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婚姻情感

花木兰家有几口人


文 | 朱世坤(李家集)· 图 | 网络


绿色山林掩映村庄,天然水库镶嵌田野,荆楚民居美丽乡村与木兰花乡景区交相辉映。从武汉市区驱车一路向北,驶向黄陂区姚家集街杜堂村,一路山水环绕,绿树花香。

每到周末,以两小时自驾行程,从市区通往木兰花乡,找寻一片“鸟语花香地”,在乡间小住两天,如今,这已是武汉和周边许多市民热衷选择的生活方式。




杜堂村地处大悟、红安、黄陂三地交界处,位置偏僻,全村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11个自然塆,常住人口1748人。过去的杜堂村,“下雨一团糟,干旱一把刀,花草树木少,村民往外跑。”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耕地大面积撂荒,山林无人看管,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荒山变绿水青山,穷乡现鸟语花香。如今的杜堂村,黑瓦白墙的农房错落分布,五颜六色的鲜花装点村庄,已变成一个四季可赏花、村庄皆入画的“世外桃源”。

曾经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市民纷至沓来,游人如梭,村集体和农户收入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省市主要领导先后到杜堂村专题调研,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多次聚焦杜堂村,昔日的穷乡僻壤成为武汉市“三乡工程”的样板。




2017年11月15日,湖北省“三乡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黄陂召开,与会代表参观了杜堂村。在推进会上,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强调,要以“三乡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兴旺的高地、生态宜居的胜地、生活富裕的宝地、乡村治理的阵地、乡风文明的福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杜堂村一无名山大川,二无深厚的历史人文,交通也不算便利。近年来,却在葛天才的带动下,每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赢得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许,率先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这一切,都源自“三乡工程”。




2017年4月以来,武汉市创新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鼓励和引导市民下乡租用农村空闲农房和农地资源,鼓励和引导乡村贤达、社会名人返乡创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带动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成功探索出一条城市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市民与农民共享双赢的新路子,目前,这样的“工程”正在武汉“遍地开花”,积极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武汉样本”。


能人回乡:落后山村变成“明星村”


杜堂村原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山村。说起杜堂村的蝶变,不能不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返乡能人”葛天才。2014年,武汉万中集团公司董事长葛天才先后投资3亿元,回到家乡建设美丽乡村,对杜堂村5个自然塆257户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流转该村及邻村土地近7000亩,建设木兰花乡景区。




今年51岁的葛天才,是土生土长的杜堂村葛家塆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因吃了上顿没下顿,交不起上高中所需的3.6元学费外出务工。他怀揣“一定要成功”的信念,从建筑小工起步,先后在汉口从事搬运、理发、洗车、摆水果摊、开大排档等行业。从农民工到“包工头”,从成立建筑公司到万中集团,葛天才凭借自己的努力,生意越做越大。

2010年,葛天才捐资一百万余元,为村里修建了两口当家塘,两个休闲娱乐广场,家家户户通了硬化路面。2012年,他又投资2000多万元,在杜堂村建设了花卉苗圃基地。荒地上种花,成了一年365天可赏花的花卉世界;荒山上建起了华中区域最大的鸟语林,成了鸟类的栖息地。




2014年,成为万中集团董事长的葛天才,怀着“振兴家乡、造福家乡”的理想,成立了武汉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历经3年,将杜堂村打造成一个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旅游景区。

景区四季花香,梯田层层,雀鸟欢聚,房舍俨然,古色古香,还有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深度结合民俗文化与自然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武汉乡村游示范景区,创造性地建起一年365天,天天可赏花的花卉世界。巴黎左岸、梵高印象、彩虹花田三大主题花海,确保游客每天都有花赏,让爱花之人沉醉在各种鲜花的海洋之中。




2017年4月,葛天才又成立了武汉杜堂旅游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将闲置房屋入股合作社开展经营,迎接“市民下乡”,每年给村民10%的保底分红。出于对合作社的信任,村民纷纷将自己的房屋入股合作社。由于正确理解政策、科学有效经营,木兰花乡景区迅速成为“三乡工程”的亮点,昔日穷乡僻壤嬗变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市民下乡:闲置农房成为“香饽饽”


