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寻一首

本文是小编为寻一首撰写,主要解答关于寻一首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

赞美大自然美景的诗句

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诗。他自编为《辋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二十首,内容主要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隐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寂静的山涧里,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也无人知晓。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王维主客观契合一体的独特意境,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所以明代文论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内编卷六)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取得这种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得利于他对佛学的钻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维被后人称作“诗佛”。他早年即相信佛教。母亲崔氏持戒安禅三十余年。王维和弟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荤血”(《旧唐书·王维传》)。王维于31岁时,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绝尘累,“迥无子孙”(《责躬荐弟表》)。他还撰有多篇有关佛教的诗文,对佛学有较高的造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维信仰的是禅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禅。南宗禅是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那套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为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备的处世良方。而南宗禅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有相通相似之处。宋代文论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妙悟即是对禅的识见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受力。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南宗禅讲“顿悟”,常使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法,特别强调直觉、暗示、感应、联想在体悟中的作用。王维参禅有得,自然对这种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体会。他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汇到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种“空”、“寂”、“闲”的诗的意境。禅宗崇尚山林胜景的风格,也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发掘山水的美学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这样描写他的内心体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鹿柴》也是这样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里寂静无人,只听见深林里飘荡着断续的人声,一缕夕阳透射在密林深处的青苔上,是那样的恍惚而凄清。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的境界,虽然孤独,却也蕴藉。 清代王渔洋说,王维的这类小诗“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蚕尾续文》)。也就是说,王维的这类山水诗具有禅趣、禅悦、禅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禅的意蕴。自然,也就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独特品味。 王维并不一定只到渺无人迹的所在去寻求禅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热闹的农家生活: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晴野望》 一场春雨,洗涤尘垢,景象一新。农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白水”二句把近景和远景组成有层次的画面,水色明亮,峰峦碧翠,光和色的对比十分和谐。表面上,我们看不出这首诗的禅意。实际上,那场春雨多象是佛家净瓶倾下的圣水,把万物洗涤得明净空灵。只不过万物把禅境和诗境融会得太妙了,他并没有让禅理压倒诗趣。当然,我们关注的是那种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意,欣赏的是山水美的灵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禅理。 王维是一位诗歌、音乐、绘画、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其言精辟,切中肯綮。王维是唐代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他用萧疏清淡的水墨笔法作画,创水墨山水,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作山水画南宗的开山祖。他的绘画强调写意,追求神似,表达主观情致,故“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淡》引张彦远语)所以,王维又被称为中国文人写意画之祖。绘画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诗的情韵和意趣,即画中有诗。用这种绘画思想去凝视自然山水,发为咏叹,造境入诗,必然诗中有画的神韵。 王维在绘画、音乐、书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艺术素养,使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诗中有画的意境,诗中有音乐的流畅,诗中有书法的变化。这样就无形中形成了他独有的“诗中有画”和“百啭流莺,宫商迭奏”的诗歌艺术风格。我们在欣赏他的山水诗时,应紧紧把握这个特色。 王维善于概括地抒写雄奇壮阔的风景。这类诗气魄雄伟,意境开阔,白描笔法,粗线勾勒,而且角度富于变化。请看《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太乙峰是终南山(可泛称秦岭)主峰。诗从主峰着笔,总揽全山,写出了终南山雄伟磅礴的气势。前几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浑,末二句撇开山写人,更反衬出山之崇峻,正象山水画里常用人身与山势构成对比一样。“白云”二句尤其出神入化。每一个有登山经验的人读了这首诗,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此诗写登山,下面的《汉江临眺》则是写临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这首一首描写襄阳风景的诗。先写楚地的形势,中写江流浩荡的景观,末写流连忘返的情意。粗线勾勒,境界壮阔,全是白描的写法,甚至不写山色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其若有若无,象一幅水墨山水画。诗人把握的是总体印象,而且是用诗思而非肉眼统摄的图象(这点与西方诗歌逻辑有别),表现出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艺术效应(这点又与西洋绘画逻辑有别)。王维类似的诗句很多,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 王维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请看他的山水小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寂静无人的春夜山林里,四季桂无声无息地飘落。忽然明月东升,空山洒满光辉,山鸟被惊醒,在山涧里发出鸣叫,显得格外清脆,更衬托出月夜春山的幽静美好。“人闲”有的版本作“人间”,其意亦可通,“桂花”就可释为月华。诗人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把读者带入更优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诗人是抓住“月出惊山鸟”这一最富表现力、最引人遐想的动人一刻写的。这是一幅富有音乐感的月夜小景。与《辛夷坞》的空寂入禅相比,此诗热烈活泼,富有人间气息。 王维有一首描写深秋景色的小诗,名为《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荆溪源于陕西蓝田县西北。红叶即枫叶。早行山中,一路欣赏山景,忽然觉得衣服湿了,以为是下雨,细看却无雨,只有那不可近察的山中岚气,衣服大概就是让它打湿了吧!