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一周年总结推进大会。陈良燮
上海长宁区举行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一周年总结推进大会。陈良燮
中信网上海3月4日电(李佳佳)目前“崔洪桥”已成为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金字招牌。
4日,出现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一周年综合评价。长宁区抓住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机遇,促进相关政策措施、功能平台和重大项目落地,评价“开放特性最明显,高端产业聚集最多,城市支持最完善,辐射功能最突出”,充分强调了长宁在中央商务区内唯一中心城市地区不可退让的独特发展优势。
在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肩负着一系列战略使命,长宁区在其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去年2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得到国务院的答复,长宁战役作为“一核两大”功能布局的北向扩张带,北向扩张带的起点,具有“一核两大”对内对外辐射的核心节点优势。
其中昌宁西部(新京镇及青桥桥距离平方公里)被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地区。长宁区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海市区内唯一的中心,上海链接长江三角洲最近的中心,长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市,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开放性、富有创造力的智慧城市、更具吸引力的宜居性城市、更具凝聚力的人民城市。
——高端产业最密集,全球资源要素配置力大幅提高。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长宁区总部企业认可度为49家,超过了全区各总部认可度的40%。2021年,长宁区总部企业综合税收总量达到27.9亿元人民币(人民币、河东),同比增长近30%,超过全区总部企业总税收的40%。其中,总公司企业税亿韩元规模9家;18处千万韩元级别;百万韩元级别的9家。
张宁仍在深度进行实际数字经济,全球数字贸易港领先,数字产业集群规模相当大,2021年数字经济企业综合税为181.5亿韩元,同比增长45%以上。积极建设上海数字经济产业先导区,深入推进五大空间载体、五大产业高地和五大专业作战。
——辐射作用最明显,载体平台持续提高辐射力。延续博览会的溢出效应,聚集高能级贸易平台,突出进出口总额优势,长宁区进出口总额(注册口径)占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比重超过50%。新联Gracina生活馆、上海高岛屋日本进口商品交易馆、沈耀网、世界贸易商场、日化馆、百秋电商等“6日365日”交易服务平台接连不断。Box MAX会员店跨境GO创新业务在东虹桥中心落地。建设创新创业第一站,帮助建设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创造投资生态优势明显,累计举办8家创投沙龙。《虹桥地谷》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突出,被评为“科创中国”示范城市,成立了双创服务联盟。国家级、市级科技创新体24家,城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3家,累计孵化小企业1500多家,人才服务高效便捷,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增加17家,“虹桥人才水獭”服务网站增加到38家。研发《长宁区留学人员回国(境)过渡期内租住人才公寓专项支持政策》。
——城市地区功能最完善,国际精品城市的影响力不断提高。继续完善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同人医院成为全市第一个地区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中国肝脏等外国子女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正在推进5300套虹桥人才公寓。华政团滨河空间“一带十点”,虹桥体育公园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认可。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已成为虹桥国际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辅助要素机构。深化互联互通,建立多层次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系统,完成一系列道路网络系统专项规划,促进外环上升,推进一批“四种十八横”道路网络系统建设的市内二级重大工程,贯穿北横路(北洪路交汇处-南北高架)干线西段。
——开放特征最明显,双循环的载体平台作用明显提高。深化外贸服务便利化,促进要素资源跨境流动,引领对外经济发展,长宁区聚集外资企业6700多户。2021年,长宁区外商投资实际为1.4亿韩元,同比增长75%,远远超过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平均增长(17.4%)和其他联动区增幅。贸易便利度明显提高,成立了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17家企业被列入商务区,为跨境金融服务首次推荐名单提供了便利,乐税(上海)等企业成功申请了AEO认证。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协同联系,启动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政务服务,上海首家实体将提供跨省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自助终端进驻苏州上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间合作项目相继落地,3家养老机构被列入第一家长江三角洲外地养老机构名单。继续优化经营环境,推进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加强“三级三系”企业服务,企业号召率99.37%;首次推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试点的实施办法》,全市率先推出《市场监管领域注册许可容缺办理事项清单》。
当天公布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长岭片区《行动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重点产业清单、《绘画计划》、《交通网络》,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继续谱写新篇章,取得新发展。
上海长宁区委书记王兰会议上表示,长宁将继续公开《总体方案》政策落地,选任商务区市级专项扶持政策,推进红桥机场国际航运服务优化、外国人子女学校试点,推动全国招生、国家数字化建设。
服务出口基地等取得突破,释放更多制度红利。她说,今天,我们还发布了“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针对功能配套中的短板问题,加快重点地区用地转型和效率提升,加大力度建设一批高能级的经济载体、推出一批高水准的人才公寓、打造一批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构建“四纵十八横”交通网络,让“东虹桥”成为产城融合的新典范,让企业和人才近悦远来、慕名而来、纷至沓来。(完)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