村民葛台勇之前跟着工程队全国到处跑,收入情况看项目效益,现在回乡在景区干水电工,他的老房子被装修成民宿,175平方米年收租金2.75万元。他在镇上购置了新房,村里也为老人统一新建了养老公寓。葛台勇说:现在回乡工作,待遇稳定,最大的方便是可以经常看望家人。以前想都没想过,自家在村里建了20多年的旧房子还能出租挣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有一个田园梦,不少市民已开始将它变成现实。在江夏做了多年生意的朱月萍,一直想找个村塆寄托自己的乡愁,她相中木兰花乡一套250平方米、年租金5万元的闲置民房后,立马签约5年,并花了20万元装修,除了自己住用,还出租做民宿。




村民葛住利190平方米的老房,经过原址改造,成为古色古香“隐逸小院”民宿。2017年5月,该小院以年租金3.03万元租给一位武汉市民。该市民投资装修后,在携亲带友自住的同时,还将小院的7个房间委托村旅游合作社经营,再按比例获得分红。

武汉市民罗丽莎在汉口经营餐饮已有16年,2017年9月到杜堂村开办了“花香小厨”共享餐厅,食材由当地农户供应,合作社为“花香小厨”提供房屋并装修,配备厨房设备及配套设施,提取营业额的10%至30%作为租金。“花香小厨”用共享经济模式降低成本和经营风险,为农村创新创业探索了新模式。




27岁的大学生村民葛意,之前在建筑工地做项目管理,景区建成后,他回村租用商业街上的门面开起了“农村电商”服务站,利用互联网和游客传播。通过文创包装,销售黄陂豆丝、干豆角、蜂蜜等特色农副产品,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年收入可观,比他做项目管理时挣的还多。


企业兴乡:村民端上旅游“金饭碗”


杜堂村的蝶变,要归功于受政策感召、回乡反哺的能人葛天才。2014年,他回乡流转撂荒土地2000余亩,以“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模式打造木兰花乡景区,实现了“农民变员工、农田变花园、农村变景区”愿景,不仅让村塆旧貌换新颜,田园变花园,还带动了杜堂村产业发展和村民就业增收。

目前,3个村流转土地的400多村民,全部成为景区员工,村民像公司员工一样上班,每月有了固定收入,年人均收入2.8万元以上。木兰花乡景区开园仅半年,促进村民户均年增收6.2万元,带动3个村集体年增收60万元,成功实现40个贫困户脱贫。




2014年,葛天才将142套村民空闲农房按每平方米1600元的价格入股,农户按照入股10%保底方式进行分红,保障了乡亲们的最大收益。这些房屋经过统一设计、统一装修后,再由合作社统一招商,打造“民宿+商业街”模式,引进企业、市民投资经营农家乐、民宿、文创等产业。

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木兰花乡景区还建有专供婚纱摄影、游客拍照的文艺童话小镇,提供越野车、卡丁车、射箭、索道、摩天轮等体验感十足的游玩项目。引进文艺家书画院、文化泥塑馆和木兰文化博物馆,盖起了山水度假酒店,改造了一些民宿,打造出一个集观光、娱乐、康体旅游于一体的重人文内涵、多功能、高品位的乡村生活体验区。




2018年2月7日上午,杜堂村在木兰花乡广场搭起舞台,台前整沓的人民币码成了一座小山,村民兴高采烈地排成长龙,一起分享“三乡工程”带来的红利。这是杜堂村村民第一次集中分享发展成果,现场共发放现金520万元,惠及杜堂、崇杰、柏叶3个村20个自然塆的村民1088人。

希望的田野生机勃勃,丰收的欢歌高亢响起。杜堂村是武汉市“三乡工程”的一个样板,黄陂的不少乡村就是在这样的样板引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空闲农房和闲置资源租赁给市民,增加了村民的财产性收入;能人返乡创业,带动家乡建设,增加了村民的就业岗位;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到农村投资,推动了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截至2018年8月底,黄陂区“三乡工程”直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13.7亿元,其中,市民下乡21.6亿元,能人回乡42.5亿元,企业兴乡49.6亿元,引进投资企业255家,创办合作社732个,共享农庄535家,出租(入股)空闲农房3883套,实现年租金5265万元。在“三乡工程”的带动下,2017年,黄陂区实现精准脱贫14902人,有1253人提前实现脱贫,1.1万农民因此长期受益。


本文作者朱世坤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朱世坤,男,笔名筱珠、沈农,黄陂李家集人。幼年玩泥,少年放牛,青年读书,壮年当兵,中年从政。以书为伴,以写为乐。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花木兰家有几口人,花木兰家几口人电影怎么只有三个人”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