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法域”,实现规则的互认、共生、融合和衔接,是当下迫切要面对的问题。
7月9日至11日,广东省人大组织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以“切实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规则互相衔接”为调研主题的深圳线吸引了57位全国人大代表参与。涉及医疗、司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软衔接”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调研中,深圳市官方多个部门建议,先理顺税制和劳资关系问题以吸引人才。
医疗
建议拓宽香港医生内地执业范围
探索湾区药械和医疗技术准入互认
调研第一站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我是国际肝脏移植学会主席,为了手术,按规定我还要在内地先经过6个月的培训。”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介绍时的一句话引来人大代表们一片笑声。
“医院引进的香港大学医疗技术专业骨干,部分专家在国际上拥有较高业务能力和医学水平,但由于内地医疗准入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的拓展。”卢宠茂说。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在汇报中讲到问题时首先提及的就是“医生执业许可限制多”:一是符合条件并已获得内地短期行医许可的放射、产前诊断、器官移植等特殊岗位医疗技术人员,需办理额外的培训合格证等“上岗证”后方可执业;二是香港医师在内地执业只允许注册一个专业,与国际通行做法不符;三是香港医师短期行医许可时间只有三年。此外,国家尚未出台政策支持除符合条件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以外的8类医疗技术人员(包括持外国专业资格证书的港澳人员、持港澳专业资格证书的外籍人员等)内地短期行医。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在递交给广东省人大的汇报中建议,拓宽香港医疗人员内地执业注册事项,以港大深圳医院为试点,建立更为开放的医疗人才认定管理流程。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推进,越来越多的港澳及外籍患者在内地就医,对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内地患者也希望获得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服务。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罗乐宣称,目前,部分临床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我国上市审批效率低,降低了国外制药企业申请进口药品注册上市的意愿。他建议,参照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先行先试政策,以港大深圳医院等特定机构、特定区域为试点,探索粤港澳大湾区药械和医疗技术准入互认制度。推动大型医用设备按需配备,对前海自贸区、河套地区等特定区域内的医院,执业范围内需配备且符合配置标准要求的大型医用设备,实行免于配置许可政策,由医疗机构根据需要予以配备。
此外,他还建议降低内地公立医院跨境支付税负,以吸引香港专业技术人才到内地工作。
司法
深圳正研究金融、律师
等人才执业便利
“由于民事诉讼法、联营办法等限制,港澳地区律师在内地执业受到了较多限制。”深圳市司法局建议,继续扩大联营所执业范围,允许香港律师参与内地涉港民商事案件诉讼代理,允许深圳律所与已在香港实现本地化的国际所实行联营,探索通过联营实现与香港律所的融合及合并,借鉴香港经验实现香港律所在内地的本土化。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谷云宏补充,国家认定的执业资格有41大项,经过梳理,深圳有实际需求的有10多项。包括金融、律师等在内的高端人才执业便利问题正在加紧研究,寻求突破。
“在政策推行中,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扶持政策力度有待提升。”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蒋小文特别提出,税制、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法律服务扶持政策力度需加强,以提高吸引力,形成高端法律服务人才高地。
科创
69个科研机构和项目
引进或确认入驻落马洲河套地区
落马洲河套地区被寄望成为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试验区、港深跨境深度合作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新引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平台,其建设进度备受关注。
深圳市福田区副区长叶文戈介绍,深圳方面截至目前已引进或确认入驻的优质科研机构和项目合计69个,如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已确定入驻,这将是深圳首个国际组织。还有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深圳创新及技术中心、广东省南方量子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鹏程实验室人工智能中心等。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福田)工厂首批吸引23个团队入驻,其中港籍青年创办或参与的18个。
据他介绍,现成可供使用的空间37万平方米,未来还可释放土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
有全国人大代表关心落马洲河套地区下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支持。“当前,大湾区规则衔接首要需要突破的领域是税收和劳资关系。”叶文戈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人才集聚为前提,来自三个不同法律体系的人才要到此发展就离不开解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雇佣关系的问题。解决好人才发展的新问题,就是为大湾区的发展先铺好了路。
采写:南都记者裘萍实习生程潇娴
关于民营经济
在粤全国人大代表调研广东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
“政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化运作领域”
广东2018年以来相继出台了“民营经济十条”“实体经济新十条”等政策措施。这些新举措在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上有何成效与经验?9日-11日,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前往东莞,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拓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领域
7月9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在向调研组汇报时透露,2018年,广东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5.26万亿元,居全国第一,占全省经济比重提高至54.1%,再创历史新高。截至今年6月底,“民营经济十条”“实体经济新十条”的实施,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超1900亿元,进一步优化了民营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民营企业的准入问题,是代表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东莞为民营企业进入传统垄断行业做了哪些工作?状况如何?”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率先发问。
“这是我们制定‘非公经济50条’所重点考虑的一大内容。”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冠梓回应说,为更好地落实省“民营经济十条”、“实体经济新十条”,东莞结合实际,研究提出了《东莞市人民政府进一步扶持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市“非公经济50条”),从强化境内外市场开拓、强化综合成本减压、强化金融服务保障、强化投资领域开放等十个方面着手。“这对于民营企业拓宽准入领域而言,下了很大功夫。”他说。