诗人把游客的这个感觉过程浓缩在两句诗里,写得十分有趣。此诗有色彩:白石、红叶、翠岚。有音响:溪水冲激石床。也有游人的感受。诗虽短小,却是包蕴丰富。唐代书法家也是诗人的张旭也作有一首七绝《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中的“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的另一番景象。王维诗中的“湿人衣”却是写幻觉和错觉,写出了浓翠欲滴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两诗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更是一首集诗画乐于一体的佳作: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描写的是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村风光。随意挥写,语出自然。在这首诗里,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流动的声响,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小渔船缓缓穿过荷花的情态,都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象是一幅清新秀丽的有声画,又象是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我们仿佛呼吸到了雨后清新的空气。 王维有些名句能引发我们美妙的遐想:“松含风声里,花对池中影”,“细枝风乱响,疏影月光寒”,“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等等,诗中有画,诗中有乐。 王维的诗歌追求写意效果,讲究浑然一体,充分传达诗人的主观意趣。《辋川集》中有一首《临湖亭》: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樽洒,四面芙蓉开。 表达了诗人闲适静穆的心情。《山居即事》更为细致地写出了诗人的心境: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 沸腾的生活更衬托出诗人门庭的冷落。是一种企羡,还是真的已经超然于现实?难以明解。与之相类似的还有一首《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此诗写辋川秋天傍晚的景色,清静幽雅,如在画中。裴迪醉后狂歌于王维门前,别是一番情趣。“渡头”一联被传为绝唱,《红楼梦》中的香菱曾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高度赞美这句诗的画意诗情。王维的诗因为“诗中有画”,所以最易把读者带入诗境。难怪当香菱向黛玉请求作诗方法时,黛玉首先要她读的唐人诗,不是李白、杜甫的作品,而是《王摩诘全集》(见《红楼梦》第48回)。 王维山水诗的价值 王维山水诗的价值,首先应放到中国古典山水诗发展的历史中去认识。 先秦时代的诗歌(如《诗经》和《楚辞》)中,有些描写山水风景的诗句,但处于内容的从属地位,并未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来歌咏。直到汉末建安时期,才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这就是曹操所写的四言诗《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但这类诗当时不多见。 山水诗是从魏晋以后开始兴起的。由于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士大夫们希企隐逸,寄情山水以远祸。晋室南渡,江南美丽的自然山水更吸引了士大夫们。当时盛行的玄学思潮把儒家的“名教”与道家的“自然”结合起来,引导士大夫们从自然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崇尚清淡之风也带来赞美山水隽语的发达(见《世说新语》)。玄言诗中亦出现山水佳句。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酝酿,终于产生出第一位山水诗人,这就是晋末宋初的谢灵运。 谢灵运长期优游名山胜境,写有大量的山水诗。其诗语言富丽精工,喜雕琢,追求形似。诗的结构往往是纪游式,末后总留有玄言诗的尾巴。他的诗往往是有句无篇。稍举一些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写园林;“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之写秋;“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之写冬;“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之写暮色;“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之写春景。这些精美的诗句,如一幅幅精致的山水画。谢灵运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 随后,南齐诗人谢眺也写了一些清新流丽的山水诗篇,有些佳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等。南朝梁代诗人何逊也有些写景名句:“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但他们的诗作都存在有句无篇的毛病。 山水诗直到盛唐时代才蔚为大观。孟浩然与王维首开山水诗派,光被后代诗坛。孟浩然比王维稍长,他的山水佳篇很有意境。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出了旅人的哀愁情绪和对大自然的细微感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写得豪壮、雄浑、磅礴。《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末四句: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写得有气魄,有感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前四句: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也写得意境盎然。 与孟浩然相比,王维在创造物我两忘的诗的意境上,在对自然山水美景的细致品味上,在诗歌手法的纯熟运用上,在山水诗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要突出许多。可以说,王维既是一位集大成的山水诗人,又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诗宗。中唐的“韦柳”(韦应物和柳宗元)诗派,直到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无不承其余泽。李白的山水诗以气势取胜,具有叛逆精神。杜甫的山水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博大精深。王维的山水诗则意境空灵,充满禅趣,耐人寻味,虽然没有李白、杜甫诗歌中的那种震颤人心的思想灵光,但在艺术风格上极大地丰富了盛唐诗苑。不读王维的山水诗,就不能彻见中国诗歌艺术的精髓。 王维的山水诗也有其当代价值: 它可以培养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使我们更充分地品味大自然的美,进而自觉地去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使之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它当然也可以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感。爱国并非抽象。欣赏王维的山水佳作,能够增强我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深深依恋之情。王维的山水诗蕴含着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我们由此又可以获得探索的快乐,享受祖国优秀文化的滋润,从而拼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 它可以陶冶我们的身心。品味王维诗歌优美的意境,遐想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就会得到某种精神愉悦。禅与气功有相通之处,进入诗境也就是进入王维所创造的“禅境”,我们也许能获得某种“气功效应”。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唐·温庭范《题望苑驿》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渌:清澈。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宋·钱惟演《木兰花》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宋·张来《春日》老树着花无丑枝宋·梅尧臣《东溪》:“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翠色:嫩绿的草色。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宋·梅尧臣《苏幕遮》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恼人天气又春阴宋·晏殊《浣溪沙》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宋·苏轼《定风波》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信:消息。露:显示。