公正与宽容,只给那些真正用心的创作者。
还记得当年《泰囧》大爆后,一堆以“囧”字命名的电影纷纷立项抢拍,最后纷纷扑街么。
今天,《港囧》还没下片,《韩囧》《沪囧》们又出现在电影局的备案名单里。
《韩囧》:
《沪囧》:
对于这些只会跟风借势,骗不明真相群众血汗钱的下三路电影。
我们无需给脸。
一旦遇见,毫无犹豫——
毒舌电影原创:dsmovie
觉得不错请赞赏!喜欢请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