东莞市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在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化运作领域。“对交通、水利、市政建设等公共领域,重点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或以参股的形式,以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运营;对教育、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也适时地重点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发展,在用水、用电、税费增收等方面享受政府相关投资项目的同等待遇。”
“凡是能对民营资本开放的领域,我们都开放了”,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潘新潮表示,“东莞的民营经济占比太大,没有民营经济,就没有今天的东莞”。
减税降费企业受惠颇多
道滘镇毗邻东莞市区,曾以工业立镇。近年来,道滘积极顺应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一批新型制造业逐步崛起的产业格局,涌现出一批龙头型民营企业。
东莞市道滘镇委副书记、镇长陈旭林在向调研组汇报时介绍,2018年,全镇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6.5亿元和税收16.6亿元,占全镇GDP和税收贡献均超过七成。
在道滘镇,搜于特集团是一家极具“含金量”的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从事休闲服饰品牌运营、供应链管理等业务。去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85亿元,创利税约10亿元,位列广东民营百强企业的第28位。
走进搜于特的企业服装博物馆,少数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交相辉映,吸引着人大代表们驻足欣赏。该集团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廖岗岩向代表们汇报称,得益于新政的落实,企业在减轻税费负担方面受惠颇多。“国家下调增值税税率之后,预计集团每天能减少增值税约5000万元。东莞市工商业电费从0.75元/度降到0.73元/度,我们每年也能节省电费近20万元。”
同时,在与国家性政策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之下,利用其优惠政策,搜于特的第一批贷款8188万元已发放至20家上下游客户,有效解决他们“融资慢、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采写:南都记者莫郅骅
关于乡村振兴
在粤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
有条件的村要实现100%通客运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前往肇庆对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调研。调研中,有代表指出,目前农村垃圾处理还有待加强,村里垃圾收集起来后,运送或处理成了新难题。相关负责人在汇报中表示,下一步,广东将突出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工作重点,突出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和村貌提升整治重点,确保村庄清洁专项行动取得成效。
农村垃圾处理有待加强
在调研中,农村生活垃圾和人居环境成为代表们颇为关注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江门市鹤山市古劳镇下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温艳嫦在调研中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我们由村民自筹资金扫地、运送垃圾,每人每年都会出20多块钱。但村里垃圾收集起来以后,如何运送或处理,反而是成了一个新的难题。”
温艳嫦说,如果由村里自己集中运送,每一年需要将近5万元,对村里的资金有新的挑战。“希望政府和上级部门可以多投入一些资金在这一方面。”温艳嫦还提到,村民文明意识也有需要加强的地方,“总体而言,村民保洁观念仍在继续转变过程中”。
对于下一步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陈央在调研座谈会上称,接下来,广东将突出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工作重点,在完善开展夏季战役的同时,及时启动秋季、冬季战役,突出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和村貌提升整治重点,确保村庄清洁专项行动取得成效。
贫困成因第一位是“因病”
脱贫攻坚也是代表关注的内容之一。对于脱贫攻坚工作,参与调研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杏玲说,这次调研让她感受很深:“经过一段时间的乡村整治后,山更美,水更清,人更幸福,贫困户也更少了。”
“我感觉脱贫的贫困户都很懂得感恩”,李杏玲表示自己也来自农村,又经常去调研,“贫困户在脱贫路上知道了党的政策好,也知道了国家领导也都在为他们着想,所以在他们脱离贫困以后会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人,想办法回馈社会”。
对于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巡视员冯思华在座谈会上透露,广东省计划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争取实现相对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的“两不愁、三保障”,要让有劳动能力相对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而无劳动能力的相对贫困人口则要纳入兜底保障政策范畴。
其次,相对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应做到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而村均农民可支配收入则达到当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贫困发生率低于2%。
冯思华透露,广东省贫困成因复杂,需逐一攻克。其中主要致贫原因前5位分别是因病(31.2%)、缺劳力(26.77%)、因(20.13%)、缺资金(6.81%)、因学(5.86%)。全省多达90.78%相对贫困人口由这些因素造成。
有条件的村100%通农村客运
在调研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110KV雷高巡维中心副站长吴翔向有关部门负责人提出,湛江雷州有许多乡道的沥青路面已经坍塌,路面宽度不足,当车辆相遇,需要避让的时候容易发生事故,翻下沟渠。而且她发现,不仅是雷州,大量乡村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对此,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副处长伍文回应,部分乡道建于数十年前,已经不足以满足现在的客运及货运需求,4.5米宽等基本道路要求是需要保证的,但关于每隔200至300米建立错车道等具体问题,则涉及到地方财政的问题。
伍文表示,接下来将重点抓好行政村的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确保具备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农村客运。
同时,重点推进2277个省定贫困村村道路面硬化工程,打造“脱贫致富”路。解决历史欠账,加强通乡镇和建制村“畅返不畅”路段整治、连接林业、农业产业园区、旅游景点的农村公路改造,缓解发展不平衡。
伍文透露,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也将作为未来的工作重点。下一步将统筹规划和建设农村公路和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物流整体服务水平。
采写:南都记者吴璇
实习生陈嘉贤
声音
以港大深圳医院等特定机构、特定区域为试点,探索粤港澳大湾区药械和医疗技术准入互认制度。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罗乐宣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人才集聚为前提,来自三个不同法律体系的人才要到此发展就离不开解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雇佣关系的问题。解决好人才发展的新问题,就是为大湾区的发展铺好了路。
———深圳市福田区副区长叶文戈
重点抓好行政村的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确保具备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农村客运
———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副处长伍文