宋·苏轼《一丛花》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竟日:整日。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宋·秦观《好事近》芳菲消息到,杏梢红芳菲:指春花季节。宋·贺铸《小重山》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宋·周邦彦《蝶恋花》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青:绿叶。红:红花。宋·葛胜仲《临江仙》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将息:养护,调养。宋·李清照《声声慢》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柳眼:柳叶。梅腮:指梅花。宋·李清照懈恋花》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宋·陈与义《虞美人》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杨柳句谓杨柳遮不断春大的景色。宋·陆游《马上作》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宋·陆游《豆叶黄》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东风吹雨细于尘宋·辛弃疾《浣溪沙》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杜宇:杜鹃。宋·辛弃疾《浣溪沙》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宋·辛弃疾《满江红》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宋·陈亮《南歌子》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宋·姜夔《扬州慢》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宋·姜夔《淡黄柳》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著物:春风润泽万物。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酝造:酿造。可人:喜人。宋·石孝友《好事近》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瘦雪:残雪。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于。金·王庭筠《谒金门》东风轻扇春寒轻扇:轻轻地吹动。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飞红:花瓣飞舞。元·白朴《天净沙·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觉来:醒来。元·胡只遹《阳春曲·春景》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袅:飘浮不定。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春到人间万物鲜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卢道悦《迎春》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清·洪异《长生殿·禊游》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夏颂——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夏初——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夏热——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夏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夏水——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夏夜——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夏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夏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夏蝉——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夏节——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桂绿云鬟。夏思——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夏游——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夏趣——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春余:春末。夏首:夏初。南朝梁·王僧儒《侍宴》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轩:窗。唐·杜甫《夏夜叹》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岚:雾气。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唐·韩愈《送刘师服》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唐·贾弇《孟夏》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唐·高骈《山亭夏日》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困人天气日初长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清风破暑连三日元·王挥《过沙沟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红紫:泛指各色花朵。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荷花。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声。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尽情饮酒。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唐·杜甫《秋兴八首》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落照:夕阳西下。唐·钱起《题苏公林亭》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宿雨:昨夜的雨。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唐·白居易《司马宅》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宫中的台阶。唐·杜牧《秋夕》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唐·来鹄《偶题二首》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不觉;不睡。唐·窦巩《秋夕》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荷花的别称。南唐·李璟《浣溪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梅——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赴鼻香。冬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冬夜——岁华皆采获,冬晚共严枯。冬风——飘飘送下遥天雪,飒飒吹干旅命烟。冬天——琥珀珠海黏行处雪,棕榈帚扫卧来云。冬思——岁寒,然后知柏之后凋。冬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末狼。冬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冬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冬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雨雪瀌瀌,见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诗经·小雅·角弓》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南朝宋·谢灵运《岁暮》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回风:回旋的风。唐·杜甫《对雪》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指直:手指僵直。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无行:不成行列。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叫:风声如吼。唐·孟郊《苦寒吟》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唐·高骈《对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唐·李商隐《对雪二首》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玉:喻白雪。元·黄庚《雪》

