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天柱峰犹如金铸玉琢般一柱擎天。记者 张建波 摄
武当山被封为“治世玄岳”,究竟有何特别之处?明末大臣杨鹤在武当山发现了什么奇景,使他激动不已?400年前,徐霞客是如何游览武当山的?记者请教专家,搜集各种资料,从中寻找答案。
武当金顶远眺华山,如同百里之内
空中俯拍,揭开玄机。八百里武当山的最高峰是造物主的杰作:天造玄武!
其实,武当山自然景观的神奇还不止于此。《武当福地总真集》有这样的记载:“环列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
记者从小长在武当山脚下,耳濡目染听到很多关于“七十二峰朝大顶”旷世奇观的介绍。
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拔地通天,雄峙霄汉,周围峰林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像莲瓣抱蕊那样拱护着天柱峰,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顶”的景象。的确,无论从任何方向远望武当山,都能看到天柱峰犹如金铸玉琢般一柱擎天;两侧的峰林近东西向一字排开。
若细心观察,便可发现:群峰纷纷朝向天柱峰,虽具有“俯首称臣”的柔弱表现,但又各具雄奇的个性魅力。小笔峰亭亭秀立,婀娜多姿;中笔峰、大笔峰如铺展云笺,挥毫生辉;狮子峰摇身舞爪,戏耍云端;天马峰飞鬣扬鬃,昂首霄汉……群峰争奇,千奇百怪,美不胜收。
《武当福地总真集》描述武当山大顶天柱峰是:居七十二峰之中……俯眺均州、邓州、襄阳、房州千里之地。
“北面忽见群山之上,有山矗出,削成四方,疑为华岳。问之道士,果华岳也,相去盖七百里矣,然的的分明,如在百里之内者……”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八月十三,进士出身的大臣杨鹤游览了武当山。他登上金顶,见北面群峰之上,忽然有一山突兀而出,削成四方,不由地怀疑是陕西华山。很快,他向道士询问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那正是距离这儿约七百里地的华山。虽然这么遥远,仍然看得这般清楚,如同在百里之内的感觉。于是,杨鹤将自己激动人心的收获,写了篇游记《嵾话》收录其中。游记中,他还把武当山比作绝代佳人。
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写下“玄岳出五岳上,慕尤切”的感慨。摄于江苏江阴徐霞客故居。
徐霞客自言:“玄岳出五岳上,慕尤切”
巧的是,同样是在这一年——天启三年春天,36岁的徐霞客从老家江苏江阴出发,进行了一次嵩山、太华山(即华山)和太和山(即武当山)的壮游。
徐霞客是一个孝子。因母亲年事已高,他不宜远行久游,便说:“余髫年蓄五岳志,而玄岳(武当山)出五岳上,慕尤切……”他采取“陆行舟返”的方式,先去嵩山,又取道西岳华山,再走东南方向去均州朝拜武当山。
对于武当山的仰慕,徐霞客在《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一文中开门见山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怀:我幼年时,便怀有登览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的志愿,玄岳武当山的名气在五岳之上,仰慕之心更切。
准确地说,徐霞客朝拜武当山,是在明天启三年三月十一。
有史料为证。他在《游太和山日记·湖广襄阳府均州》开篇第一句话如此记录:“十一日, 登仙猿岭。十余里,有枯溪小桥,为郧县境,乃河南、湖广界。东五里,有池一泓,曰青泉,上源不见所自来,而下流淙淙,地又属淅川。盖二县界址相错,依山溪曲折,路经其间故也。”
这年三月,徐霞客北谒华山之后准备南下武当,自陕南的龙驹寨起航,漂流了龙驹寨以下丹江全程。三月十一傍晚,他抵达今天的丹江口市大沟林区曹家店村入住,次日抵均州南城住宿,三月十三至十五游历武当奇山异水,三月十五晚住在武当山下的草店。之后,他沿汉水东行24天,四月初九回到江阴老家,用武当山的樃梅果为老母亲祝寿。
徐霞客在武当山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享受着人生乐趣,实乃不虚此行:大沟林区自然环境多为原始生态,途中小路狭窄,行人稀少,徐霞客在这里听到老虎的吼叫;他曾两次登临武当金顶,写下感受;他详细记载了武当山特有的樃梅果形态特征,且先后得到8枚……
武当山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到处都是美丽景色,让徐霞客流连忘返。他朝拜武当山的5天5夜,一路游览一路惊叹。
徐霞客壮游武当山距今将近40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徐霞客游历的武当山周边,有的仍有遗迹见证,有的荡然无存,难以寻觅。徐霞客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记载了那些历史、地理、风物和感受,成为今天我们认识武当山的重要史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