以下这些诗句都是赞美大自然的美景的: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诗。他自编为《辋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二十首,内容主要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隐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寂静的山涧里,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也无人知晓。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王维主客观契合一体的独特意境,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所以明代文论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内编卷六)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取得这种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得利于他对佛学的钻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维被后人称作“诗佛”。他早年即相信佛教。母亲崔氏持戒安禅三十余年。王维和弟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荤血”(《旧唐书·王维传》)。王维于31岁时,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绝尘累,“迥无子孙”(《责躬荐弟表》)。他还撰有多篇有关佛教的诗文,对佛学有较高的造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维信仰的是禅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禅。南宗禅是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那套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为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备的处世良方。而南宗禅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有相通相似之处。宋代文论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妙悟即是对禅的识见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受力。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南宗禅讲“顿悟”,常使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法,特别强调直觉、暗示、感应、联想在体悟中的作用。王维参禅有得,自然对这种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体会。他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汇到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种“空”、“寂”、“闲”的诗的意境。禅宗崇尚山林胜景的风格,也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发掘山水的美学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这样描写他的内心体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鹿柴》也是这样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里寂静无人,只听见深林里飘荡着断续的人声,一缕夕阳透射在密林深处的青苔上,是那样的恍惚而凄清。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的境界,虽然孤独,却也蕴藉。 清代王渔洋说,王维的这类小诗“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蚕尾续文》)。也就是说,王维的这类山水诗具有禅趣、禅悦、禅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禅的意蕴。自然,也就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独特品味。 王维并不一定只到渺无人迹的所在去寻求禅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热闹的农家生活: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晴野望》 一场春雨,洗涤尘垢,景象一新。农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白水”二句把近景和远景组成有层次的画面,水色明亮,峰峦碧翠,光和色的对比十分和谐。表面上,我们看不出这首诗的禅意。实际上,那场春雨多象是佛家净瓶倾下的圣水,把万物洗涤得明净空灵。只不过万物把禅境和诗境融会得太妙了,他并没有让禅理压倒诗趣。当然,我们关注的是那种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意,欣赏的是山水美的灵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禅理。 王维是一位诗歌、音乐、绘画、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其言精辟,切中肯綮。王维是唐代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他用萧疏清淡的水墨笔法作画,创水墨山水,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作山水画南宗的开山祖。他的绘画强调写意,追求神似,表达主观情致,故“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淡》引张彦远语)所以,王维又被称为中国文人写意画之祖。绘画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诗的情韵和意趣,即画中有诗。用这种绘画思想去凝视自然山水,发为咏叹,造境入诗,必然诗中有画的神韵。 王维在绘画、音乐、书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艺术素养,使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诗中有画的意境,诗中有音乐的流畅,诗中有书法的变化。这样就无形中形成了他独有的“诗中有画”和“百啭流莺,宫商迭奏”的诗歌艺术风格。我们在欣赏他的山水诗时,应紧紧把握这个特色。 王维善于概括地抒写雄奇壮阔的风景。这类诗气魄雄伟,意境开阔,白描笔法,粗线勾勒,而且角度富于变化。请看《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太乙峰是终南山(可泛称秦岭)主峰。诗从主峰着笔,总揽全山,写出了终南山雄伟磅礴的气势。前几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浑,末二句撇开山写人,更反衬出山之崇峻,正象山水画里常用人身与山势构成对比一样。“白云”二句尤其出神入化。每一个有登山经验的人读了这首诗,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此诗写登山,下面的《汉江临眺》则是写临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这首一首描写襄阳风景的诗。先写楚地的形势,中写江流浩荡的景观,末写流连忘返的情意。粗线勾勒,境界壮阔,全是白描的写法,甚至不写山色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其若有若无,象一幅水墨山水画。诗人把握的是总体印象,而且是用诗思而非肉眼统摄的图象(这点与西方诗歌逻辑有别),表现出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艺术效应(这点又与西洋绘画逻辑有别)。王维类似的诗句很多,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 王维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请看他的山水小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寂静无人的春夜山林里,四季桂无声无息地飘落。忽然明月东升,空山洒满光辉,山鸟被惊醒,在山涧里发出鸣叫,显得格外清脆,更衬托出月夜春山的幽静美好。“人闲”有的版本作“人间”,其意亦可通,“桂花”就可释为月华。诗人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把读者带入更优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诗人是抓住“月出惊山鸟”这一最富表现力、最引人遐想的动人一刻写的。这是一幅富有音乐感的月夜小景。与《辛夷坞》的空寂入禅相比,此诗热烈活泼,富有人间气息。 王维有一首描写深秋景色的小诗,名为《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荆溪源于陕西蓝田县西北。红叶即枫叶。早行山中,一路欣赏山景,忽然觉得衣服湿了,以为是下雨,细看却无雨,只有那不可近察的山中岚气,衣服大概就是让它打湿了吧!诗人把游客的这个感觉过程浓缩在两句诗里,写得十分有趣。此诗有色彩:白石、红叶、翠岚。有音响:溪水冲激石床。也有游人的感受。诗虽短小,却是包蕴丰富。唐代书法家也是诗人的张旭也作有一首七绝《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中的“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的另一番景象。王维诗中的“湿人衣”却是写幻觉和错觉,写出了浓翠欲滴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两诗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更是一首集诗画乐于一体的佳作: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描写的是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村风光。随意挥写,语出自然。在这首诗里,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流动的声响,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小渔船缓缓穿过荷花的情态,都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象是一幅清新秀丽的有声画,又象是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我们仿佛呼吸到了雨后清新的空气。 王维有些名句能引发我们美妙的遐想:“松含风声里,花对池中影”,“细枝风乱响,疏影月光寒”,“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等等,诗中有画,诗中有乐。 王维的诗歌追求写意效果,讲究浑然一体,充分传达诗人的主观意趣。《辋川集》中有一首《临湖亭》: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樽洒,四面芙蓉开。 表达了诗人闲适静穆的心情。《山居即事》更为细致地写出了诗人的心境: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 沸腾的生活更衬托出诗人门庭的冷落。是一种企羡,还是真的已经超然于现实?难以明解。与之相类似的还有一首《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此诗写辋川秋天傍晚的景色,清静幽雅,如在画中。裴迪醉后狂歌于王维门前,别是一番情趣。“渡头”一联被传为绝唱,《红楼梦》中的香菱曾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高度赞美这句诗的画意诗情。王维的诗因为“诗中有画”,所以最易把读者带入诗境。难怪当香菱向黛玉请求作诗方法时,黛玉首先要她读的唐人诗,不是李白、杜甫的作品,而是《王摩诘全集》(见《红楼梦》第48回)。 王维山水诗的价值 王维山水诗的价值,首先应放到中国古典山水诗发展的历史中去认识。 先秦时代的诗歌(如《诗经》和《楚辞》)中,有些描写山水风景的诗句,但处于内容的从属地位,并未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来歌咏。直到汉末建安时期,才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这就是曹操所写的四言诗《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但这类诗当时不多见。 山水诗是从魏晋以后开始兴起的。由于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士大夫们希企隐逸,寄情山水以远祸。晋室南渡,江南美丽的自然山水更吸引了士大夫们。当时盛行的玄学思潮把儒家的“名教”与道家的“自然”结合起来,引导士大夫们从自然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崇尚清淡之风也带来赞美山水隽语的发达(见《世说新语》)。玄言诗中亦出现山水佳句。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酝酿,终于产生出第一位山水诗人,这就是晋末宋初的谢灵运。 谢灵运长期优游名山胜境,写有大量的山水诗。其诗语言富丽精工,喜雕琢,追求形似。诗的结构往往是纪游式,末后总留有玄言诗的尾巴。他的诗往往是有句无篇。稍举一些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写园林;“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之写秋;“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之写冬;“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之写暮色;“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之写春景。这些精美的诗句,如一幅幅精致的山水画。谢灵运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 随后,南齐诗人谢眺也写了一些清新流丽的山水诗篇,有些佳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等。南朝梁代诗人何逊也有些写景名句:“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但他们的诗作都存在有句无篇的毛病。 山水诗直到盛唐时代才蔚为大观。孟浩然与王维首开山水诗派,光被后代诗坛。孟浩然比王维稍长,他的山水佳篇很有意境。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出了旅人的哀愁情绪和对大自然的细微感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写得豪壮、雄浑、磅礴。《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末四句: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写得有气魄,有感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前四句: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也写得意境盎然。 与孟浩然相比,王维在创造物我两忘的诗的意境上,在对自然山水美景的细致品味上,在诗歌手法的纯熟运用上,在山水诗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要突出许多。可以说,王维既是一位集大成的山水诗人,又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诗宗。中唐的“韦柳”(韦应物和柳宗元)诗派,直到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无不承其余泽。李白的山水诗以气势取胜,具有叛逆精神。杜甫的山水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博大精深。王维的山水诗则意境空灵,充满禅趣,耐人寻味,虽然没有李白、杜甫诗歌中的那种震颤人心的思想灵光,但在艺术风格上极大地丰富了盛唐诗苑。不读王维的山水诗,就不能彻见中国诗歌艺术的精髓。 王维的山水诗也有其当代价值: 它可以培养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使我们更充分地品味大自然的美,进而自觉地去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使之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它当然也可以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感。爱国并非抽象。欣赏王维的山水佳作,能够增强我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深深依恋之情。王维的山水诗蕴含着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我们由此又可以获得探索的快乐,享受祖国优秀文化的滋润,从而拼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 它可以陶冶我们的身心。品味王维诗歌优美的意境,遐想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就会得到某种精神愉悦。禅与气功有相通之处,进入诗境也就是进入王维所创造的“禅境”,我们也许能获得某种“气功效应”。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唐·温庭范《题望苑驿》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渌:清澈。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宋·钱惟演《木兰花》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宋·张来《春日》老树着花无丑枝宋·梅尧臣《东溪》:“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翠色:嫩绿的草色。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宋·梅尧臣《苏幕遮》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恼人天气又春阴宋·晏殊《浣溪沙》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宋·苏轼《定风波》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信:消息。露:显示。宋·苏轼《一丛花》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竟日:整日。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宋·秦观《好事近》芳菲消息到,杏梢红芳菲:指春花季节。宋·贺铸《小重山》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宋·周邦彦《蝶恋花》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青:绿叶。红:红花。宋·葛胜仲《临江仙》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将息:养护,调养。宋·李清照《声声慢》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柳眼:柳叶。梅腮:指梅花。宋·李清照懈恋花》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宋·陈与义《虞美人》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杨柳句谓杨柳遮不断春大的景色。宋·陆游《马上作》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宋·陆游《豆叶黄》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东风吹雨细于尘宋·辛弃疾《浣溪沙》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杜宇:杜鹃。宋·辛弃疾《浣溪沙》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宋·辛弃疾《满江红》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宋·陈亮《南歌子》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宋·姜夔《扬州慢》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宋·姜夔《淡黄柳》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著物:春风润泽万物。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酝造:酿造。可人:喜人。宋·石孝友《好事近》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瘦雪:残雪。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于。金·王庭筠《谒金门》东风轻扇春寒轻扇:轻轻地吹动。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飞红:花瓣飞舞。元·白朴《天净沙·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觉来:醒来。元·胡只遹《阳春曲·春景》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袅:飘浮不定。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春到人间万物鲜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卢道悦《迎春》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清·洪异《长生殿·禊游》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夏颂——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夏初——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夏热——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夏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夏水——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夏夜——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夏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夏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夏蝉——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夏节——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桂绿云鬟。夏思——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夏游——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夏趣——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春余:春末。夏首:夏初。南朝梁·王僧儒《侍宴》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轩:窗。唐·杜甫《夏夜叹》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岚:雾气。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唐·韩愈《送刘师服》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唐·贾弇《孟夏》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唐·高骈《山亭夏日》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困人天气日初长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清风破暑连三日元·王挥《过沙沟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红紫:泛指各色花朵。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荷花。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声。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尽情饮酒。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唐·杜甫《秋兴八首》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落照:夕阳西下。唐·钱起《题苏公林亭》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宿雨:昨夜的雨。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唐·白居易《司马宅》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宫中的台阶。唐·杜牧《秋夕》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唐·来鹄《偶题二首》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不觉;不睡。唐·窦巩《秋夕》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荷花的别称。南唐·李璟《浣溪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梅——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赴鼻香。冬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冬夜——岁华皆采获,冬晚共严枯。冬风——飘飘送下遥天雪,飒飒吹干旅命烟。冬天——琥珀珠海黏行处雪,棕榈帚扫卧来云。冬思——岁寒,然后知柏之后凋。冬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末狼。冬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冬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冬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雨雪瀌瀌,见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诗经·小雅·角弓》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南朝宋·谢灵运《岁暮》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回风:回旋的风。唐·杜甫《对雪》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指直:手指僵直。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无行:不成行列。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叫:风声如吼。唐·孟郊《苦寒吟》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唐·高骈《对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唐·李商隐《对雪二首》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玉:喻白雪。元·黄庚《雪》

相信读者朋友经过小编一番耐心的解答已经对寻一首了然于胸,若还存在疑惑可通过站内搜索找到答案。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寻一首”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